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黃琳芳 長沙市雅禮雨花中學
從課文學寫作
——《蘆花蕩》課例分析
文丨黃琳芳 長沙市雅禮雨花中學
■名師一課,一個小時左右中濃縮的可能是一生的積淀。若能用心體會積累,語文學習與考試將不再是難點。若你有特別喜愛或難懂的課文,盡管對我們吐露,名師的心血結晶將讓你洞悉課文的奧妙。
作文是語文的半壁江山,無論是在考試還是在學生的人生中,都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引導學生寫作文,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方法,也會運用不同的材料。其實,在我們身邊,就有非常好的資料——語文課本。選入初中語文課本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千挑萬選的精品,而且不乏大家之作,只要用心,我們就能發現其中蘊含著許多寫作技巧。我想以孫犁的《蘆花蕩》為例,與大家交流一下如何通過挖掘課文來指導我們的寫作。
《蘆花蕩》寫了一個老英雄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一個老頭子撐著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無數次地穿越了敵人的夜間封鎖,為游擊隊運輸糧草,護送干部。他不帶一支槍,只靠那支靈巧的篙和高超的水上功夫,在萬畝葦塘里穿梭,從未發生意外??苛怂?,游擊隊才得以維系淀里淀外的聯絡。有一次,他護送兩個女孩子在夜間穿越封鎖線,結果撞上了敵人的小火輪,由于他過于自信的疏忽,女孩大菱負了傷。這個打擊使他差一點失去繼續前進的力量,他發誓要為女孩子復仇。第二天,他只身智斗敵人,一個個地收拾了他們,為女孩子報了仇。這篇小說形象鮮明,情節生動,環境描寫很有特色,值得我們反復鑒賞品味。
首先,重點解決基礎知識和文學常識,理清故事情節,探討分析課文是如何渲染英雄故事的傳奇色彩的。
我們不難從課文中整理出以下角度:
①年近六十,老當益壯,神出鬼沒,無數次通過封鎖線,保證部隊的供給和戰斗力?!獜娏业姆床顏礓秩尽?/p>
②兩個孩子全沒有答言。小女孩子說:“你這么大年紀了,還能打仗?”——旁觀者的懷疑來反襯。
③手無寸鐵,只一人就把十幾個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宋锏呐e動來印證。
這三種方法都可以遷移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中去。
其次,在整體感知故事情節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按照描寫角度、描寫方法來品析人物形象,下面就結合課文學習三步心理刻畫法。
比如,仔細研讀下面這段話,思考作者是怎樣將老頭子因沒有圓滿地完成任務而懊喪、內疚、自責的心理刻畫得如此細致逼真的。
這時那受傷的才痛苦地哼哼起來。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緊張,也沒怎么樣。誰知到了這里,反倒……一聲一聲像連珠箭,射穿老頭子的心。(比喻活畫心理)他沒法解釋:大江大海過了多少,為什么這一次的任務,偏偏沒有完成?自己沒兒沒女,這兩個孩子多么叫人喜愛!自己平日夸下口,這一次帶著掛花的人進去,怎么張嘴說話?(自白剖析心理)這老臉呀!(感嘆抒發心理)
換成任何一個情境,都可以運用“比喻—自白—感嘆”的三步心理刻畫法來進行心理描寫。比如錯怪了同學,比如跟媽媽吵架后,比如老師收作業時突然發現沒帶作業本……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心理描寫是以人物為中心的,一定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最后,我們還可以仔細體會環境描寫的作用,提高描寫的能力。比如課文中在進行景物描寫的時候,運用了許多富有特色的比喻句,我們來看看這些喻體有怎樣的特點。
有一只小船從葦塘里撐出來,在淀里,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
老頭子渾身沒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魚鷹??墒悄菚竦酶珊诘哪?,短短的花白胡子卻特別精神,那一對深陷的眼睛卻特別明亮。很少見到這樣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舉起篙來砸著鬼子們的腦袋,像敲打頑固的老玉米一樣。
每一個喻體都和周邊環境極為融合,這就是所謂的“取譬于近,假象于實”。取譬于近,即就近取喻,從主人公熟悉的事物中尋找喻體;假象于實,即以具象喻抽象。精心斟酌喻體,就能讓比喻更形象更有特點。
方法再多,也必須勤于思考和練習。以下是我引導同學們學習完“三步心理刻畫法”之后的一段課堂實錄——從《蘆花蕩》引發的一次比較開放的拓展訓練。
【課堂實錄片段】
師:同學們還能聯想起其他文藝作品中的傳奇人物嗎?
