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陽老人12年雕成3D《清明上河圖》
12年,4 380個日日夜夜。衡陽市退休工人馮樹元用自己的執著和毅力,用廢棄的銼刀、鋸條、縫衣針等,將《清明上河圖》通過立體鏤空的雕刻技藝,再現于長7米、寬0.7米、高25厘米的樟木之上。木板上,騎馬的官吏、叫賣的小販、乞討的老人,還有駱駝、馬匹、城樓、屋舍,近千種物件羅列其上,惟妙惟肖。、
西部文創第一平臺“文創硅谷”亮相成都
近日,“見證·文創硅谷”西部城市文創峰會,在成都青城“文創硅谷”產業園盛大舉行,這是“青城文創硅谷”產業園的首次正式亮相。“文創硅谷”以建設成為西部文創中心創新創業第一平臺、國際旅游目的地、世界級交流平臺為三大核心使命,開創性地將“文創”“旅游”“交流”相融合。
手藝工場就是內地的誠品書店
10月底,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先生到訪深圳觀瀾湖,參觀手藝工場。喜歡傳統文化的王石先生,看到活字印刷后,忍不住選了一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親自體驗。并對拼布課程、木藝體驗等贊不絕口。王石先生表示,手藝工場的風格與臺灣的誠品書店很像,整體的風格、設計以及設備屬于現當代的范疇。在政府對文創事業的支持下,像手藝工場這樣的文創空間未來很有發展前景。
故宮聯合工美首次打造《中國飛天寶璽》
為紀念“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這一歷史性光輝成就,獻禮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周年,由中國航天員中心授權,北京故宮文化、北京工美集團技術中心聯合出品發行《中國飛天寶璽》于2016年10月18日上午9點,在北京舉行了盛大發布會。《中國飛天寶璽》由中國航天員中心批準使用神舟十一號飛船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親筆簽名,開創了玉雕界藏品搭載升空的歷史。
首屆全國名窯大師作品展反響熱烈
近日,在第十三屆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召開期間,首屆全國名窯大師作品展在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隆重揭幕。此次作品展匯聚了全國20多個窯口及產瓷區的40多位國家級大師的150余件精品,展出的陶瓷藝術品均為經典代表之作,展品之豐富、窯口之廣泛,史無前例,是全國乃至全世界陶瓷文化圈關注的焦點。
文創十年 杭州蝶變
近日,為期4天半的第十屆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落下帷幕。盛會共簽下135個項目,總成交金額高達67.38億元,比上屆增漲了一倍有余。來自世界各地的近34萬名參觀者來到現場,與杭州共同見證十年文創的發展。從第一屆以“設計的睿智”為主題到第十屆以“融——智慧科技,創意生活”為主題,展會從單純關注設計本身,延伸到對未來生活和城市發展的探索。
唱“非遺”是否該“排外”?
央視文化傳承類綜藝節目《叮咯嚨咚嗆》第二季,是明星與民間文化傳承人組隊創編作品,并競演角逐,以此來弘揚非遺。然而怎樣的融合和改變才真正有利于傳承與弘揚,評委李谷一和歌手尚雯婕發生了爭執。尚雯婕用法語和漁鼓道情傳承人合作一曲《夜之繆斯》,李谷一認為中國的非遺項目用外語唱不合適。尚雯婕則認為非遺不應拘泥傳統。非遺究竟應該原汁原味,還是要結合時代?這是一個很大的命題。
國內首個數字繪畫專題展在山東舉辦
近日,“零壹相生·數字繪畫邀請展”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這是國內首次以“數字繪畫”為專題的邀請展,也是國內學術界第一次對“數字繪畫”概念進行系統性的梳理,展出來自各地藝術家創作的數字繪畫作品百余件。數字繪畫是繪畫者利用計算機、繪圖板、數位筆、攝像機、掃描儀等數字設備和繪圖軟件完成的藝術創作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