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繼東
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
經濟犯罪偵查學的人性基礎
宋繼東
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經濟犯罪案件偵查學研究的主要內容為基礎理論問題,對經濟犯罪案件偵查學對象、范圍、主體以及機制等多種因素進行明確界定,并且對其中所包含的內在要素進行深層次的剖析,最終提高經濟犯罪案件偵查工作水平。經濟犯罪與經濟偵查作為經濟犯罪偵查學的兩個方向,其中犯罪屬于一種惡,而偵查屬于一種善。因此,經濟犯罪偵查學融合了善與惡,通過對惡的深入剖析而增加我們對善的向往。
經濟犯罪;經濟偵查學;人性基礎
毛澤東主席曾說過“在馬克思主義看來,理論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現在列寧說過的一句話,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然而馬克思主義看重理論,正是,也僅僅是,因為它能夠指導行動。”鑒于此,全面且系統地研究及分析經濟犯罪案件偵查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經濟犯罪案件偵查學科的發展,最終提高偵查工作水平。對于經濟犯罪來說,其主要包括兩個層面的含義。其一,經濟犯罪可以歸納為法律及社會現象,也就是說當經濟犯罪作為一個法律現象時,則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立法者對于犯罪人員的危害行為所予以否定的法律評價,而對其加以認可的結果,最終以否定性的方式對經濟犯罪行為進行評價。其二,經濟犯罪與社會及法律現象兩者之間具有較為緊密的聯系,因而這就表明經濟犯罪還涉及到社會性以及法律性兩個方面。
(一)規律及特點
對經濟犯罪案件偵查學進行研究的過程中,邏輯的起點應該為經濟犯罪案件,并將經濟犯罪案件的研究對策作為研究的基礎,從而便能明確偵查對策的目標,并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在對經濟犯罪案件的規律進行分析的過程中,發現經濟犯罪案件最主要的規律特點便是其具備一定的外顯及具體化,并且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經濟犯罪案件的偵查工作。偵查學基礎及手段就是對犯罪心理進行深入研究,然后在犯罪的方法中尋找出破案的具體方法。也就是說,若在偵查案件的過程中沒有清楚犯罪所采用的方法就無法破案。因此,這就需要偵查人員在日常案件分析中不斷地總結及研究與犯罪作斗爭的實踐經驗,盡快地掌握新的犯罪方法,并對將來案件偵查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犯罪方法進行提前預估及分析,然后對其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因此,對于經濟犯罪案件分析來說不論是偵查破案,還是預防犯罪,都需要重視對經濟犯罪案件規律特點的分析研究。除此之外,經濟犯罪還可以被作為社會及法律現象來解釋,也就是說當經濟犯罪作為一個法律現象時,從而會對經濟犯罪的行為進行一個否定性的評價,同時經濟犯罪也涉及到犯的社會性及法律性。
(二)偵查對策
一般來說,只要有犯罪的存在就會有與之相應的犯罪措施,經濟犯罪案件偵查學主要內容是對經濟犯罪對策進行研究,其在本質上屬于一種特有的犯罪偵查學。而對于犯罪本身目的的研究中,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對偵查措施進行研究與制定。也就是說,只有深入地研究偵查相關措施,才能夠有效地對經濟犯罪案件進行更為深入的偵查,最終才能實現對經濟犯罪案件進行偵查的目的。
