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蕾 郭雅娜 劉南南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
中國歷代法律思想之民本思想
楊 蕾 郭雅娜 劉南南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中國歷代法律思想中,一直未變延續的就是民本思想,雖然其內含和外延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但是卻一直指引著我國政治和法律的發展方向,由此對民本思想的研究也就顯得較為重要。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特質之一,而“仁”又是民本思想的核心,本文試從仁的本質開始論述,通過仁政思想以及養民的思想對我國民本思想的意義進行簡要總結。
法律思想;民本思想;養民
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特質之一,而“仁”又是民本思想的核心,便先從此字談起。儒生們把果實之“核”比作“仁”,就是用“果仁”形容“仁”,用來表明它的“生生之理”。“心者何也?仁是已。仁者何也?活者為仁,死者為不仁。今人身體麻痹,不知痛癢,謂之不仁。桃杏之核可種而生者謂之仁,言有生之意。推此,可見仁矣。”①謝良佐先生在《語錄》中是這么描述他對“仁”的認識。元代的儒家學者方逢辰在《石峽書院講義》中亦說:“先儒論仁,最善名狀者……指草木之核,種之即生,道以為仁,其中一包,皆生理也。雖然,此物借草木之核而言耳。人之核安在?曰心。天地之心安在?曰人。夫生生不息者,天地之心也,然其心不能直遂,必以托諸人。”②
儒家將“仁”運用到社會政治領域之中,孔子提出了“德禮政刑”,其宗旨有三:養、教、治。“德”“禮”是養教的手段,而“政”“刑”是治的手段。他提出德禮為主,政刑為輔。
在此基礎之上,孟子進一步的發展了仁政的思想,肯定和強調了德禮政刑的重要性。孟子說:“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③因此,孟子主張“施仁政于民”,并主張“德教”,強調“善教”,“善政不如善教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一曰以身作則,二曰以道誨人。
養民的思想也儒家民本思想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孔子認為,如果君王能“博施于民而能濟眾”,就是仁德和仁政的具體體現,這樣做不僅能夠發展生產使得老百姓們過上富足的生活,也能使統治者富裕。“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所提及的就是這個意思。
孟子從我國傳統的農業社會中認識到,讓廣大的百姓有地可耕有地可種并且減輕他們的賦稅和徭役,是切實改善他們生活,使其安居樂業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他主張“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他認為在國家繁榮強盛之時,當權者依然實行仁政,并且不斷密切關注和改善民生,絕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仁”在儒家的思想中占據了一個重要的位置,它不僅是最基本的做人的道德原則,更是古代人處理各種人際關系的根本準則,它貫穿在儒家的每個思想內容之中,內在的表現著儒家思想的精髓,集中體現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的倫理思想和本質及其特點。儒家的思想在當今社會仍然是可以適用的,唯一的區別就是看你如何去理解并適用它。中國傳統的文化,包括思想,之所以能夠經歷千年時間流傳至今,總會有它內在的底蘊在其中。我們不要盲目的去否定它,認為它是糟粕或者它已經不再適應我們現如今的社會了;我們應該用辯證的思維和眼光去看待這個問題,傳統文化和思想之中何為凈化、何為糟粕?二者之間有何區分,二者之分又由誰而定?就我個人觀點認為,我們傳統的文化和思想大部分都是精華,它們其實已經內化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里,表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下面就儒家民本思想對現如今社會的意義淺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社會層面
社會是由個體以及個體之間的相互關系組成的。當我們以“仁”之心要求自己的言行,處理好自己的各種人際關系,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那部分,那么這個社會何愁不能和諧,社會和諧也就不再只是僅僅停留在紙面上了。所以,不要單純的只是看到傳統中的某些片面的東西,汲取積極的部分,并將它運用到具體的實踐和日常生活中去,這樣不僅可以使得個人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更可以使得整個社會呈現出文明、和諧之態。
(二)國家層面
民本思想中的“仁政”不僅強調德禮政刑,更加強調相關的養民政策。我國現階段各種的惠民政策正在大力的施行,從2007年的全面取消農業稅到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再到建立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無一不體現了我國的政策的惠民性和優越性。因此,在國家層面大力施行仁政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
[ 注 釋 ]
①郭魯兵,杜振吉.論“仁”在儒家倫理思想中的地位及其意義[J].山東社會科學,2011.
②方逢辰.石峽書院講義.
③徐昌文.先秦儒家民生倫理思想及其當代價值[J].中華文化論壇,2013.
[1]呂世倫.法律思想的律動——當代法學名錄演講錄[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劉書正.先秦儒家道德修養論及其現代意義[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6.
[3]張文顯.法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D
A
2095-4379-(2017)17-0157-01
楊蕾(1993-),女,漢族,山東臨沂人,中央司法警官學院,2016級法律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法律碩士(監所管理與罪犯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