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嬌
西南政法大學,重慶 401120
?
大學生職業技能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陳 嬌
西南政法大學,重慶 401120
隨著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規模的持續加大,應屆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日益突出。文章闡述了開展大學生職業技能培訓的意義,分析了當前高校學生職業技能培訓中遇到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辦法。
職業技能培訓;高等院校;就業
自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勞動力市場需求越來越大,企業用人要求也不斷提高,高水平、高素質、高層次人才供不應求。但是,很多大學仍停留在傳統學科教學上,對開展實踐技能培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職業技能培訓停滯不前。近些年,人才需求市場由“供不應求”變成了“供過于求”;同時,擴招使得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如何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增加就業率,促進就業成為當今高校學生工作的“重頭戲”。而學生也開始認識到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積極參加培訓,以此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就業競爭力。
如今,職業技能培訓機構逐漸增多,然而這些機構的教學能力參差不齊,目的是為了營利。部分校外培訓機構夸大其詞,宣稱為社會提供多樣性、個性化、差異化教育資源,吸引了眾多學生投身其中,加重了學生負擔,影響了學生發展和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當下,我國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特別是對于高校畢業生中學歷層次相對較低的高職畢業生而言,所面臨的就業競爭更加激烈,就業現狀不容樂觀。總的來說,就業形式還是不容樂觀,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大學生一畢業就意味著失業”的現象。
(一)部分培訓機構存在欺詐行為,為了獲取更多利潤,在學生報名前會許諾不真實的條件;有的培訓機構雖然不會夸大宣傳,但會以各種理由拖慢學習進程,對于培訓機構的虛假宣傳,據調查顯示,64%的同學會通過學校干預、與負責人談判等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還有36%的同學忍氣吞聲。
(二)很少人是基于興趣選擇培訓科目的。據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選擇了外語和計算機兩個選項,技能選擇項目具有局限性,學生自己做出的選擇具有盲目性。大學生進行培訓,不過是為了畢業后能有份滿意的工作,貼合市場需要,許久不用之后,也會忘記。
(三)學生獲得培訓機構信息的渠道具有局限性。培訓機構在學校設置招生宣傳點,大多都只是向學生推薦好的方面,隱藏缺點。已經參加培訓的同學會向周邊的人介紹培訓班,有的出于同學友誼,客觀全面地介紹培訓機構的優缺點;有的則是為了賺取中介費,片面介紹。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性導致同學不能獲取全面的信息,使其上當受騙。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不再滿足于物質追求,加大了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不顧孩子的意愿,為孩子報了許多輔導培訓班。結合上述現實社會中存在的問題,具體建議如下:
(一)培訓機構作為市場經濟的個體,應遵循經濟的發展規律。應減少政府干預,讓市場發揮主導作用,使競爭力弱的培訓機構自動退出市場。
(二)實行審查登記制,在法律條文中規定最低注冊資本。我國培訓機構的種類很多,為了使培訓機構有能力承擔違約責任,應在其成立時設立嚴格的市場進入限制,避免社會資源的浪費,保障公民合法利益,強制培訓機構披露除商業機密以外的信息。
(三)縣級以上的政府機構,應設立一個管理培訓機構的職能部門,指引培訓機構的發展。培訓機構太過分散,而教育部管控范圍不能深入到鄉、鎮等偏遠地區,這就需要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置培訓機構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內的培訓機構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對于行政性質的培訓機構,公民可以通過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維護權益,若仍有不服還可向法院起訴。
(四)政府或社會組織應把培訓機構的信息集中披露在專門的網站上,便于學生查詢,既有利于社會各界對培訓機構的監督,也使得學生在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的基礎上減少受騙。
(五)學生應增強防范意識。與培訓機構協商,先交定金,等課程結束時再付尾款。在達成口頭協議或簽訂書面合同時,特別注意書面合同中培訓機構是否免除其主要責任,不管是哪種形式的合同,應保留收據,當發生糾紛時,作為訴訟證據。在學習過程中發現權益被侵犯時,要選擇合法方式保護自身權益。
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是當今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為提升就業競爭力,學生在大學期間,除學習專業知識外,還應致力于社會技能培訓和“二學位”培訓,但要注意培訓機構設置的陷阱,在選擇參加何種技能培訓時,應有主見,不能盲目跟隨大眾潮流。
[1]劉建東.普通高校學生職業技能培訓現狀與對策[J].繼續教育研究,2010(11).
[2]席顯魁.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現狀、問題與對策之拙見[J].時代教育,2014(10).
[3]楊東平.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1)[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4]冒慧榮.大學生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求知導刊,2015.
[5]朱冬.當前大學生職業技能培訓的狀況及問題分析[J].價值工程,2014.
G
A
2095-4379-(2017)17-0295-01
陳嬌(1995-),女,土家族,重慶人,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專業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