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燕
江蘇省儀征市人民檢察院,江蘇 儀征 211400
我國村鎮銀行法律制度的現狀與完善
王小燕
江蘇省儀征市人民檢察院,江蘇 儀征 211400
我國是一個農業人口大國,如何為農業、農民、農村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務,是我們在農村經濟發展中面臨的主要難題。村鎮銀行是一種新型經濟組織形式,它的出現為這一問題解決的提供了有效的策略。
村鎮銀行;法律制度;完善建議
(一)村鎮銀行的法律性質
在理論界對村鎮銀行的法律性質是有爭議的,筆者認為村鎮銀行有著自身的特點。首先,村鎮銀行設立的法律依據既包括《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也包括《商業銀行法》。其次,村鎮銀行的主營業務與商業銀行是大體一致的。再次,我國村鎮銀行是以營利為目的的,這與政策性銀行是完全不同的。而村鎮銀行的特殊法律性質則體現在,它的設立是以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為宗旨的,具有支農性。
(二)村鎮銀行的特征
村鎮銀行有自身的特殊性:首先,村鎮銀行設立的宗旨是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它的服務對象和服務市場主要是三農和周邊中小企業。其次,村鎮銀行在組織結構方面比較靈活、簡單,而一般商業銀行在設立時基本依照《公司法》的相關規定,需要設立完備的股東會(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等。再次,村鎮銀行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因其多設立在鄉鎮地區,更貼近農村、農戶,在為客戶提供服務方面更具地域優勢。
2006年銀監會出臺《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這拉開了我國村鎮銀行的試點工作的序幕。但由于村鎮銀行自身的缺陷及經驗方面不足等原因,其在實際運營中存在不少問題。
(一)村鎮銀行股權結構相對集中
有關村鎮銀行的產權結構,在《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第25條有著明確清晰的表述。這就使得,主要發起行股東掌握村鎮銀行的各項大權,影響其他小股東的利益,甚至影響村鎮銀行的實際經營,從而背離其服務三農的宗旨。
(二)村鎮銀行監管機制不完善
首先,制度上及現實中我國村鎮銀行的監管主體都是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這一單一監管主體不能滿足日益發展壯大的村鎮銀行的需求。其次,對村鎮銀行的市場準入方面,銀監會對村鎮銀行的股權設置及董事、高管人員任職方面的監管都是比較嚴格的。再次,在村鎮銀行的實際運營中,監管機構對其運營風險的監管沒有有效實施。
(三)村鎮銀行經營創新不足
在實際經營上,村鎮銀行的主要業務依舊是傳統的“老三樣”——存款、貸款、匯款業務,缺乏創新能力。
針對我國村鎮銀行法律制度上存在的諸多問題,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相關銀行的發展經驗并結合自身實踐進行完善。
(一)優化村鎮銀行的股權結構。《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中明確,村鎮銀行的最大股東或唯一股東是銀行業金融機構,這導致村鎮銀行的設立方式單一,造成股權結構的高度集中,應該允許非盈利性的組織參股村鎮銀行,以更好的促進村鎮銀行的發展壯大。
(二)完善村鎮銀行監管機制。應該建立專門的村鎮銀行監管機構,應該逐漸放寬對村鎮銀行的市場準入監管,以增強村鎮銀行的活力。同時由于村鎮銀行服務地區的信用環境差,建立農戶之間的相互聯保制度及完善相關的農業方面的保險制度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加快村鎮銀行經營創新。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借鑒美國社區銀行的經驗,在貸款對象上,區分不同的群體,提供不同的服務,在貸款操作中實施信用貸款與抵押貸款相結合的方式。對此我國村鎮銀行應努力探索新型貸款擔保方式,可以將農戶的現有資產進行抵押,或采用“糧食換貸款”的新型方式向有關農戶提供服務,以創新自己的金融服務。
[1]<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第2條.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于2007年1月22日,銀監發〔2007〕5號,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2]<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第38條.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于2007年1月22日,銀監發〔2007〕5號,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3]<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17條.1995年5月1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根據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修正.
[4]<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2006年12月20日由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銀監發〔2006〕90號.
[5]<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第25條.
[6]朱葉.普惠金融視角下發展農村金融縮小城鄉差距實證研究——以江蘇省為例 [J].金融經濟(理論版),2013(2).
[7]趙方.村鎮銀行運行機制研究 [D].河北農業大學,2012.
D922.281
A
2095-4379-(2017)30-0199-01
王小燕(1987-),女,漢族,山東臨朐人,碩士研究生,任職于江蘇省儀征市人民檢察院,研究方向:經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