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旺鑫
沈陽師范大學法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
淺析盜竊罪的該當性
陳旺鑫
沈陽師范大學法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隨著近年刑法理論的完善,對盜竊本人所有財物中平和的取回本人所有被他人非法占有的財物,以及對公共場所管理人主客觀方面判斷是否有對遺忘財物的保管行為,判斷盜竊罪的構成存在爭議。本文通過當然解釋的方法,推導出平和方式取回自己被他人非法占有的財物不應認定為盜竊的結論。作者希望通過分析盜竊罪的該當性,對區分罪與非罪、盜竊罪與侵占罪提供實踐指導意義。
盜竊罪;當然解釋;公共場所管理人員;控制意識;控制能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盜竊罪的客體是公私財物。這里的公私財物應做目的性限縮解釋,既包括本人所有他人占有的財物,也包括他人所有他人占有的財物,但不包括本人占有的財物。而本人所有他人占有的情況中,也應當限縮到他人合法占有的范圍內。在客體上,對他人所有他人合法占有的財產的盜竊比較容易理解,犯罪嫌疑人一般不能區分他人占有的財物的所有權,實際也沒有必要加以區分;而對本人所有的財物的盜竊容易讓人產生誤解。試舉兩例:甲擁有一塊手表,把手表借給乙后,在乙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手表取回,并主張乙返還,此時乙會認為自己將甲的手表弄丟了,所以予以賠償,那么甲就因為自己的行為而兩次取得了財物,而乙也因此遭受損失。本案中乙認為弄丟了手表并非是因為甲的欺騙行為所致,而是其對自己對手表的實際占有和控制產生認識錯誤所致,因此不應當評價為乙陷入詐騙罪的認識錯誤,而應當評價為盜竊罪中的財物控制力認識錯誤,因此對甲應當以盜竊罪加以懲處。
筆者認為,本人平和的取回本人所有被他人非法占有的財物,不應當評價為盜竊罪的客體。依照《物權法》物權保護原則和明確物權歸屬的立法目的,非法占有他人的財產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因此也不應當懲罰行為人私力救濟的行為。在一些侵犯他人權益而公安機關不能及時掌握犯罪證據不能及時保護被害人的情況下,應當賦予被害人私力救濟的權利。此外,依照“舉重以明輕”的法理也能夠推導出被害人可以平和的取回其所有的財產。《刑法》對搶劫行為的防衛中將防衛過當排除在犯罪行為之外,以及對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抗拒抓捕而使用暴力的行為規定為搶劫罪的法律擬制,都可以看出《刑法》允許被害人以相當的暴力手段對抗犯罪行為。那么,被害人平和的將他人非法占有的本人財產取回的行為當然不應當評價為犯罪行為。
通說認定的盜竊罪的手段上已經摒棄了“秘密竊取”這種單一的認定方式,繼而采用了范圍更為廣泛的“平和方法”的認定方式。這種理論上的進步有利于對犯罪行為的規制,有利于打擊犯罪。“平和方法”的認定方式存在財物的所有人或者占有人對財物的控制力問題。例如甲在某火車站將裝有巨額現金的皮箱遺忘在售票室的窗臺上,乙在購票時發現該皮箱無人管理,將皮箱拿走。此種情況要評價乙的行為,首先要明確在公共場所對遺忘物是否存在占有、保管關系,即火車站的工作人員是否有占有、保管的權利和能力。
眾所周知,火車站具有開放性。在一個開放的空間內遺忘物是否由車站或者車站的工作人員代為管理?筆者認為不能一概而論,在車站的工作人員已經意識到物品屬于遺忘物時,一般情況下該工作人員會將物品交給公安機關或者登記后代為保管。所以,當工作人員發現遺忘物時,應當由其代為占有和保管,此時乙將財物取走,應當評價為盜竊行為;而當工作人員沒有注意到該物品時,其客觀上雖有占有能力,然而主觀上沒有占有和保管目的,筆者認為此時不能評價該遺失物由車站或其工作人員占有和保管。如果將工作人員沒有占有意識,但有占有能力的情況評價為占有,那么任何人到售票大廳后,其財產都有被車站或其工作人員占有的可能性,將財物遺忘后均由車站占有的情形。這樣會導致因其占有期間對財物沒有盡到審慎的保管義務,致使財物被毀壞、遺失,需要占有人承擔民事上的賠償責任——這無限擴大了車站及其工作人員的義務,不利于個人對私人財產的積極保護,甚至可能誘發大量欺詐行為。因此,在車站工作人員沒有注意到財物為遺失物的情況下,不論其是否有能力控制財物,都不能評價為占有和保管。
當案發地點發生變化時,結果也可能發生變化。甲將皮箱遺忘在安檢區域,乙將該皮箱取走,應當認定為盜竊罪。安檢區一般相對較為狹小且由多名工作人員看守,皮箱遺忘在安檢區域的任何位置都能夠被工作人員發現,即使工作人員不主動占有或保管,也應當認定其有占有意識和控制能力,因此在乙取走財物時應當認定為盜竊罪。
綜上,確定盜竊罪的該當性對于區分罪與非罪、盜竊罪與侵占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對保護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也有重要意義。尤其是本文突出了盜竊罪保護的法益不僅包括他人所有、他人占有的財物,而且包括本人所有他人合法占有的財物,以及在不同環境和地點實施盜竊行為對定罪均有重要意義。
[1]張明楷.刑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2]徐立.盜竊罪適用中的若干疑難問題研究[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6(2).
D
A
2095-4379-(2017)18-0237-01
陳旺鑫(1987-),內蒙古赤峰人,沈陽師范大學法學院,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法與公司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