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江
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打造中國明天樣板
——關于嘉善縣域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的調查與思考
□汪建江
嘉善是全國唯一的縣域科學發展示范點。自2008年以來,嘉善以一縣之域率先探索實踐“五大發展理念”,著力做好“轉變發展方式、主動接軌上海、統籌城鄉發展”三篇文章,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得到習總書記先后17次重要批示指示高度肯定。近期,中共浙江省委黨校2017年中青一班全體成員赴嘉善進行現場教學調研,通過現場參觀考察、聽取情況介紹和互動交流,對嘉善縣域科學發展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研究嘉善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的主要經驗做法,對解決全國縣域科學發展中面臨的共性問題、破解發達地區率先發展中遇到的突出難題,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一張藍圖繪到底的規劃。一是統籌城鄉規劃布局。率先開展“多規合一”試點,編制縣域總體規劃,統籌推進中心城區、小城鎮和新社區建設,城鎮化率超過64%。二是加快建設高鐵新城。推進以高鐵新城為核心的“美麗縣城”建設,按照“電商新都會、月色新西塘”產城融合定位打造高鐵新城,被工信部列為全國首個“跨境電商共建試驗區”。三是創新培育特色城鎮。姚莊、西塘分別成為省市小城市培育試點;培育了一批以制造業、科技創新、旅游文化為主題的產業融合發展特色小鎮,大云巧克力甜蜜小鎮成功入選首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四是建設優美城鄉一體新社區。以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為抓手,大力推進農房集聚改造,形成“1+X+Y”村莊規劃布局,全縣農房集聚和改造率達40%,以戶籍人口為主的就地城鎮化取得明顯成效。
一鼓作氣強基礎的格局。一是推進城鄉交通一體化。積極創建全國統籌城鄉交通發展示范縣,實施農村公路“六個一百”品質提升工程,基本建成鎮10分鐘上高速公路、鎮到縣城20分鐘、鎮鎮之間40分鐘通達的“102040”交通圈。二是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啟動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在浙江縣級率先實現城鄉居民“同源同質同網同價”供水。三是推進城鄉污水處理一體化。建立城鄉污水收集處理一體化機制,基本實現全縣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四是推進城鄉垃圾處理一體化。建立垃圾收運處理一體化機制,形成“戶集、村(社區)收、鎮(街道)運、縣處理”的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模式。
一步不停謀發展的勇氣。一是產業由低散小邁向中高端。成功創建裝備制造等5大省級產業集群;旅游綜合收入突破120億元;榮獲“2013年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百佳縣”稱號;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位居浙江省第五。二是發展由速度型邁向效益型。規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年均提高10%;規上企業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12.3%;被列為省級“騰籠換鳥”綜合性試點縣,成功創建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三是平臺由低層級邁向高層級。初步形成以嘉善經濟技術開發區為龍頭、嘉興綜合保稅區B區和姚莊經濟開發區為支撐,科創中心和歸谷園區為引領的新型工業平臺體系。四是工業由低端制造邁向高端智造。連續7次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稱號,成功列入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創建名單;現有浙江名牌28個、馳名商標7件、省著名商標30件;實現參與行業國際標準制訂“零突破”。
一心一意惠民生的責任。一是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成效顯著。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流動國家級教育改革,實現城鄉教師雙向流動和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名師全覆蓋,實現城鄉學校“零差異”、城鄉師資“零差距”、城鄉學生“零擇校”,獲評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稱號。二是城鄉衛生統籌體系基本建成。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全面推進縣鎮醫療合作,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分級診療的就醫制度,基本形成“20分鐘醫療圈”。三是城鄉社保共建平臺快速形成。全面建立覆蓋所有城鄉居民、分類分享、制度貫通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健全各類社會養老保險之間的無縫銜接轉移。四是城鄉養老服務品質有效提升。建設全省社會養老服務示范區,實現鎮(街)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居家養老流動服務車“三個全覆蓋”,建成“20分鐘城鄉養老服務圈”。
