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超
(212013 江蘇大學法學院 江蘇 鎮江)
基于OBE理念的法學專業法律診所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徐 超
(212013 江蘇大學法學院 江蘇 鎮江)
隨著社會發展和對人才培養質量要求的提升,高校法學專業的法律診所課程教學模式應做出改革,以適應人才培養發展的新需要。基于OBE理念推進法律診所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OBE理念;法律診所;反向設計;教學改革
OBE是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簡稱,亦稱能力導向教育、目標導向教育或需求導向教育,于1981年由美國學者斯派帝(Spady W.D)等人提出,現已成為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OBE是一種基于學習產出為導向的教育模式,是《華盛頓協議》框架下本科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核心理念。[1]我國于2013年加入《華盛頓協議》,并成為第21個簽約國。這表明在國際上,OBE模式將越來越多地為各國采納,教育改革是全球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理念上,OBE是一種“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哲學;在實踐上,是一種聚焦于學生受教育后獲得什么能力和能夠做什么的培養模式。一切教育活動、教育過程和課程設計都是圍繞實現預期的學習結果(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法律診所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其核心目標是使高校學生學會法律在司法實踐中的運用,類似于律師或檢察院或法官的執業技能。將傳統理念下的法律診所課程與基于OBE理念下的法律診所課程對比,我們發現,傳統教學注重過程,教學內容,以及某一特定領域的教學。而OBE教學則注重結果,學生自主性,多領域教學。可以看出,OBE理念教學與法律診所的目標更加契合,而且就教學投入而言,OBE理念更具有針對性,避免了教學資源的浪費。因此,OBE理念下的法律診所是滿足法學高校教育要求的,教育改革應從法律診所存在的現狀出發,從具體到整體的改革。
(一)課程課時少,課時間隔不定
法律診所教育的重點是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學經費匱乏普遍存在各個高校中,而且對于有科研壓力的高校教師,教學轉化為科研成果,也是相當的不易,因此高校的法律診所成為一個翻牌機構,甚至是學生活動場所就在所難免。[2]
由于法律診所不屬于一般教學周期內容,屬于實踐性課程,通常開設在學期末及學期初。這就造成兩個弊端,一是考慮到假期和正常教學的存在,法律診所不可能占有大量課時,這就導致課程效果較弱,無法深入教學。二是存在教學資源分配問題,課時與課時之間間隔或較長或較短,不利于教學穩定,同時也不利于學生消化。
(二)學生重視度不高,考評要求較低
上文提及法律診所是一門實踐性課程,這就決定了它的考評要求是有別于一般課程的,不適用一般課程考試的考核方式。考評主要通過日常的案例分析進行,基于OBE理念,學生具有較大的自主性,其帶來的不利之一則是自覺性不強,重視度不高。部分學生抱著敷衍的心態進行課程學習,實質上是背離了法律診所課程要求達到的目標,學生難以獲得相應的司法實踐能力。
(三)教學手段單一,學生體驗較差
OBE理念要求教師針對學生培養目標來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在教育實踐中具有很多困難之處,諸如學生數量遠遠超過教師數量,比例失衡,難以采用教師適應學生的方法,不可避免地回歸到傳統教學。法律診所作為與法律實習互斥的課程,兩者在各方面應當具有對等關系,但在教育實踐中,實習往往能獲得更多的收益,包括人際關系、語言能力、以及專業相關的各項能力。法律診所實踐教學致力于培養素質全面的人才,但客觀因素往往導致效果難以達到。與一般教學相差無幾的教學方法也讓學生體驗下降,更加不利于學生自主積極性。
(一)完善課程體系,建立科學系統的教學安排
高校應當充分認識到法律診所課程的重要性,將其安排到正常教學的周期內,只有如此,才能發揮出OBE理念模式的優越性。同時,重視實踐性也是當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點,實踐性教學不應當依附于理論性教學。加大實踐性課程比重,是培養全面優秀的高校大學生的重要途徑。一方面,有助于提升高校教育的全面性,通過素質教育和拓展教育貫徹中央要求的培育適應新時代大學生的指示。另一方面,實踐能力是高校畢業生在就業面試中所被看重的重要能力,加強實踐教育,有助于高校學生未來就業。
(二)豐富教學方式,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法律診所的核心目標是使高校學生學會法律在司法實踐中的運用,故單一的課堂教學難以完成這一能力的培養。在國外的法律診所課程中,學生可以接觸到當事人及真實案件,國內高校同樣可以借鑒。由于地緣局限,當事人無法與法律診所學生直接接觸的,可以通過電話,視頻等其他方式實現。高校應當積極聯系律師事務所,通過律師為媒介,將當事人與事務所與法律診所聯系在一起,既有助于簡單案件的處理,也能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加閱歷。
(三)設立多方位的,可持續的課程評估
法律診所的課程評估要與其他法律專業課程考核區分開來,這是基于它作為一門實踐性課程,考核標準不應當只從理論要求出發,哪怕是案例分析的考核,也應當與其他課程的案例分析題作出不同的要求。相應的,課程評估不能只局限在結課時的考核與考勤上,從課程開設到結束,將評估融入到每一個課時,這也是OBE理念所提倡的。通過評價讓學生了解其專業水平提高程度,教師在評價時候也應注意將階段性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逐步建立起多樣化和制度化的診所評價方法。[3]
基于OBE理念的法律診所課程在國內尚處于初級階段,肯定具有許多漏洞和不足,但它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堅持不斷改革和完善,對高校教育發展將具有重要意義。
[1]何致遠,鄭玉珍,周克寧等. 基于OBE理念與FH模式的電氣工程人才培養探索[J]. 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5(05):355-359.
[2]董志武.法律診所與診所法律教育的發展[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0(11):37-39.
[3]袁鋼.法律診所教學評價方法探究[J].法學雜志,2011(02):63-65.
徐超(1995.03~),男,江蘇常熟人,本科,江蘇大學法學院,主要研究方向:民商法學。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高教立項課題“OBE理念下的高校課程學習評價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D/2016/01/73);江蘇大學第16批學生科研課題立項一般項目“基于OBE理念的法學專業法律診所課程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Y16C063)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