生:《口技》中的說書人。
師:他確實有過人之處,作者通過正面與側面描寫結合的方式表現了他非凡的口技。我們這個單元中,還有哪個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嗎?
生:我覺得《蠟燭》中的老婦人也算,雖然她不像這個老頭子親自上場殺敵,但是她最后冒著生命危險,點燃了自己珍藏多年的結婚蠟燭,也是很了不起的。
生:老婦人飽受德國法西斯強盜侵略之苦,她對侵略者有著深仇大恨,她渴望和平,她對蘇聯紅軍滿懷敬意。年輕的紅軍戰士犧牲在她的國家,她無比悲痛,她被紅軍戰士的英雄氣概所激勵,變得無所畏懼,她進入了一種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艱難,安葬烈士。
生:紅軍戰士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她為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心愛的寶物,把結婚的喜燭點在烈士的墳頭,并整夜守在墳頭,陪伴烈士,表現出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師:同學們的感觸都很細膩,每個人做到自己的極致都可以稱為傳奇?,F在請同學們把書翻到《蠟燭》課后習題的第三題:“文章中的老婦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豐富的內心活動都是通過她的動作來表現。試揣摩文章倒數第四段,設想一下段中表現的老婦人的心理活動,并用一二百字寫下來?!蓖瑢W們,能不能試著用我們剛剛學習的三步心理刻畫法,來寫一寫老婦人此時的心理呢?
附原文倒數第四段:
即使在這個當兒,老婦人也沒有說話,她不過抬起眼睛來,朝這些脫了帽的肅立著的人們看了一眼,十分莊嚴地對他們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圍巾拉直了,顫巍巍地走了。沒有再回過頭來,看一下那蠟燭和那些士兵。
在這里,我想引導大家更深地體會課文意蘊,培養理解和想象能力。因此,我提出了一些問題讓同學們加以推想。
例1:就“老婦人也沒有說話”一句想想,老婦人為什么不說話,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例2:“她不過抬起眼睛來,朝這些脫了帽的肅立著的人們看了一眼,十分莊嚴地對他們深深一鞠躬?!本瓦@幾句想想,她為什么鞠躬,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通過以上這樣的問題去鼓勵大家思考,同學們的思路就逐漸打開了。
學生習作一:
老婦人久久地站立著,心仿佛墜入了千年冰窖,涼得都失去了知覺。(比喻)她心里念叨:多可憐的孩子啊,他還那么的年輕,想必還沒有成家吧?唉,多虧了這些紅軍?。∷麄儾粚儆谀纤估颍翘K聯紅軍,卻心甘情愿地幫我們打這些該死的德國人,多么可親可敬的人兒??!這是我結婚時的喜燭,珍藏了45年呵,想必我這把老骨頭是用不上了吧。他為我的國家而戰死,這喜燭給他用,值得?。ㄗ园祝┛蓱z的年輕人哪,我會為他虔誠地祈禱的,一定會的……(感嘆)
學生習作二:
這刺眼的墳墓像一枚鋼釘,刺痛了老婦人的心。(比喻)她想:這位死去的年輕的蘇聯的孩子,我們南斯拉夫人對不起你們。用千言萬語也表達不出我們的歉意,我所能做到的只有這么多了,這個孩子太可憐了,請上帝保佑他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好吧!我把我對你們的敬意和歉意都寄托在這支蠟燭上,我希望它永遠不會熄滅。雖然我們在不同的地區生活,有著不同的語言,但我們都共同渴望著和平,讓上帝保佑你們勝利吧!(自白)南斯拉夫人民謝謝你們?。ǜ袊@)
讀萬卷書的同時,千萬不要忽視了我們的語文課本,每一篇課文都是諸多學者精挑細選出來的,一定有其典型意義。我們在寫作遇到瓶頸時,不妨關注課本,向課本要材料,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重視我們的原生課堂,希望大家都能從教材中汲取到更深層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