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頤平
(225300 江蘇睿恒律師事務所 江蘇 泰州)
論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問題
李頤平
(225300 江蘇睿恒律師事務所 江蘇 泰州)
(一)商業銀行的資本
商業銀行的資本是其經營的基礎,是其生存和長遠發展的保障,也是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風險的直接指向。
(二)《巴塞爾協議》
《巴塞爾協議》是指國際清算銀行各成員國(又稱西方十國)中央銀行行長聚會于瑞士巴塞爾,原則上討論通過達成的《關于統一國際資本衡量和資本標準的協議》。歷史上共有四個《巴塞爾協議》。《巴塞爾協議》的頒布和實施是國際銀行資本監督從無到有。
商業銀行負債經營的特征,即利用客戶的各種存款及其他借入款作為主要的營運資金,導致其自有資本占資本總額的比率遠遠低于其他行業。同時銀行在經營過程中處于信心不對稱的環境,面臨著“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一)經營風險的種類
本文根據銀行風險的性質及對應的業務種類,將銀行的經營風險分為:
(1)資產風險。資本風險是指由于銀行的資本數量不足及其結構不合理,使銀行資本不能發揮資產損失最終彌補能力與債務最終清償能力,從而影響銀行正常營運并危及銀行生存的可能性。
(2)負債風險。的債務。存款﹑派生存款是銀行的主要負債,約占資金來源的80%以上,負債風險主要是指存款風險。
(3)結算風險。所謂結算風險是指商業銀行在其經營活動中,在現金結算和非現金結算過程中遭受損失的可能性。
(4)信用風險。信用風險又稱違約風險,是指由于債務人違約而導致貸款或證券等銀行持有的資產不能如期收回本息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
(5)利率和匯率風險。利率風險是指由于市場利率水平變化而給商業銀行帶來損失的可能性。
(6)流動性風險。流動性風險,它是指銀行不能到期支付債務或滿足臨時性提現要求而使銀行蒙受信譽損失或經濟損失甚至被擠兌倒閉的可能性。
(7)資本風險。資本風險是指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不足,無法發揮最終清償職能的可能性。
(8)操作風險。操作風險是指商業銀行在業務營運過程中由于內部管理和操作不當產生的經營風險,具有隱蔽性。
(二)經營風險的成因
(1)體制問題。好的經營機制是建立在明確的產權制度基礎之上,并對銀行經營中的每個可能產生風險的環節都可以進行有效信息反饋的系統。外部制度則聯系到商業銀行經營環境的制度環境,主要有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兩種,國家政治制度穩定是商業銀行長足發展的基礎,而經濟制度則由于現今大形勢所致給商業銀行本身對于經營風險的預估帶來了困難,商業銀行的經營規劃受到經濟制度的制約。
(2)規劃問題。商業銀行其自身的特性,導致了經營風險的高頻率,在銀行的經營活動中負債業務是其基礎性業務,負債風險是經營風險的觸發點,商業銀行本身對風險沒有健全的約束機制,缺乏對于經營的預估是商業銀行資產負債風險的主要成因。
(3)技術問題。現今經營風險涉及到新經濟時代﹑網絡技術﹑電子技術等各種先進技術運用帶來的風險變換。銀行的風險防范也要緊跟技術發展的態勢,對風險的處理采用信息技術﹑智能化的信息系統將會對處理速度﹑風險監控的時時性等方面起到重要支持。
(4)自身資本先天性弱勢。我國商業銀行領域由于歷史原因,大部分資本充足率都過低,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大多數資本充足率遠遠低于《巴塞爾協議》和我國《商業銀行法》規定的8%的標準。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是銀行有目的﹑有意識地通過對于風險的預估和風險的控制等手段來規避﹑化解或轉移經營中的風險從而保持自身生存與發展能力,把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以取得最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過程。
(一)負債的風險管理
商業銀行負債是指商業銀行必須在將來一定時間內用貨幣進行清償的債務。
負債風險是經營風險的觸發點。銀行經營問題主要表現在負債和資產兩方面。銀行一旦出現債務危機,存款不能自主提取,就會出現信用危機。
(二)資產的風險管理
商業銀行資產是資本和負債的總和。資產風險主要來產生自貸款業務,是銀行面臨的最主要風險之一。
對于資產的風險管理,遵循三個原則:①保證貸款本金的安全;②保證貸款的流動性;③為商業銀行經營爭取較高的收益。
(三)利率風險缺口管理
利率風險缺口是指一定時期(如距付息日一個月或3個月)以內將要到期或重新確定利率的資產和負債之間的差額,如果資產大于負債,為正缺口,反之,則為負缺口。
利率風險過高會對銀行的收益和資本造成很大的威脅,利率的變動通過影響銀行的凈利息收入和其他一些經營費用,最終影響銀行的收益。
近年隨著我國銀行業內部改革的深化和外部監管力度的加強,商業銀行對風險管理更加重視,成立了專門的風險管理機構,風險管理框架初步形成。由于我國商業銀行長期屬于國有,一直處在政策保護之下,缺乏大量風險管理的實踐與經驗,與國際先進銀行存在較大的差距。
(1)內控管理機制不完善,風險責任不明晰,風險管理執行力度較弱,導致不良資產長期居高不下。
(2)風險管理方法﹑風險管理工具與西方還存在差距。比較重視定性分析,缺少必要的量化分析。
(3)在金融產品創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方面也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
(4)具備高素質,經過嚴格的專業訓練的管理人才嚴重匱乏。
(一)完善內控機制,建立以事前、事中防范為重點的風險管理模式
有效的風險管理模式要求建立科學的風險管理預警體系,合理選擇事前風險防范的專業人員,明確建立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二)優化風險管理理念,進行文化創新
風險管理文化是一種融合現代商業銀行經營思想﹑風險管理理念﹑風險道德標準與風險管理環境等要素于一體的文化力。樹立自上而下科學的風險管理理念和營造濃厚的風險文化至關重要。
(三)建立全新的市場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改進市場風險管理的方法和技術
我國商業銀行應建立一個由董事會﹑市場風險管理委員會直接領導,以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為中心,以市場風險管理的支持部門為輔助,與承擔市場風險的業務經營部門緊密聯系的市場風險管理體系。
(四)充分發揮專門的風險管理機構的作用,強化人才培養
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風險管理團隊,這是提高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水平的有效保障。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對我國的商業銀行而言,是一個極具挑戰的轉折點。由于全球金融危機及我國不完善的金融市場背景,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體系還很不健全,還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未來我國商業銀行要了解國際銀行的情況來總結經驗教訓,結合實際情況才能做好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