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萬莼
創業軟件:以健康大數據締造“百歲工程”
□本刊記者/萬莼
“通過‘健康城市’居民版APP,市民可以輕松體驗一鍵預約掛號、檔案查詢、智能自診、診間支付、醫療保險等諸多健康便民服務,同時在家就可享受分級診療、服務管理、健康隨訪等服務。”這一智慧高效服務的提供者,正是創業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總部坐落于濱江區這一信息經濟大本營,創業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業軟件”)是一家國內領先的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全面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服務商。作為智慧健康醫療行業的領先者,董事長葛航告訴記者,“公司專注醫療衛生信息化領域24年,一直秉持‘創造數字醫衛、服務健康事業’的發展愿景,從以服務百姓為核心,創造社會效益為目標的高度出發,力求打造中國健康網絡。”目前公司已自主研發200多個產品,信息化系統業務覆蓋6000余家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連接30萬基層社區醫生,公共衛生業務遍及全國253個區域。
作為一家以信息化起步的企業,是什么促使葛航率先邁入醫療健康行業?“1993年,我們就開始涉足醫療信息化。在幫助浙二醫院開發醫療信息化系統的過程中,我們意識到,健康產業將是一個大有可為的產業。人們常把健康比作1,事業、家庭、名譽、財富等就是1后面的0,人生圓滿全系于1的穩固。如何實現個體健康需求和社會發展進程一體化?這是促使我們進入這個行業的最大動力。”葛航為創業軟件設定了一個60年的規劃,專注健康產業信息化、數字化。“我將公司的創業過程分為3個20年。第一個20年初步探索醫療信息化,為日后發展打下基礎;第二個20年將重心放在信息化健康管理領域,致力于大健康產業及社會發展水平的提升;最后20年重點打造百歲工程,致力于回饋社會、造福百姓。”
“大健康”是葛航在采訪中反復提及的一個詞。葛航分析,“當前,國人對于健康醫療的投入,有80%是用在治病環節,而預防養生環節的投入僅有20%。這一比例與西方社會形成了鮮明反差,在西方大眾對于預防養生的投入早已超越診斷醫療。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是,預防養生將成為健康產業的主導,而精準醫療只是其重要輔助。”正是嗅到了這一發展機遇,創業軟件早早開始了布局大健康的探索。五年前,公司已著手在全國各省市建立健康檔案,目前已有2億份已建健康檔案和1億份以上已建電子病例。
布局大健康,“移動健康”是必然趨勢。2013年國家新一輪醫改的春風堅定了葛航做深做精大健康產業的決心。“我們將以個人電子健康檔案為基礎,以健康大數據打造百歲工程,打通整個大健康產業鏈,以醫院信息平臺、區域衛生平臺、居民健康檔案、家庭醫生健康卡構筑起一個健康城市服務體系。”創業軟件辦公室主任劉春林介紹,“我們在中山市建立的‘智慧中山’項目就是一個成熟的樣本,它以平臺為中介,打通健康服務產業鏈,服務覆蓋中山地區450萬常住及流動人口。市民可切實感受到就醫更便捷,獲得線上養生新體驗。”健康城市的建設,為醫生實現和創造社會價值開辟了新路徑,以數據時代的高效性提升醫院的經營績效和管理創新,同時在更高的層面推動了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創新和樣板工程的打造。據悉,這一服務將在濱江、蕭山、桐廬等地以試點形式陸續推開。
葛航表示,在健康城市的基礎上,創業軟件正謀劃創建中國健康網。“我們通過搭建健康云平臺,將互聯網醫院、健康管理公司、穿戴設備廠商、體檢公司、保險公司、藥品流通、私人醫生、患者、社區醫生、醫生集團等串聯成一個完整的健康醫療生態鏈,致力于打造‘醫療系統的淘寶網’。第一級目標是智慧醫療,進入從功能流程到智慧一體的EMR時代;第二級是區域衛生,通過城市級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到分級診療的EHR時代;第三級是提升到智慧健康的標準,通過精準診療與MDT協同來邁入PHR時代。”
作為健康中國的踐行者,創業軟件以大數據和信息化為突破口,以居民健康檔案為基礎,以健康城市建設為著力點,正疾步行進于大健康產業的征途之上。
作為健康中國的踐行者,創業軟件以大數據和信息化為突破口,
以居民健康檔案為基礎,以健康城市建設為著力點,
正疾步行進于大健康產業的征途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