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琳琳+李玉峰+閆爾云+由園+樊姍
摘 要:分析了材料物理在材料學科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根據時代發展和課程建設的需要,對材料物理課程教學進行了教學與考核兩方面的改革,主要包括網絡課程,專題報告,開放實驗,雙語教學和開放式作業等內容,通過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材料物理;課程建設;教學改革;考核方式改革
Abstract: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material physics in modern teaching was analyzed.It was discussed combining the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with the necessity of the course construction.Course construction was proceeded from two parts:teaching method and evaluation mode,including online courses, special reports, opening experiment,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flexible Homework. Good teaching efficiency was obtained through practice.
Key words:Material physics;course construction;The teaching reform;evaluation mode
材料物理課程是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的主干課程[1],其任務是使學生通過學習材料物理,掌握材料各種性能的基本概念、物理本質、變化規律以及了解影響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及材料性能與其化學成分、組織結構之間的關系的一門基礎課程[2]。通過材料物理的教學,使學生獲得材料學科完整而充實的知識,對近代物理學的全貌有一個基本的和概括的了解,畢業后可適應材料研究與開發工作。材料物理由于其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綜合了材料學、物理化學以及高等數學等方面的內容, 知識涵蓋面廣并且信息量大, 涉及的理論知識比較抽象, 比較難掌握, 因此教學難度大。該課程教學效果的好壞對學生的知識結構、后續的學習和科研方法的培養都有重要影響。因此材料物理專業課程的建設與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3]。
對于傳統的材料物理的學習,多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為提高學習效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我們對傳統課堂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改革。
1 材料物理課程教學方法的建設與改革
1.1 網絡課程建設
網絡是現在非常普及的學習與接受信息的手段,材料物理課程的學習也可以結合網絡來進行。網絡課程不但時間靈活,而且具有交互性、共享性、開放性、協作性和自主性等特點,可以方便學生與教師的交流。
1.2 專題報告
開展課堂討論是實現研究型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課堂專題報告是針對教學重點和難點內容開設的參與式教學環節。
首先,由老師給出2-3個研究課題,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通過自己查資料,找文獻,做實驗等一系列相關活動,做出相關問題的專題報告,并在課堂以研討會的形式進行討論。這種形式不但曾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強化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學生的知識面得到了擴展的同時,其他能力也得到了有效鍛煉。
1.3 開放實驗
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將相關實驗室對學生開放,吸引學生進入到實驗室進行科學問題的研究。例如,在材料物理的學習中,晶體結構與相變是非常重要的內容。為了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學習相關知識的用處,可以對學生開放單晶實驗室與金屬加工實驗室。通過對材料的合成與表征測試,對材料物理知識學以致用,提高其綜合素質。
1.4 雙語教學
所謂雙語教學,即用非母語進行部分或全部非語言學科的教學。在我國,雙語教學一般用英語與漢語相結合的方式。對于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學生來講,會用英語讀相關的文獻,查閱資料,是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在材料物理課上,講授知識的同時,讓大家熟悉和運用英語的相關詞句,是提高學生閱讀文獻水平的一個關鍵。
2 材料物理課程考核方式的建設與改革
2.1 開放式作業
開放式作業是指條件開放、問題開放、解決策略開放的課內外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學習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材料的性質性能與現象。通過學生自主的發現問題,聯系實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加深知識點的記憶與理解。
2.2 題庫建設
標準化考試是未來考試的趨勢。如我國的高考制度,已經基本完成從傳統式考試到標準化考試的轉變,學校考試也必將完成這一轉變[4]。隨著教育測量學、教育統計學的發展以及計算機的運用,標準化考試應運而生。而在實施標準化考試過程中,建立試題庫系統是基礎性的工程。沒有試題庫,標準化考試是無法進行的[5]。
3 結語
通過對材料物理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與建設,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進而提高了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這樣培養出的學生會更適應現代材料科學研發人才的需要,更具有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志林.材料物理[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1-5
[2]陳智琴 李文魁 曾衛軍.CAI在材料物理課程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江西科學,2008(2):312-314
[3]徐愛菊 張雁紅.材料物理性能課程教學改革建議[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2(23):117-118
[4]葉自強.當代教師應當具備教育測量與評價能力[J].考試周刊,2008(43):20-21
[5]方建龍.學歷教育試題庫規范性建設研究[J].煙臺職業學院學報,2010(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