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評論員
“特朗普主義”會對全球石油經濟產生影響
□ 文/本刊評論員
美國正式開啟了“特朗普主義”的序幕。
“特朗普主義”的核心是以“美國優先”的全球利益再分配。
“生意是一筆一筆做的,合同是一個一個簽的,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國家利益。”可以預見,未來美國無論是就業政策、產業政策、貿易政策、能源政策以及外交政策無不與所謂的糾偏“全球化軌道”為出發點,重構全球秩序與格局。這不僅預示著全球層面由此引發一場經濟結構的再造,同時也意味著全球將面臨不得不面對以強硬的保護主義和資源要素流動壁壘為特征的逆全球化的沖擊。
毫無疑問,2017或今后一段時間,全球石油經濟也會在“特朗普主義”的面前產生不可低估的影響。
埃克森美孚公司的前CEO雷克斯·蒂勒森作為美國新政府外交政策的掌門人,是一個很會“外交”的人。1975年,他作為工程師加入了埃克森石油公司。從1998年起,他就是埃克森與俄羅斯打交道的主要負責人。2004年,蒂勒森成為埃克森美孚的總裁。一年多之后,他被董事會與股東選為首席執行官。蒂勒森曾經說過:“我從來沒有見過一位官僚生產過哪怕是一桶石油。”在2013年一次電視節目上,蒂勒森形容了他在處理國際事務時的做法:“最終,所有的事情都要受個人關系影響。無論在哪個國家里,當你要作重要決定時,你必須直視那個國家的元首的眼睛,對他說:‘這是我作出的承諾。我也需要你作出相應的承諾。’”
蒂勒森這種“直視國家元首眼睛”和“逼你承諾”的“外交”風格,也一定會對美國的能源和石油政策產生“轟動”效應。
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是世界上最大的上市公司,2015年的資產為3500億美元,業務遍布世界各地。特朗普介紹蒂勒森說:“雷克斯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最有才能的商界領袖之一,在石油行業中做過一些最好的交易。他是個很了不起的外交家,是個強勢的人。他已經贏得了我們國家許多領袖的尊敬。”
作為商人而非政治家出身的特朗普自然很欣賞蒂勒森這種風格。“風格”攜手的背后無疑是市場的波瀾起伏。
當下,在市場還在回味OPEC減產協議的當口,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部分政策提議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市場,尤其是美國原油進口量的潛在變化。美國國內煉油廠商似乎正在顯著加快進口原油的步伐,特別是目前美國得州煉廠集群毗鄰的墨西哥灣沿岸等待原油裝卸的油輪總原油裝載量達到了近幾個月以來的最高點。
特朗普的一攬子進口稅政策涵蓋范圍很廣。其中不僅僅包括對全部美國進口物品征收進口稅,免除美國企業出口貨物的出口稅,同時也包括將美國企業當前35%的企業稅降至20%。目前,這個針對全部美國進口物品征收進口稅的政策提案就包括針對美國進口的原油征收進口稅。考慮到相關稅收政策的條款復雜性,如果該稅收政策落實,美國原油產商和國內煉油企業將會受到重大影響。
眾所周知,全球范圍內幾乎每生產5桶石油就有1桶用來滿足美國消費者需求。雖然蓬勃發展的頁巖行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美國的石油產量,但這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仍舊依賴進口來滿足近一半的石油需求。如果特朗普這些稅收政策落地,那么美國國內企業進口原油的動力將大幅下降 ,會讓美國開采活動急劇上升,造成國際油價下跌,而本地油價飆升;如果美國原油進口量顯著下降,那么這部分原先出口至美國的原油將擠出美國市場涌向全球,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爭搶市場份額。瑞士咨詢公司董事、總經理雅各布稱,OPEC成員國、英國北海運營商等向來有對美國出口原油習慣的公司,將需要快速找到新買家,而這可能重新引發兩年前的價格戰。可見這些“如果”一旦兌現,將意味著未來全球原油供求格局將發生很大的改變。
在受其“影響”的新形勢下,我們或許更應該看到,特朗普“美國第一”的提法中能看得到當初“孤立主義”的影子。1920年代的總統柯立芝有過一句名言:“美國的國家大事就是做生意。”不過,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下,今天美國的生意已經不能與當初同日而語。“孤立主義”是無法做生意的,或許特朗普本人的生意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