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宇


從廣州“隱退”回故鄉蕪湖,阿凡接過父親大半輩子的營生——一間“一拖二”的廣告店。一樓是經營場地,二樓則堆放著亂糟糟的雜貨。阿凡琢磨著如何把閑置的二樓利用起來,給自己和愛看書的朋友一個安靜的地方。于是,在妻子葉子的幫助下,開始慢慢清理收拾。沒有規劃和布局,一邊刷墻、布線、購置家具;一邊想象著不久的將來,一群人坐在燈下看書的場景。
就這樣,雜貨倉庫慢慢變成了一間溫馨的書吧。
阿凡給書吧取名為“上谷工坊”,乍一聽還以為是間面包店。“上谷,上等谷物。在這里既有好吃的蛋糕,好喝的咖啡,也有‘好吃的精神糧食。”店鋪外,白墻上手繪的漫畫世界,給書吧平添了幾分趣味。推開白框玻璃門,聞到空氣中淡淡的奶油和咖啡香。或新或舊的書籍,按類別整齊地擺放在靠墻的書架上,“突然就走到了西藏”“寶貝你也安靜會”“不會逃跑的夢想”……白紙打印的分類標語,足以勾起閱讀的興趣。
自開業以來,阿凡一直在搜集各種門類的圖書,也接收一切有價值的閑置圖書。他想與荒島圖書館一起,為愛書之人提供一個“有價值閑置圖書”的共享平臺。“你有一本書,我有一本書,我們放在一起,就有兩本書。”阿凡希望用這種方式向紙書致敬,期望“上谷工坊”能夠成為一座屬于所有愛書之人的民間圖書館。
在國外,有種聚會叫Potluck,要求參與者帶一道菜赴宴。阿凡從中得到啟發,開始在工坊內舉辦“一城一飯”的活動。來自天南海北的旅人每人做一道家鄉的特色菜,一人一菜,一城一味,席間美味,成就大城之中每個小我的感動。作為互動平臺,“上谷”也時常計劃一些有意思的小活動,眾籌觀影、蛋糕烘焙,甚至還跟當地文學愛好者一起,創辦了獨立刊物《楚聲》。
沒有方所精致,比不上誠品的情懷,“上谷工坊”這樣一家賣咖啡蛋糕的公益圖書館,用一本書、一頓飯,占據人們心窩里溫暖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