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嶼濤 曹菁 熊維莉 汪飛
新疆油田在“一帶一路”中的機遇
□ 文/王嶼濤 曹菁 熊維莉 汪飛
“絲綢之路經濟帶”總面積約5000萬平方千米,總人口約30億,能源、礦產、旅游和文化及農業資源豐裕,潛在市場規模在全球獨一無二。其東邊倚重活力四射的亞太經濟圈,西邊系著發達的歐盟經濟圈,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
中亞各國在發展上一直希望能“借力”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恰恰是中亞國家特殊地緣優勢、充當東方和西方的橋梁的作用體現,中亞國家也可以此繁榮自己的經濟,因此,是一個多贏的舉措,意義重大。另外,自2012年以來,中亞地區經濟總體形勢不如往年,經濟增速普遍放緩,個別國家經濟仍處于低迷狀態。在這種情況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共建,將意味著中國和中亞國家之間將來的經貿合作會更加務實,合作共贏亦將進入黃金期。
一、自然地理與自然資源
中亞地區總面積近400萬平方千米,人口5000多萬,人口平均密度僅為每平方千米12.65人,是當今世界上地廣人稀的地區之一,且自然地理環境有著明顯的一致性;同時,具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煤以及鐵、錳、銅、鋅、鉛等金屬礦產優勢資源,新疆與其區域經濟互補性強,展現了良好的合作潛力與前景。
二、社會經濟環境
中亞經濟發展呈現階段性特征,總體特征是前期起伏較大,近五年基本穩定增長。
2012年,中亞五國經濟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速有所回落。其中土庫曼斯坦經濟增長速度最快,GDP同比增速達到11.1%,但落后于2011年全年14.7%的水平;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3國經濟增長相對穩定,GDP同比增速分別為5.0% 、8.2%、7.5%;吉爾吉斯斯坦受黃金產量的下降影響,經濟有所下滑,GDP同比下降0.9%,受益于政治環境的改善, 該國其他產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下,中亞各國貿易運行狀況相對平穩,以資源型產品出口為主的貿易結構未變化,各國均呈現不同程度的進口增長。
三、人文、法律環境
中亞五國都是多民族國家,宗教信仰均屬于傳統的穆斯林國家,信教群眾達90% 以上;新疆也為多民族地區,其中,伊斯蘭教為主要宗教,因此,在宗教信仰、語言等方面與中亞國家相近,具備深入合作的人文條件。
中亞各國在油氣能源等礦產方面都制定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但其執行力和約束力方面具明顯差異。其中,哈薩克斯坦礦業投資環境穩定、清晰、透明,符合國際通行法則;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近年來加大了礦業立法力度,礦業法治體系不斷完善,保障了礦業投資的持續性;土庫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礦業立法相對滯后,尚不能滿足快速發展的礦業需要。
一、合作有利條件
1)地理位置相互毗鄰或近鄰,地質地理條件相似,區位和地緣優勢明顯;
2)從油氣資源條件看,新疆油田地處世界級油氣富集區—泛中亞油氣富集區中心(圖1)。其中中亞5國和俄羅斯的油氣資源最為豐富,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的戰略能源和資源基地。因此,應該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機遇,開展油氣勘探開發、工程技術服務等領域的全面合作。
3)少數民族與中亞各國主體民族相同,宗教信仰一致,語言文化相通,風俗習慣相近,行為方式近似,故具有獨特、深厚的人文資源優勢;
4)中亞各國為加快經濟振興,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制定了穩定、清晰、透明、符合國際通行法則的礦業法,為外國投資者提供必要的保障和諸多優惠及特惠。
二、合作存在問題
1)由于作為中國石油地區分公司,缺乏獨立于海外進行油氣合作項目的資質,缺乏自主開展中亞合作項目的動力,在此體制下,合作項目規模和數量非常有限。

圖1 世界油氣富集區分布圖
2)克拉瑪依地方企業近些年在中亞獲得較好的合作契機,一些企業已進入哈國開展合作。但這些企業大多規模較小,注冊資金有限,不易集中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開展較大規模的對外合作項目。
3)近年來,中亞各國投資環境不斷趨緊,以往寬松的外資投資環境和財稅政策正在發生改變,同時,中亞各國的“國家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意識不斷增強,也給深化合作帶來影響。
4)在宗教復興的背景下, 三股勢力興風作浪, 成為中亞地區非常危險的不安定因素。而目前新疆的反恐形勢也很嚴峻,這也成為與中亞地區合作的一個重要不利因素。
三、對策和措施
1)發揮新疆油田公司和克拉瑪依市的體制優勢和地緣優勢,積極參與到“絲綢之路經濟帶”經濟建設中。建議成立相關的咨詢機構,為進一步深化中亞地區油氣合作提供智力和咨詢服務。
2)建議由新疆油田公司或克拉瑪依市出資注冊一家國有法人控股公司,具有獨立在中亞進行合同簽訂、項目承攬的資質。調動油田公司在海外油氣勘探開發和技術服務的積極性。
3)利用優越的技術培訓市場,開展中亞國家技術培訓和文化交流,其中重點要培養知華的當地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律師等,這是進行中亞長期合作的重要基礎。
4)大力培養和配置少數民族干部和技術人員從事中亞合作項目,這是實現與中亞開展全面合作與交流的主要保障。
5)密切關注中亞各國油氣行業的投資風險,降低因各國能源政策、法律法規及稅收變動、政府干預違約而造成的損失。
作者單位: 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