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煉就“歸”字訣
本刊評論員
“走出去”曾是浙商尋求發展、積累財富的重要源泉,而今鼓勵回歸并“留下來”則是浙江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對浙商的期許。煉就“歸”字訣,就是要創建載體、營造環境、明確目標,動員天下浙商回歸浙江、反哺家鄉,充分激發浙商對擴大有效投資和全省經濟轉型升級的推動作用
浙商是浙江的魅力,是浙江獨有的寶貴財富。浙商回歸是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的重要一招、是夏寶龍書記提出“拆治歸”三字訣的重要一訣,“拆”和“治”是為了更好的“歸”,為“歸”騰出空間、營造優美環境。要煉就“歸”字決,就是要創建載體、營造環境、明確目標,動員天下浙商回歸浙江、反哺家鄉,充分激發浙商對擴大有效投資和全省經濟轉型升級的推動作用。
煉就“歸”字決,就要為浙商回歸創建更優載體。今年是第四屆世界浙商大會的召開之年,從2011年以來每兩年舉辦一次的世界浙商大會已成為整合浙商資源優勢、凝聚浙商能量的重要平臺。要利用好“天下浙商家鄉行”“浙洽會”等重要活動平臺,發揮浙商總會的作用,不斷凝聚浙商力量、聯絡浙商情感、推動浙商合作,讓散落天下的浙商可以抱團聚力,讓他們在浙江始終有個“家”。要充分發揮省級產業集聚區、創新基地、開發區(園區)、浙商總部中心、浙商回歸引進園(園區)等承接平臺作用,建立多層次浙商回歸引導平臺和承接載體。只有優質的承接平臺,才能保障浙商回歸的投資規模始終保持在高位。
煉就“歸”字決,就要為浙商回歸營造優良的政務環境。近年來,浙江大力推進簡政放權,全面落實“四張清單一張網”建設,今年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為浙商回歸不斷打造一個審批高效便捷、服務優良的政務環境。同時,也要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一方面要做好服務的“店小二”,夏寶龍書記多次強調“機關干部要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不斷優化服務,形成親商、護商的良好氛圍;另一方面,要嚴肅兩者的關系,恪守“分寸”,落實好《關于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的意見》。要構建浙商回歸的長效機制,建立省、市、縣(區)三級聯動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全程跟蹤協調服務機制;要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設置浙商回歸項目的質量指標,有效引導項目招引質量和效益的提升;要突出重大項目的服務,建立浙商投資政府性重大項目的“綠色通道”,全力抓好回歸項目落地;要變被動等待為主動出擊,建立在外浙商信息庫,建立省、市、縣(區)三級招商推介項目庫,推動項目精準對接,為引進大項目、好項目擴大儲備。
煉就“歸”字決,更要明確“高端回歸大格局”的目標。要突出產業回歸、資本回歸、總部回歸、人才科技回歸、社會公益事業回歸等“五位一體”全方位回歸,形成高端回歸大格局,把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浙商回歸規模上臺階、領域新突破、質量再提升。在產業回歸領域,要突出“招大引強選優”,重點圍繞八大萬億產業抓好一批“大、好、高”項目的引進落地,把八大萬億產業、特色小鎮和總部經濟項目作為新的投資增長點。在資本回歸領域,要探索設立以政府母基金為保障、以浙商資本運作為支撐的浙商成長基金和“浙民投”,著眼引導浙商以參與債券股權合作、認購基金等形式,搭建浙商資本合作平臺,參與金融機構改革、開展項目定向融資等。在總部回歸領域,以綜合性總部、地區性總部、功能性總部為內容,既要盯住綜合性總部爭取“一步到位”,也要從區域性總部和功能性機構入手積極引入研發中心、財務中心、采購中心、銷售中心、物流中心,做到“步步為營”。在人才科技領域,要利用浙商人脈資源豐富以及與高層次人才聯系緊密的優勢,大力推進浙商高層次人才和研發團隊回歸浙江創業創新,引導在外浙商聯合省內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企業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企業研究院等科技創新載體,支持在外浙商科技成果在浙轉化。在社會公益事業回歸領域,要推動建立浙商回歸公募公益基金會、浙商大型企業私募公益基金會兩大平臺,暢通省內社會公益項目與公益基金會的對接渠道,積極引導浙商投身家鄉社會公益事業。
“走出去”曾是浙商尋求發展、積累財富的重要源泉,而今鼓勵回歸并“留下來”則是浙江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對浙商的期許。只有煉就“歸”字決,才能讓浙商“把根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