李慧麗
摘要:分層教學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為目標,將這一理論引入到高中數學教學中,對于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將起到很大的作用。
關鍵詞:轉變觀念;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232-01
引言:由于學生都是具有獨立意義的個性,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從而導致學生學習成績的差異,造成了所謂的優秀生、中等生,學困生。剖析傳統的教學方法,面對一個班的幾十個學生,教師往往使用同一種方法,同一把尺子衡量、要求學生,而教師的教學要求往往定位在中等生身上,這樣就使優秀生吃不飽,學困生消化不了。因此,只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分層進行教學,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體,讓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1.分層教學的理念
分層教學的指導思想是教師的教要適應學生的學,而學生是有差異的,所以,教學也應有一定的差異。根據差異,學生可以分為不同的層次,教學也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要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學生的差異,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這樣,使每位學生各盡所能,從而達到理想的成績。
2."分層教學"的原則
"分層教學"的指導思想是教師的教要適應學生的學,而學生是有差異的,所以教學也應有一定的差異。根據差異,學生可以分為不同的層次,教學也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要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學生的差異,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分層教學是一種重視學生間的差異,強調教師的"教"一定要適應學生的學,教學中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在教學目標、內容、途徑、方法和評價上區別對待,使各層次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礎上得到較好發展的課堂教學策略。
分層教學與以往普通重點班有著本質的區別。以往重點班、普通班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劃分的,所以往往可以通過一般性的考試選拔,而分層教學就是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學習能力的差異和提高學習效率的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學習的可能性,按教學大綱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中層目標、發展目標這三個層次的教學要求,將學生依次分為A、B、C三個層次。分層教學中的層次設計,就是為了適應學生認識水平的差異,根據人的認識規律,利用學生的個別差異把學生的認識活動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在不同的階段完成適應認識水平的教學任務,進行因材施教,逐步遞進,以便"面向全體,兼顧兩頭",逐漸縮小學生間的差距,達到提高整體素質的目的,這完全符合變傳統的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的要求。
3.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實施
數學教育中的分層教學法根據不同的分層標準及不同的教學環節有不同的分層教學法,各種方法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渾然為一體。
3.1對學生進行分組。要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教師首先必須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現狀了然于胸,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有的放矢。我在接手一個新班的時候,便用一套難易適中的題目對所教班級進行測驗,然后按照學生的測驗成績將各班的學生按照學習成績分為A、B、C三個學習小組,其中A組為最基礎的小組,B組為中等成績組,C組為成績優秀組。為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在分組的過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這樣的詞語,我在分組時便是這樣對學生講的,A組為基礎組,B組為提高組,C組為競賽組,同時我還用了另一種說法,就是A組為銅牌組,B組為銀牌組,C組為金牌組。這樣學生即使分在了A組也不會有什么自卑感。同時我對學生說,我們的分組只是暫時的,每一次測驗我們都會對學生進行重新分組,并且在學習中途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況參加高一級小組的學習。
3.2分層備課。對學生進行分組后,教師在備課時便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備課,在備課的過程中,對A、B、C組的同學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這必須在備課時體現出來。這樣在實際的教學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層教學留于形式。哪些內容對各個組是必須掌握的,哪些內容是只作了解的,對不同小組在作業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這些都必須在備課時充分考慮。
3.3分層輔導。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輔導是學生鞏固和掌握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在課堂上我對學生實行分層授課后,在課外的輔導方面我采用了讓學生之間相互輔導的辦法進行學習輔導,即通過對口扶貧的方式進行輔導,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我的辦法是,我課外直接對C組的同學進行輔導,B組的同學由C組的同學進行輔導,A組的同學由B組的同學進行輔導,這樣,將全體同學的積極性都調動了起來。我對學生說,自己會做題還不表示你真正弄懂了一道題,只有你能講解后別人能聽懂則說明你自己真正懂了。另外,我給學生說,你們都是老師的助手,你們之間的相互輔導實際上也是在減輕教師的負擔,因為兩個班有一百多名學生,全靠老師一個人是照顧不過來的,我在學校還擔任了本年級組工作,事情之多是可想而知的,給學生講明了這些道理,學生都極為配合我和支持我的工作。
3.4分層測驗。為了檢查學生學習的效果,測驗是用得最多的一種方式。我自從采用分層教學后,對學生的測驗采用A、B、C三套不同的試卷,以使不同的學生在考試的過程中都能將自己的水平發揮出來。在測驗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己選擇不同的試卷,即A組的同學可以選擇B組的試卷,同樣,B組的同學也可以選擇C組的試卷。每次測驗后各個組進步較大的同學可以上升一個小組,而退步的同學則的降到下一個小組。
收獲與體會。我擔任高中兩個班的數學教學工作,此外還擔任本年級組工作。工作之多可想而知,自從我采用分層教學之后,我教得極為輕松,學生也學得愉快,在高一學年結束時由市教委教研室統一命題,全市統一考試及閱卷,教學效果在全年級的六個教學班中名列前茅。盡管我采用分層教學的時間還不到一年,但是學生的進步是顯著的,此外,在全國希望杯數學邀請賽中,我所教班級有一個學生獲全年級唯一一個全國三等獎。我在學校擔任的工作相當于三個人的工作量,有老師和我開玩笑說我是能者多勞,其實真正使我受益的是我對學生采用了分層教學,并且很多工作都由學生幫我完成了。
4."分層次教學"的效果
4.1學生分層是通過學生學生自我評估完成的,完全由學生自愿選擇適合自己的層次,這樣既充分尊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切實減輕了學生的心理負擔,保護了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感到輕松自如,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4.2分層次教學符合因材施教,保證了面向全體學生,并特別重視對后進生的教學力度。由于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知識、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發展。由于教學目標和教學進度符合學生的實際,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由于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生的數學成績有一定的提高。
隨著高中教學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由于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和認識自我能力的分層以及教學資源要得到合理配置,就有必要對高中數學實施分層教學的模式,分層教學的模式考慮到了學生的個性間的差別,可以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對參與學習活動更加的有興趣,根據學生學習程度的不同和自身條件的不同將他們分成不同的組,分層次的教學與管理,對不同層次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以保證分層教學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