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雨
淮陰師范學院法律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1
互聯網視野下的刑法學本科教學改革探討
謝 雨
淮陰師范學院法律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1
互聯網對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包括教育教學方式方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在闡述刑法學課程特點的基礎上,深入敘述了互聯網對刑法學本科教學改革的影響,從而進一步分析得出“互聯網+”背景下刑法學本科教學方式改革的具體路徑。
刑法學;教學改革;互聯網;改革路徑
互聯網的不斷普及以及快速發展,給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可以毫不夸張的說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成為了一個高頻詞匯,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以及探討。“互聯網+”簡單的來說就是在社會生產、生活各個方面廣泛應用互聯網技術,從而使得傳統的生產、生活與互聯網進行深度融合,從而改變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以及系統集成,帶來社會福利的增加。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互聯網+”與教育的融合越來越深入,法學本科教育也難以避免的受到了來自于互聯網的巨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面對當前存在的各種挑戰,法學本科教育也應與時俱進的轉變教學模式。刑法的法學本科教育自身有著比較鮮明的特點,在面對來自于互聯網的影響情況下,需要的充分的去考慮學科特色,考慮教學目的以及要求,從而在教學環節以及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相應的調整。
首先,刑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這要求刑法教學一定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在理論教學中穿插一些典型的刑法案例,從而提升教學效果。作為一門實踐與理論高度結合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必然要穿插大量的案例分析,才能將枯燥深奧的刑法學理論講解的清晰明了,深入淺出,便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比如通過對熱點案件“于某辱母殺人案”的講解分析,使學生全面深刻的理解并記憶了我國刑法中正當防衛的概念和構成要件,同時還使學生領悟了“期待可能性”這一刑法相對枯燥難懂的理論問題。案例的講解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刑法的經典案例是授課中重要的內容,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新型案例也連續不斷的大量涌現,帶領學生參加實務部門的案例實證探討分析就變得尤為重要。很多本科高校還專門開設了刑法案例研討課,通過大量的案例研討來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加強學生的司法實務能力。
其次,刑法具有綜合廣泛性。綜合廣泛性的內涵主要體現在刑法的目的層面,從目的來看,保護法益是刑法設置的最主要目的,刑法所保護的法益種類非常多,從主體層面來看,囊括了個人法益、社會法益和國家法益,而上述每一種法益又都包含多種不同的具體法益,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梢哉f,其他法律保護的法益,刑法都保護。刑法學習比較棘手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需要其他法學的知識積累,刑法中很多罪名的確定要運用到民法、商法、經濟法、行政法等法律領域的知識。
再次,刑法還有一定的時效性。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衍生一些新型的犯罪,比如計算機、互聯網的出現,網絡金融的出現等,這都需要刑法理論知識的更新,從而給新型犯罪的界定提供基本依據。面對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刑法的理論也同樣需要做到不斷創新,刑法理論要做到與時俱進,傳授最新的刑法理論和實務知識,才能保證學生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
上述刑法學的特點并不是憑空而得,這是長期教學實踐總結以及驗證的,這些特點給傳統刑法教學帶來了諸多困境,影響到了刑法教學的效果。不過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可以解決好傳統刑法教學中出現的困境,實現教學方式的巨大變革,帶來教學效果的提升。刑法授課實踐性強的特點決定了需要在公、檢、法、司等實務部門進行實地調研,才能了解第一手的偵查、檢察和審判的卷宗資料,深入了解案情。傳統刑法教學中很難做到理論教學與實踐調研之間的較好結合,畢竟司法實踐調研機會是有限的,這就造成了一個后果,即理論與實踐兩張皮的問題嚴重。但是在互聯網+的時代,上述問題可以得到較好的解決,事實上,目前已經有很多本科院校在刑法教學方面進行了教學方法的變革,典型的做法就是網絡課程的導入。網絡課程從形式層面來看可以說是多種多樣,典型的有微課、網絡直播、模擬庭審等。刑法教學中借助于互聯網,可以實現師生之間更好的互動交流,可以將司法實踐情況進行直播,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去學習以及理解教學內容。
