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越
“領唱”發改好聲音
□陳越
南湖岸邊,紅船見證了中國共產黨開天辟地、穿越風起云涌的歷史長河,迎來波瀾壯闊的滄桑巨變。西子湖畔,《浙江經濟》記錄了浙江改革的聲音,胸懷勇立潮頭的蓬勃志氣,在篳路藍縷中砥礪前行。作為雜志社的“新鮮血液”,“旌歌鐵馬”才是我輩共同的使命。新時代,我們青年工作者與前輩一起,不忘初心謀定位,聚焦重點善謀劃,勇于擔當立潮頭,致力于用準確的音調、動聽的音質、與時俱進的技能“領唱”全省改革好聲音。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個時代,變革需要勇氣,但是保持自己的戰略定力不動搖更需要勇氣。在信息爆炸的慌亂中,人們需要權威性、原創性、思辨性的深度報道作為道路索引、指路明燈。《浙江經濟》雜志是省發改委主管的唯一公開出版的期刊,是為全省發改系統提供理論探索、工作交流、信息溝通、輔助決策的重要平臺。可以說,《浙江經濟》雜志具有與生俱來的權威性,以及獲取一手消息的親緣優勢。而我們的定位也始終是當好發改系統的耳目喉舌、發聲載體,提升服務發改系統的質量和水平。目前,雜志被中國知網、萬方等權威機構收錄。這就對我們青年編輯、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品質的“把關人”,有效傳遞浙江發改的聲音,堅定改革發展信心,在提升期刊權威性、影響力,彰顯媒體的思想深度和報道寬度方面下功夫。
那么,應該如何提升我們的服務質量呢?還需聚焦重點善謀劃。以核心欄目為載體,提供日常宣傳通道;以選題策劃為依托,提供重點展示平臺;從選題組稿到采寫編校,每個環節都精心謀劃、扎實推進。科學認識當前形勢,準確研判未來走勢,提高輿論引導力,發揮正能量,牢牢把握報道的主動權。我們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本刊各項工作的有力抓手,使經濟報道有了明確的靶心定位,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開展報道工作,重大策劃和典型報道都瞄準經濟發展中的方向性問題,讓讀者感受到中央和省委迎難而上改革發展的決心,感受到發展的變化和成果,努力讓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做政策上的明白人、發展道路上的受益人。
作為一名記者,采寫深度報道對我而言,不僅是一項工作,更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三年來,有許多的采訪對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讓我知道,當每個人都是“大人物”的時候就沒有人是“大人物”了,即使身處平凡的崗位,也可以憑借勇于擔當、無私奉獻、銳意創新的精神走在前列。
猶記得在嘉興桐鄉采訪“最多跑一次”的時候,桐鄉市行政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錢江戀讓人印象深刻,談起業務,她頭頭是道、樣樣精通;論說態度,她親力親為、以身作則。她說,“我們要求業務骨干全程跟蹤項目,爭取做到‘隨叫隨到’,實現‘服務跟著項目轉,代辦員隨著項目跑’,終極目標是讓老百姓‘一次都不用跑’。雖然負擔比較重,偶爾還會占用業余時間,但我還是盡可能地做到發現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爭取把每一件小事做好”。
誠然,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唯有立足自身崗位,知行合一、勤學善思,才能找到新的突破點。秉持著這樣的精神,我們找到了“媒介融合”的風口。我們意識到,在堅持“內容為王”基礎上,傳統期刊理應敢于充當媒體融合的“弄潮兒”。今年5月以來,《浙江經濟》啟動公眾號建設,堅持線上與線下兩條腿走路。以微信公眾號這一新媒體為載體,我們編發優質文章、組織各類活動。公眾號上推送的內容,絕非照搬照抄,而是按照新媒體的邏輯,將紙質版內容“改頭換面”,比如文字內容盡可能簡練、標題制作盡可能吸引人、版面設計盡可能活潑。長遠來看,公眾號可以說是《浙江經濟》向全媒體矩陣邁進的第一步。
眾人皆知“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卻鮮有人知“初心易得,始終難守”。我們當代青年工作者既是承擔各項具體工作的重要主體,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更是高水平譜寫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浙江篇章的重要生力軍。我們要樹立與這個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擔當這個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把個人夢的實現匯聚成中國夢的成真!
作者單位:《浙江經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