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導思想和原則
由于波特的價值鏈理論的出現,人們可以更為清晰細致地分析出在產品成本的各個階段中所引起產品成本的因素以及其構成要素。波特的理念是以企業的價值鏈作為企業成本分析的開始,后將企業營業的成本分配到資產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去。如果活動的驅動因素不是唯一存在的因素,則需要將這些因素一一區別開來分析。這就是波特的價值鏈理論,后文筆者也會針對波特的價值鏈理論對成本管理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企業的價值活動是由多種形態產生的,其分布狀態也不盡相同,所以對價值鏈的分析尤為重要。對價值鏈的分析可以將企業的價值活動與其在行業價值鏈中的位置相關聯,確定其價值活動的合理性。由此分析可明確價值活動是否符合企業的要求,從而會對其活動的發生進行優化或者是消除。所以價值鏈認為企業需要達到不同的目的,就會產生不同的成本。例如生產成本即是對外財務報表所構成的成本等。
但僅僅是這些,價值鏈成本的定義依然不明確。隨著價值鏈在企業成本管理中應用的越來越廣泛,使得學者對價值鏈理論有更為深入的研究與總結。同時針對有差異的管理需求定制了不同的產品成本定義。
2.價值鏈成本管理框架
要實現價值鏈成本管理就要對企業的當前業務水平和業務現狀有著詳細的了解。要對企業進行成本管理,首先需要了解的現狀包括但不僅限于管理現狀與管理水平,其次是要針對企業的特性進行分析,針對企業特點明確企業價值鏈所要研究的對象主體。之后根據企業管理現狀進行分析,找到企業的優勢與不足,并針對其成本動因等因素進行分析。最后結合企業的總體戰略進行綜合分析,總結出企業價值鏈的成本管理構架。
3.企業成本價值鏈識別與分析
如何確定企業的價值鏈是基于價值鏈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波特指出價值鏈的確定首先要將總體的價值活動拆分成三項內容來說明。一是活動的成本行為,二是活動與成本的比例,三是其他同類企業在進行相同活動時的異同。同時,如果某個活動或某些活動在其總體活動或成本中占據主導地位,或在成本管理中非常重要,則需要將這一項活動或這些活動獨立出來進行分析。同時企業的文化差異也會影響到價值鏈的構成。
波特認為價值鏈是成本分析的基本工具也是成本管理的基礎信息。當然企業成本價值鏈和其他的價值鏈還是存在很大差異的,具體需要從以下四點特征進行闡述:
首先是廣泛性原則不一致。其他的價值鏈需要考慮的往往是生產作業、基本作業和企業本身的價值鏈等因素。而價值鏈成本管理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這些因素,還需要包括非生產作業、輔助作業、競爭對手和顧客的價值鏈,有時候還需要針對全行業的價值鏈進行分析。而這些因素往往是決定企業成本效益途徑的重心所在。
出發點不同。值鏈成本管理是從作業結構與成本發生開始的,通過分析企業結構、企業成本來找出成本問題。換言之就是從本源出發的問題分析手段,這樣的方法往往更能深入的探究其成本管理問題。
絕對與相對相結合。絕對成本就是產品的標準(預算),相對成本是與效益像關聯的成本投入。降低絕對成本即通過一些手段或途徑將產品預算降低,降低相對成本就是將成本與作業質量、效率等因素綜合考量,以追求一個最優的效益比例。
4.價值鏈成本分析內容與方法
4.1價值鏈成本分析內容
企業之間的競爭大致分為成本優先、標新立異、目標集聚這三個方面,而這三個競爭手段中尤其以成本優先最為重要。而現在的成本管理制度有著諸多的缺點,比如生產成本為重、分析較為短淺等。
首先是成本為重的觀點深入人心。當前絕大多數企業將大多數的成本都集中在生產成本中,從而對其他的成本活動造成忽視。而其他成本活動會對成本造成一定影響在他們看來都可以被無視掉。其次大多數的企業目前成本管理方法較為落后,還停留在走一步看一步的階段,止步于目前,沒有考慮深遠。筆者認為現有的成本分析很大程度上傾向于現行的擴及制度。會計制度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成本管理問題。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價值鏈成本分析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4.1.1.攤成本和資產
在企業成價值活動開始時,它需要將成本和資產分派到價值活動的各個環節中,這樣才能使各個價值活動或者價值活動的各個環節順利展開。根據每個價值活動或價值活動的每個環節對企業總提價值活動的影響不同,需要考量的因素也不盡相同。
4.1.2.成本行為
成本欲動因素決定了企業的成本行為,而成本行為又是企業成本地位的源頭。
4.1.3.成本優勢
若企業的總成本相比其同行業或其競爭者的成本占有一定的優勢,那企業本身就占據一定的優勢了。通過筆者的研究與分析,認為其企業的相對成本地位是由企業與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和獲取那個成本驅動因素構成的。而獲取成本優勢的方式也需要從這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是調整成本驅動因素所占比例,其次就是重構產業鏈。
4.2價值鏈理論成本分析方法
前文所述,要對價值鏈成本進行分析首先要對企業現狀,企業管理水平等因素進行分析,之后根據企業的特點運用價值鏈方法確定其企業成本觀念;隨后結合企業的產品鏈和企業結構進行綜合分析,以適應企業文化等條件;最后明確企業優勢與不足,并結合自身條件與特點進行成本管理體系定制,完善價值鏈成本管理流程。
參考文獻:
[1]袁園.價值鏈會計與供應鏈成本管理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6,03:21.
[2]朱煒,綦好東.基于價值鏈分析的價值鏈會計:數據系統改進、范式變遷、框架設計[J].當代財經,2016,01:121-128.
[3]王法.價值鏈成本管理在房地產項目中的應用[J].商,2016,10:16.
[4]周征輝.基于企業價值鏈成本管理的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08:110.
[5]唐向陽.基于價值鏈的企業財務成本管理的分析與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6,05:60-61.
[6]張鐸,孫文靜.基于價值鏈的企業成本控制優化分析[J].中國市場,2016,24:184-185.
作者簡介:
沈楠(1991.01- ),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碩士,研究方向:成本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