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善水
“脫歐”后的英國是個什么樣的世界
□ 文/善水
2016年底,大家都在表達新年愿望時,在社交媒體上許多人紛紛寫道:“讓2016年趕快離開吧”。其實總的來說,這一年世界經濟持續復蘇,全球大部分地區依然和平,但在不少人看來卻是一個危機四起的一年,一些從沒未想到會發生的事件—可以說是“災難”,這取決于你所持的立場—真的降臨了,看著地平線上的未來,充滿了不可知的變數。
無論世上怎樣,都擋不住地球和自然的轉動與延續,世界還是在動蕩和期盼中迎來了2017年。一進入2017年,英國的所謂“脫歐”也開始進入了啟動的程序。當然,圍繞著“脫歐”所帶來的“繁瑣”和“復雜”的一道道難題,實在讓英國人民感到不容易。
好在英國出版界開始競相在最短時間內出版有關“脫歐”公投的新書,以求給人們開出答疑好人釋懷的藥方。在這些新書中,有些以政治經濟分析見長,有些以兩方陣營內幕消息為賣點,但是回顧分析總結最全面的,當屬蒂姆·希普曼(Tim Shipman)的《全面戰爭:脫歐如何擊沉了英國的政治領導階層》(All Out War: The Full Story of How Brexit Sank Britain’s Political Class)。希普曼是《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政治事務主編,這份報紙在公投前表明立場支持脫歐,但他的妻子卻是留歐官方陣營的會務主管。希普曼利用職位便利,在4個星期內采訪了各方重要角色,再花7個星期完成此書,從出版后的反應看,他的立場還是比較公正的。
在對主要事件的敘述上,本書并沒有揭出什么令人震驚的內幕,它的優勢是對參與各方動機的詳盡陳述以及對最終結果的中肯分析。2015年英國大選前,保守黨領導人卡梅倫為了對付以脫歐為主要綱領的英國獨立黨的威脅,也是為了徹底擊垮保守黨內的脫歐派,承諾一旦保守黨上臺將舉行全民公投決定是否留在歐盟內。《全面戰爭》寫道,當保守黨在大選中勝出,卡梅倫決定舉行脫歐公投時,他的盟友、財相喬治·奧斯本持反對態度,擔心因此造成保守黨內部分裂,而且失敗的風險很高,這兩點都被不幸言中。
希普曼在書中指出,脫歐的結果,是一點一滴的小事件積累而成的,關鍵是留歐派不認為英國人真會投向脫歐,因此都在同時打其他算盤:卡梅倫不愿意與倒戈的鮑里斯·約翰遜和邁克爾·戈夫撕破臉皮,還打算在公投后重新團結保守黨各派;工黨的新領導層對歐盟本來就不那么熱心,雖然工黨政策是留歐,但在宣傳上卻讓人覺得心不在焉。當然這一切并不是否認脫歐派在宣傳語言和策略上的成功。
想要全面了解英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脫歐的,本書是最好選擇。如果要說不足之處,那就是作者過分注重政治領導階層內部的紛爭,對英國民眾的心態未作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