刑法的綜合廣泛性決定了刑法授課內容的繁雜,特別是經濟犯罪等更需要涉獵金融法、民法、商法等相關部門法的知識。針對學生接受刑法相關知識能力來講,課堂上的案例分析需要在課前以及課后做大量的功課。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開發一款APP或者一個在線平臺,將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等都納入到平臺數據庫之中,構建相應的搜索功能,這樣就能方便學生進行檢索,同時也有利于進行各種數據的歸類分析,方便學生進行學習以及教師進行備課。課程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利用軟件的后臺,基于大數據分析學生搜索的問題,從而幫助教師更好的去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去了解學生感興趣的點,繼而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進。
刑法教育模式與互聯網+的相結合是大勢所趨,這注定會開啟刑法學教育的新篇章,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
(一)利用網絡交流平臺,合理安排刑法實踐課程內容我國目前網民數量已經超過了7億,可以說互聯網覆蓋了多數人口,大部分人的生活已經互聯網化,網絡成為了人們交流的主要工具,成為了人們接受各種信息的主要平臺。QQ、微信等即時聊天軟件以其優越性獲得了廣泛的認同,成為了人與人之間進行隨時隨地溝通的重要工具。刑法本科教育如果能夠利用好互聯網平臺,將會使得教學方式更加多元,教學效果得到明顯改善,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也會加深。當然,互聯網工具的使用也要注意對象,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滿足刑法學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提升學生的理論和實踐能力。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刑法學課程教學改革
互聯網的不斷普及使得很多行業都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刑法教學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要想在互聯網環境下,構建高效的刑法教學課堂,全面的提升教學效果。關鍵舉措之一就是充分利用互聯網,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的高效性,與時俱進的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在線的模擬法庭、在線法律咨詢、在線仲裁等內容要引入課堂中去,學生之間借助于互聯網進行更加充分的交流,從而實現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進一步增強。
(三)開發在線模擬軟件,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刑法學課程的一個基本特點就是理論性很強,可以說很多知識點都是比較難懂,學生學習中更多的就是對于知識點的掌握,但是具體司法實踐能力很差,做不到學以致用。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沒有司法實踐鍛煉機會,借助于互聯網,開發類似的司法實踐課軟件,進行模擬鍛煉非常有必要。目前,很多應
用型的法學本科院校購買了奧派等類似的在線模擬軟件,開展了在線實踐課程教學,讓學生模擬律師、法官、檢查官、當事人,激發其參與的積極性,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四)整合相關網絡資源,為刑法學課程改革提供支持服務
目前社會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資源共享這是大數據時代的一個重要趨勢,一些優質教學資源充分共享,是資源共享趨勢在教育領域一個非常重要的表現。慕課(MOOC)的出現和廣泛運用順應了大數據時代的發展,為法學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服務。這些課程材料散布于互聯網上,上課地點不受局限,無論你身在何處,都可以花最少的錢享受一流的課程,只需要一臺電腦和網絡聯接即可。①學生可以通過自由選擇慕課中自己感興趣的刑法學教授和相關課程,課余的時間在線學習,從而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拓寬視野,即時了解刑法學理論發展的最前沿。當然,網絡教學資源的整合并不是盲目的照單全收,而是需要比較、篩選、和提煉。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在線課程選擇進行針對性指導,要一切從課程實踐的設計和目的出發,保證知識點考核的全面性和精準性。
總之,刑法學的教育模式改革應當與互聯網+相結合與時俱進的發展,以此來譜寫刑法學教育的新篇章。當然,一些教學實踐上的進一步深化改革,還有待不斷的深入探討。
[注釋]
①李曼麗,張羽,葉賦桂等.解碼MOOC: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的教育學考察[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2013:46-48.
G642
A
2095-4379-(2017)30-0106-02
謝雨,中國礦業大學,2017級行政管理專業(法學方向)博士生,淮陰師范學院法律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刑法學、行政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