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羽欣
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浙江 杭州 310022
關于互聯網金融創新與法律監管的探討
黃羽欣
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浙江 杭州 310022
就金融行業來講,行業創新與行業監管間存在著十分劇烈的矛盾,這是對金融監管傳統手段滯后性的突出表現。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互聯網金融平臺大量涌現出來,這是互聯網發展與金融產業相融合的積極創新,其在表現出巨大優勢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法律風險。研究互聯網金融創新下的法律風險,來進一步完善法律監管,對于互聯網金融的良性、健康發展極具現實意義。
互聯網金融;金融創新;法律風險
新世紀以來,互聯網進入到高速發展時期,且隨著電腦、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得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習慣。這一現實驅動下,各個行業開始尋求與互聯網的積極融合與創新,其中,金融行業就極具代表性,各類互聯網金融平臺陸續上線,其快速的發展之下,相應的金融監管卻表現出明顯的滯后性,金融創新下所帶來的法律風險開始受到廣泛關注。這一現實情況下,互聯網金融法律監管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就成為發揮法律監管應有效用的必要舉措。
(一)成為非法集資與高利貸的另類手段
基于互聯網平臺的金融創新,不再受地域限制,且融資的范圍和規模也獲得極大的增長,但其所帶來的法律風險也在持續擴大。風險一旦發生,巨大的資金規模和分散的受害人群,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案件偵破,因此,從源頭上落實對互聯網金融的有效監管,來規避法律風險的發生就十分必要,前不久就爆出有某知名互聯網金融平臺在互聯網外衣的掩飾下來逃脫法律監管,通過多款理財產品來掩飾其“高息攬存”的真面目,并非法集資超500億元人民幣,雖然最終相關人員受到法律懲處,但其所產生的惡劣影響卻警鐘長鳴。
(二)第三方支付平臺成為不法分子洗錢的工具
第三方支付平臺不受地域限制,讓支付變得更加的快捷方便,但其在審核用戶信息方面卻不夠嚴格,只要銀行卡開戶信息同本人姓名一致便可完成銀行卡綁定,從而能夠執行快捷支付的操作。而銀行柜臺在進行大額轉賬或現金業務時,需要由本人持銀行卡和身份證,在確認兩者為一致信息時才可進行辦理。就拿支付寶來講,其在執行轉賬操作時,只是賬戶與賬戶間的轉賬,對實際操作人并不作限制。且運營商在保障用戶資金安全性這一大前提下,會將操作環節、步驟作盡可能地簡化,并使資金盡快到賬,這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服務體驗,卻也給了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三)第三方支付平臺成為不法分子實施詐騙的工具
020企業的軟件bug催生了一個新的職業,就是職業刷單員,他們通過刷單來從中獲得高額的平臺補貼。雖然看起來十分的快捷、方便,但從實質上來講,刷單也屬于詐騙行為的一種。
(一)推進互聯網金融立法
為推進國內互聯網金融的有序、健康發展,借鑒西方國家成功經驗,來推進互聯網金融立法就成為首要舉措。主要通過如下兩個方面來加以開展:第一,對現有金融立法的進行修改,從法律層面上重新定位互聯網金融平臺,并將互聯網金融犯罪納入到刑法當中,以為相關犯罪行為提供量刑依據,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震懾犯罪行為的發生。第二,積極借鑒美國在法律監管上的模式和經驗,嘗試設立獨立的互聯網金融監管機構,其不但能促進法律監管專業性的提升,且對于互聯網金融的良性發展與進一步創新均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二)有效保護消費者權益
虛擬性是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銀行業的本質區別,這使得互聯網金融創新所面對的核心問題便是如何有效保護消費者權益。首先,依靠法律手段,來強制要求此類平臺預留一定額度的準備金,這樣,在風險發生時,來盡可能低減少消費者損失;其次,依靠立法來推動此類平臺資金保障制度的建立,這樣,不但能夠促進了平臺自身穩定性的提升,且在風險發生時也能夠減少消費者損失;
(三)強化普法教育,建立金融平臺信用評級系統
首先,強化普法教育,通過組建專門的宣傳協會、機構或部門等,來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在相關知識、風險規避等內容上給予充分的教育、宣傳,以促進其自我保護意識和風險識別能力的提升。通過對實際案例的宣傳,來讓消費者對互聯網金融的常見犯罪形式有所了解,對互聯網金融有一個整體、客觀的認識。然后,建立金融平臺信用評級系統,以資金規模、業務項目等要素為依據,來就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信用等級進行披露,而信用登記就可以成為消費者在進行消費對象選擇時的重要參考,即讓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有所依據。
互聯網金融法律監管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對于我國金融行業的良性、健康發展極具現實意義。通過推進立法進程,來進行有效的法律監管,既能夠規避金融犯罪案件的發生,也是對消費者權益的有效保護。借鑒上述內容,并結合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來作出不斷的優化調整,從而使得法律監管更具有效性、針對性。
[1]李莉莎.論第三方支付的洗錢風險及其法律監管[J].金融與經濟,2012(1):94-95.
[2]虞潔穎.支付寶網絡支付的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北方經貿,2015(11):169-170.
[3]游嵐兵.互聯網第三方支付監管法律問題研究——基于消費者權益保護視角[J].金融法苑,2015(2):41-42.
D922.28
:A
:2095-4379-(2017)27-0191-01
黃羽欣(1982-),男,廣西南寧人,本科,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金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