人性是人之為人的基本品性,自從人類進入文明社會后經濟犯罪便成為困擾人們的社會現象,而從經濟犯罪產生開始,便對經濟犯罪進行了各種解釋,犯罪便有了更多的理論及思想基礎。在對犯罪解釋中最主要的思想為犯罪存在論與犯罪價值論。犯罪存在論屬于社會解釋,也就是說需要深入地去探討犯罪所包含的社會原因;對于犯罪來說,其社會解釋的最終出發點即為社會,而社會的落腳點主要在于個人如何受到與他人以及各種社會關系機構之間所包含的社會關系的影響、制約或者決定等等。因此,從社會學的觀點上來看,個人行為的產生主要是根據其所處的社會環境于條件而決定。由于站在社會學的角度來解釋犯罪的原因是主要是立足于社會,因而便具有不同社會性質看法與社會解釋。
對于犯罪來說,其不僅僅是社會存在,同時也是個體存在,當然也離不開社會這個生態環境。因此對于經濟犯罪偵查學來說應該把注意力集中于微觀層面的犯罪原因和偵查的理論上,并把經濟犯罪偵查學緊密聯系社會學,并列為社會學的兄弟學科,然后在此基礎上區分經濟犯罪偵查學與公安其他學科的異同點。一般來說,經濟犯罪偵查學是站在宏觀的角度來對經濟犯罪現象進行研究的,特有的經濟犯罪研究對象主要是指人的經濟犯罪行為以及偵查方法,但卻又在一定程度上介乎于人類學、社會學以及經濟刑罰學等之間,同時也無法歸屬于上述任何一門學科。鑒于此,我們可以得知經濟犯罪偵查學屬于一門較為獨立的學科,與偵查學、社會學、刑法學及心理學等各個學科之間存在一定的因素與較為密切的聯系。因此,我們在對經濟犯罪偵查學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可能還需要去借助這些學科所建立起來的分析框架與研究方法,還要明確對于經濟犯罪偵查學的研究除了是社會現象外,同時也屬于個體現象。
經濟犯罪同時還屬于一種社會現象,并且先于法律存在,經濟犯罪與法律的產生具備同樣的物質條件。除此之外,經濟犯罪又可歸納為一種法律現象,主要是立法者通過法律的形式而確立,因而經濟犯罪在特征上還具有一定的違法性。經濟犯罪還存在一定的客觀性,也就是刑法所禁止的客觀基礎,對于犯罪行為來說,其客觀標準僅僅只能代表個人行為在客觀上所具有的社會危害性。刑法的禁止性評價僅僅只是對社會秩序與社會關系的侵害所造成的實際社會危害進行確定。因此,從這方面來看經濟犯罪活動屬于客觀存在的,也就是說不以立法的評價為轉移,經濟犯罪活動的客觀社會實質組主要指的是經濟犯罪能夠給社會帶來的實際危害。
經濟犯罪所具備的主觀性主要指的是雖然犯罪屬于一種社會現象,但卻只能通過立法的形式才能對經濟犯罪進行禁止性評價,因而經濟犯罪所具備的一個重要特征便是違法性。犯罪屬于主觀與客觀性之間的統一,因而我們在對經濟犯罪概念進行研究與分析的過程中,除了要從主觀方面入手外,同時還需要站在客觀的角度進行分析與研究。犯罪價值論屬于刑法學的研究,其內容主要指的是將犯罪作為一個人的行為加以研究。經濟犯罪偵查學研究的主要任務就是在于確定一個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但更為重要的是如何為刑事責任的追究提供事實根據,從而來推進訴訟的進程。因此,在對經濟犯罪進行研究的過程中需要從人性的意志自由出發,對犯罪存在論與犯罪價值論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才能夠為我們揭示經濟犯罪的人性基礎提供有體的分析框架。
綜上所述,經濟犯罪偵查學的研究方法具有非常大的價值,對經濟犯罪進行研究的本源為人性基礎。在對經濟犯罪偵查學進行研究與分析的過程中以人性為切入點具有非常大的邏輯穿透力與理論包容力。對于我國來說其人性的首先便是性善與性惡,人性是哲學的基礎,同時也是一切人文科學的理論根基。因此,隨著經濟犯罪偵查學理論的進一步深入及發展,必然會延伸到人性問題。
[1]閆愛青.對提高經濟犯罪偵查警察執法水平的幾點思考[J].理論探索,2014(4):125-127.
[2]王俊家.經濟犯罪偵查中的難點問題研究[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4(4):115-118.
[3]段露茜.經濟犯罪偵查工作中的取證難點及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3(31):239-240.
D
A
2095-4379-(2017)17-0196-02
宋繼東(1976-),男,河南武陟人,本科,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經濟犯罪偵查學、管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