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洪海+曾艷+姚瑞芬

【摘 要】 目的:觀察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給予運動想象療法對其上肢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采用隨機數字分組法對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間收治的56例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即對照組和實驗組,每28例患者為1組,將康復干預應用于對照組患者中,而實驗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應用運動想象療法,治療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和對比。結果:治療前,2組患者MBI評分及FMA評分對比差異P>0.05,治療后,2組患者MBI評分及FMA評分均得以改善,前后差異對比P<0.05,同時,相較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的MBI評分及FMA評分明顯更優,差異對比P<0.05。結論:在腦卒中偏癱患者治療中給予運動想象療法對上肢功能恢復有促進作用,值得應用推廣。
【關鍵詞】 運動想象療法 腦卒中 偏癱患者 上肢功能
腦卒中作為一種臨床上常見的危重病,一旦發生很可能導致偏癱,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命造成嚴重的影響,在臨床上康復治療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患者相關功能的恢復[1]。我院發現運動想象療法在患者康復治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運動想象療法就是通過反復運動想象將運動功能提升,不存在運動輸出,以運動記憶為依據對大腦中某一特定活動區域進行激活,以此將運動能力提升[2],我院主要對運動想象療法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功能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選擇我院收治的56例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分組分析,現將分析過程和結果進行如下論述。
1 研究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采用隨機數字分組法對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間收治的56例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即對照組和實驗組,每28例患者為1組,其中對照組包括18例男性患者和10例女性患者,最高年齡者為88歲,最低年齡者為56歲,中位年齡為(63.8±7.5)歲,平均病程為(10.35±4.56)d,15例為左側偏癱,13例為右側偏癱,康復干預平均時間為(46.25±8.50)d;實驗組包括17例男性患者和11例女性患者,最高年齡者為86歲,最低年齡者為55歲,中位年齡為(62.9±7.6)歲,平均病程為(10.46±4.55)d,14例為左側偏癱,14例為右側偏癱,康復干預平均時間為(45.18±9.82)d,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之情,并簽訂了知情同意書,統計分析2組患者的基本信息,結果顯示P>0.05,差異對比并不顯著,統計學意義并不存在,說明此研究中對比數據有較強的可比性,參考價值較高。
1.2 方法
將常規康復干預應用于對照組患者中,主要內容包括:在床上擺放合適的體位;翻身、Bobath訓練、被動關節活動訓練、床邊坐位平衡練習、床上轉移、步行訓練、站立平衡、斜床站立、運動再學習、物理因子治療等,1h/d,6d/w,2個月為治療時間[3];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進行運動想象療法,具體方法如下:在床上患者處于仰臥位,全身放松2~3min,對患者進行提示5~7min,使其進行間斷性運動想象,讓患者想象捏鐵釘、抓網球、抓木釘,在此項活動中集中想象,對手指活動及腕關節屈伸進行改善。在患者想象過程中,告知患者將全部感覺利用上,想象最后2min,使患者對周圍環境及身體集中注意力,指導患者回到病房,對身體感覺進行體會,對周圍聲音進行注意傾聽,護理人員開始倒數,倒數結束之后,讓患者將眼睛睜開,每2周進行一次運動想象療法,下次療法要保證指導語不同[4]。
1.3 評價指標
經過2個月的治療,對2組患者治療前后改良Barthel指數及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進行評價,以判定治療效果。
1.4 統計學處理方法
此研究實驗組和對照組2組研究資料及研究結果中對比數據分析工具為SPSS21.0統計學軟件包,此研究中MBI評分及FMA評分作為計量數據,表示方式為均數±標準差,驗證方式為t,統計學意義是否存在用P值進行判定,若P值比0.05小,表示對比差異顯著,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治療前,2組患者MBI評分及FMA評分對比差異P>0.05,治療后,2組患者MBI評分及FMA評分均得以改善,前后差異對比P<0.05,同時,相較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的MBI評分及FMA評分明顯更優,差異對比P<0.05,詳見下表1。
3 討論
心理神經肌肉理論作為運動想象最有利的理論模式,其主要是指運動流程或運動計劃儲存于人體中樞神經系統中,當實際運動及運動想象的流程一致,在運動想象中會完善和強化運動流程[5]。腦部影像測量技術在近些年來發展迅速,為腦活動、腦功能研究提供了依據,對運動想象使中樞神經活動進行研究,以此作為運動想象療法的理論依據。本研究給予患者運動想象療法,從研究結果中顯示,不但將患者ADL能力提升,同時將患者上肢運動功能進行了改善,治療效果確切。
綜上所述,在腦卒中偏癱患者治療中給予運動想象療法對上肢功能恢復有促進作用,值得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婷婷,王強,孟萍萍等.強化運動想象療法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3,35(2):115-118.
[2] 叢壯,郝春艷,石素寧等.運動想象療法結合音樂治療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5,37(3):196-198.
[3] 曹灣,陳啟波,沈印等.嵌入式運動想象療法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功能恢復的治療效果[J].山東醫藥,2015(13):29-30.
[4] 鄧赟,陳璐,禹繼婷等.運動想象療法結合強化運動治療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功能恢復的影響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4,24(2):687-688.
[5] 張娟,王剛,劉蘭霞等.運動想象療法結合強化運動治療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3,25(5):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