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語
抓住今天
□吳 語
隨著政審工作的結束,又有一批充滿朝氣和理想的年輕人將跨進國土系統的大門。在這里筆者想對這批新鮮血液說:抓住今天!
花兒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燕子飛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但今天別了,就再也不會有相見的時候。
生活中,有些人想鍛煉身體,但一聽到窗外北風的呼叫,就不想離開暖乎乎的被窩了;有些人想多讀點書,但一聽到酒肉朋友的召喚,就告慰自己明天再讀也不遲。如此種種,對今天應干的事,缺少立干立行、只爭朝夕的勁頭,總是等等拖拖,寄希望于明天。但要知道: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吾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來,不少有志青年通過筆試、面試等關口進入到了我們的隊伍。毋庸置疑,一批批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的學士、碩士甚至博士的到來,不但健全了國土資源管理的人才架構,而且也給我們的事業帶來了更大希望,其中不少同志刻苦學習、努力工作,抓住每一個今天,從而已經成為了各部門的骨干力量,有些還走上了領導崗位。但不客氣地說,他們之中也有一部分同志,不夠珍惜來之不易的崗位,忘記了自己就聘時許下的承諾,放任自己做今天的過客,把鍛煉提高自己的際遇寄托在明天后天。他們很難把古人所語的“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哲人所望的“別等待明天,就在今天采摘生命的玫瑰吧”放進自己的心里去、融進自己的腦海里、付之于日常的行動中,不但浪費了自己的青春好年華,更對不起寄希望于他們的親人、組織和人民大眾。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拋棄他。”同樣,拋棄今天的人,今天也會拋棄他!一個個拋棄今天的人,難道還有明天嗎?愛爾蘭劇作家貝克特在《等待戈多》中描寫了“什么也沒有發生,誰也沒有來,誰也沒有去”的怪誕情節,諷刺了部分人群恍惚迷惘的志向、孱弱無力的行動和萎靡不振的狀態。學習工作生活中,誰也免不了溝溝坎坎,關鍵是要有對得起今天的態度。在我們身邊不難發現,有的人雖也曾揚帆起航,但稍微遇到些波浪就要離船上岸,把希望寄托在“潮平兩岸闊”的明天;有的人也曾勤奮播種,但在短時間苗難長大、果難成熟時,就放棄了今天的耕耘澆灌,進而失去了明天的累累碩果。
如果說,人生只有昨天、今天和明天三天的話,那么昨天已經過去,今天實實在在在眼前,而明天要靠今天打基礎。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喜歡沉浸在回憶里,他們依戀昨天;有的人沉迷于夢想中,他們企盼明天。其實我們應該真正重視的是今天,她最實在、最寶貴,抓住了她,你的人生就會充實無比,你的生命就會光輝燦爛,你的未來就會無限接近夢想。每個人心中都有追尋美好的向往、企盼成功的希望、達成高質量生命的渴望,但對待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不同態度分出了各自不同的人生。如果囿于昨天的挫折而放棄了今天的努力,就必定會失去明天的希望,最終只能落得個“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結局。
一切有志的人,他們從不依賴昨天,更不去空想明天,只會抓住今天。因為他們懂得,只有抓住今天,才能彌補昨天,才能取得更加美好的明天;因為他們清楚,抓住了今天,就抓住了自己的生命,抓住了生命的本質。
聰明的人,他們會檢查昨天、抓緊今天、規劃明天;而愚蠢的人,他們卻悲嘆昨天、揮霍今天、夢幻明天。
所以,一個有價值的人生應該是:無怨無悔的昨天、豐碩盈實的今天,充滿希望的明天。
抓住今天需要有高遠的志向來引領,沒有理想沒有目標,“今天”就會失去方向,迷迷惘惘;抓住今天需要有堅定的意志來支撐,沒有堅定的意志,“今天”就會被各種誘惑困擾所打散;抓住今天需要有不畏艱辛的精神來加油,沒有不怕苦不畏難的勁頭,“今天”就會被各種艱難困苦所銷蝕。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年輕的新同事們,讓我們一起來緊緊抓住今天吧!抓住了今天,我們才無愧于昨天,才會更有自信地迎接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