一環不松保平安的舉措。一是深化“平安嘉善”建設。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信息化管理省級試點經驗在全省推廣,創新推行矛盾減少在源頭、糾紛發現在苗頭、小事解決在村頭、大事控制在鎮頭“四頭工作法”,成功實現平安縣“十連冠、奪銀鼎”、平安鎮(街道)“滿堂紅”目標。二是深化新居民管理服務。扎實推進省級流動人口結構優化改革試點,成為全省唯一一個省級流動人口結構優化工作示范縣,流動人口基礎信息精準化管理經驗在全省推廣。三是深化“法治嘉善”建設。常態化推進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深化行政權力清單制度、行政審批制度和執法體制改革,獲評“全省創建法治縣(市、區)工作先進單位”。
一盤棋子抓統籌的機制。一是建立提升發展倒逼機制。對現有企業實施評價分類和要素差別化配置機制,并對新進項目進行前期準入評價和后期履諾評價,三年累計否決項目70個,畝均投資強度翻了一番多。二是建立創新發展激勵機制。建立“財政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的市場化激勵機制,完善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促進機制,組建民間投融資服務中心。三是建立產城融合開發機制。以深化縣城基礎設施投融資改革國家級試點為突破,建立市場化多元投融資體制,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重點與華夏幸福基業合作開發建設運營高鐵新城。四是建立區域聯動合作機制。充分發揮鄰滬橋頭堡優勢,著力推進經濟、社會、文化和體制等領域全方位接軌合作,通過戰略合作、園區協作、產業鏈接,重點承接上海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構筑“總部在上海、制造服務在嘉善”產業協作體系,成為浙江省首個實質性對接上海自貿區的縣。
主導產業核心競爭力還不夠強。主導產業競爭優勢不夠明顯,縣域特色產業不突出,規模總量小,特別是高附加值、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少,產業鏈發展還不夠完善。企業自主創新缺乏有效保障制度,存在自主創新能力薄弱、高端專業人才難留等問題,一些企業自主創新成果有待加快轉化形成生產力。
跨區域合作的機制和體系尚未系統構建。由于行政級別不對稱、跨區域體制機制等因素,區域聯動深層次合作局面沒有真正打開。上海自貿區嘉善項目協作區作用需進一步鞏固,基礎設施、民生等領域缺少實質性共建共享。浙江臨滬產業合作園區、海峽兩岸(嘉善)經貿合作等開放合作平臺建設還需要國家層面以及上海市加大支持、加快建設。
資源環境制約進一步加劇。嘉善是典型的江南水鄉,耕地后備資源極其匱乏,在耕地占補平衡的土地制度框架下建設示范點,土地瓶頸問題還未得到有效破解。戶籍人口38萬,但外來人口卻高達35萬,高負荷的承載使生態環境矛盾日益突出,水環境、大氣環境等治理任務依然非常艱巨。
突出重點,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上先行示范。習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注重總體謀劃,又要注重牽住“牛鼻子”。在任何工作中,我們既要講兩點論,又要講重點論,沒有主次,不加區別,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建議嘉善進一步明確方位、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堅持融入上海戰略,深化與上海自貿區在產業、貿易、金融和管理等領域的深度合作;加快實施“互聯網+”戰略,聚焦高端制造、電子商務、現代農業等重點領域,加快推動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成長,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格局,努力為中國的明天提供更多的浙江經驗、浙江素材、浙江樣本。
結合實際,在強化城鄉統籌發展上先行示范。習總書記指出,只有真正搞清楚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真正搞清楚影響改革發展穩定的突出問題,真正及時了解人民群眾的所思所盼,我們才能真正掌握客觀實際中的“實事”,做到耳聰目明、心中有數。建議嘉善搶抓戰略機遇期,緊扣縣域發展實際,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和項目導向,以新型城鎮化為重點,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特色小鎮建設,推進產城融合發展,絕不辜負總書記賦予浙江的新使命新要求。
突破難點,在深化縣域綜合改革上先行示范。習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乃至一個行業在其特定發展時期既有發展優勢、也存在制約因素,在發展思路上既要著力破解難題、補齊短板,又要考慮鞏固和厚植原有優勢,兩方面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實現高水平發展。建議嘉善把難點當作機遇,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動縣城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體制機制和農村產權制度等改革,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以改革紅利推動縣域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標桿示范。
注重實效,在打造民生幸福新家園上先行示范。習總書記指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不僅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上,更體現在老百姓家門口的小事上。建議嘉善繼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富民為先、惠民為重、安民為基,全面落實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在教育、醫療、服務、養老等公共服務上多下功夫,全力培育發展以“善文化”為核心的縣域人文品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作者為浙江省交通運輸廳政策法規處處長、政研室主任、改革辦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