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愛水
甘肅政法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
銀行破產重整過程中的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責任(一)*
——從關聯企業的公司治理法律策略角度研究
徐愛水
甘肅政法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金融行業中分業經營的原則日益被打破,金融控股公司正在日益強大,主導銀行業的未來發展。受金融控股公司控制的銀行走向失敗,可能有多重經營原因,本文主要意圖通過關聯交易相關問題進行檢視。
銀行破產;金融控股公司;有限責任;加重責任
金融控股公司通過合法的母子公司組織形式運作,但通常作為利益整體來進行運營。因此,作為從屬公司商業銀行事實上缺乏獨立人格,其財產獨立通常無法實現。據此,當其受其控制的銀行面臨破產重整時,通常會要求金融控股公司對其控股的銀行承擔加重責任。這種加重責任系公司法上股東有限責任原則的一項例外,在我國雖然法無明文,但在實踐中已經案例出現。本文意圖從公司治理的角度考察銀行作為金融控股公司從屬公司時的相關方利益保護問題,據此探討在商業銀行經營走向失敗時,金融控股公司承擔加重責任問題的必要性以及現有立法中的現實實現路徑。
(一)中小股東利益保護
金融控股公司存在影響中小股東的高風險行為,母公司通過舉債籌集資金用于投資控股子公司,或母公司向銀行抵押其資產套取資金并投資控股子公司,或母公司為下屬子公司提供擔保向銀行套取資金,投資控股另一子公司等,在這一系列復雜的投資、借款、擔保等資金鏈中,只要有一個子公司經營失敗,就會因“多米諾骨牌”效應將其風險迅速傳遞到整個金融控股公司,導致金融體系風險進一步擴散。①
1.強制性信息披露
金融控股公司具有較為復雜的法人結構與管理結構,行政監管和投資者將難以了解控股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的授權關系和管理責任,內部信息不對稱的風險比一般關聯企業要更大,故而,基于利益驅動,金融控股公司通過關聯交易來掩蓋內部各主體所面對的真實風險的可能性要更大。
基于此,商業銀行對于關聯交易負有比普通公司更加嚴格的披露義務。
2.解散和退出權
《公司法》賦予了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特定情形下解散公司的權利,但實際發生解散的情形極為少見。在商業銀行就更加不可能了。所以,少數股東如果受到嚴重壓迫,它們通常有賣出股份的選擇權。在行使這一權利的過程中,通常會通過訴訟來確定買斷的股份價格。而由于包括估價在內的訴訟過程成本高昂,在少數股東遭受“壓迫”的時候,退出權就是談判籌碼。
(二)公司整體利益及債權人利益保護
1.揭破公司面紗原則之運用
我國臺灣地區規定,控制公司直接或間接使從屬公司為不合營業常規或其他不利益之經營,必須自會計年度終了時做適當補償,否則應負賠償責任。②而且,在破產重整時,控制公司對從屬公司的債權在應負損害賠償限度內,不得主張抵銷。但是揭破公司面紗原則的運用顯然較為復雜,其適用難度較大。因此,適用這一原理的最適當情形是,在資產方面所有債權人均受到了欺騙,或者那些因此處境惡化的債權人與債務人事先有通謀。
2.債權居次原則
公司營運導致他人或社會公眾的損害。但由于股東有限責任,公司引發的不良后果往往由他人或社會承擔,即所謂的公司風險外化。在公司破產重整時,控制公司的債權次于從屬公司的其他債權。③目前,我國破產程序中尚未確立控股股東債權居次原則,法院在審理從屬公司破產案件時,無法有效處理不當行為的控制企業的債權,并有效保護從屬企業債權人的利益。
(三)保護公共利益/穩定金融市場
行政監管機關可為公共利益或者穩定金融市場的必要性而指令金融控股公司承擔出資限額以外的特別責任。
在我國臺灣地區,《金融控股公司法》規定金融控股公司的銀行子公司未達主管機關規定的最低資本充足性比率或發生業務或財務狀況顯著惡化,不能支付其債務或有損及存款人利益之虞時,金融控股公司應協助其恢復正常營運,主管機關該義務亦得令金融控股公司履行,或于一定期間內處分該控股公司持有其他投資事業的一部分或全部股份、營業或資產,所得款項應用于改善銀行子公司的財務狀況。④
[ 注 釋 ]
①岳彩申.金融經營體制改革與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制度的構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19-220.
②臺灣<公司法>第369條之4.
③臺灣<公司法>第369條之7.
④<金融控股公司法>第56條.
*甘肅省財政廳高校基本業務費科研項目《銀行破產法律理論邏輯研究》(2014)階段性成果;甘肅政法學院校級重點項目《甘肅省農村民間金融與金融制度改革法律問題研究》(GZF2014XZDLW03)階段性成果;甘肅政法學院校級重點科研項目《P2P網路借貸平臺法律風險研究》(GZF2013XZDLW04)階段性成果;甘肅省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法制研究中心科研項目《西北地區生態金融法律保障機制研究》(GSCELCZT15003)階段性成果。
F
A
2095-4379-(2017)17-0090-01
徐愛水,男,漢族,甘肅白銀人,法學博士,甘肅政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商法、稅法、金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