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海
阜新高等專科學校,遼寧 阜新 123000
?
《勞動合同法》修改的理性思考與建議
李洪海
阜新高等專科學校,遼寧 阜新 123000
隨著近年來國內關于修改《勞動合同法》呼聲日益高漲,學術界關于《勞動合同法》修改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且在觀點的激烈碰撞下已逐步將《勞動合同法》修改推向改個前沿。本文中在對修改《勞動合同法》應遵循的原則進行簡述地基礎上,提出了《勞動合同法》的具體建議。
勞動合同法;內部流動性;法律責任
近年來,國內關于修改《勞動合同法》的言論及爭論逐漸推向了高潮,各類觀點的討論層見疊出,聚訟紛紜。其中,主要的否定意見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認為現行的《勞動合同法》內容過分傾向于勞動者,并未給予企業的部分利益以重視,導致中國勞動力市場比較枯燥,企業全要素生產率較低,這會直接對勞動者產生不良影響。二是,《勞動合同法》里面體現出的用工模式單一,都是標準工時,不能完全適用于所有的企業,這就導致部分企業成本增加,從而進行產業轉移,造成的結果就是很多基層勞動者找不到工作。三是,對所有職工不一視同仁,在職職工被保護的過多,新員工及工作能力較低的勞動者則保護較少。針對上述問題。基于此,本文中對《勞動合同法》修改展開具體的思考,并提出一定的建議。
修改《勞動合同法》,將實施中不合理的地方通過完善內容的形式進行解決,從法律技術層面對《勞動合同法》的具體制度予以修改,在修改《勞動法》時要遵循一下原則:
一是,實現勞動和資本的有效協調的原則。要明確勞動者所處的地位,他們屬于較弱勢的一方,在制定內容時要多增加保護他們的內容。同時,要靈活用工模式,使雙方能合作愉快。
二是,實現勞動法的管制與自制相結合的原則。勞動法不能完全管制,還要留有很多自制的空間,勞動者可以通過集體勞動關系與用人單位的友好協商來進行自我保護,平衡雙方間的利益。
三是,實現彈性與勞動安全平衡的原則。要保證勞動安全,在此基礎上使勞動關系變得調節性更大,也就是說在保證勞動者勞動權的基礎上,增加勞動關系的彈性使其更符合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在堅持前文提出的基本原則基礎上,我們要從客觀科學的角度看待《勞動合同法》的完善,在完善過程中必須要從事實客觀的角度出發,理性的對待《勞動合同法》中部分內容的更改,在充分調研和多次論證后再對內容進行更改和完善。具體可從如下方面入手:
(一)高度重視增強企業內部靈活性
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有內部和外部之分,招聘和解雇就屬于外部靈活性的內容。而內部靈活性是由于企業內部發生變動而產生的改變,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變化組織結構,重新分配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和地點,也可能重新分配他們的工作崗位,使勞動者被更合理的使用,如調薪、調崗、調動等。這種根據情況進行的實際管理屬于企業的微觀管理內容,國家針對企業的微觀管理行為應減少行政干預,比如放寬雙方達成一致后進行合同變更的硬性規定,讓雙方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變更形式,法律上認可雙方實際達成一致的合法性等,建立符合企業實際發展需求的內部流通機制。
(二)適當放寬企業的解雇權利
《勞動合同法》中對于勞動者解雇方面的保護體現在規定了解雇條件、明確了解雇流程、解雇后對勞動者的補助等內容。解雇保護可以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也能規范企業的相關行為,如果非得讓企業完全按照內容實施就會增加企業的壓力,使企業人員無法充分合理使用。因此,建議在保護勞動者權益的基礎上,放寬企業的解雇權利,在法律完善過程中,使勞動者與企業的利益兼得。比如,可以放寬對雙方協商方面的限制,使企業在解雇過程中能更加自由,能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調整裁員條件和流程,是勞動力合理調整,實現勞動力的有效流動。
(三)合理地調整企業的違約賠償標準和責任
《勞動合同法》里面增加企業成本的內容,主要體現在給予勞動者賠償金、二倍工資等,應該適當的調整這些標準,以此來節約企業成本。可以縮小經濟補償金的內容,如果企業與勞動者取得了良好協商可以免除;還可以詳細規定何種勞動期限才能有經濟補償金,否則不予領取。合理制定需要給予勞動者賠償金的標準,同時設置最高賠償金額。對未簽勞動合同的單位根據情況給予從輕處罰,合理規定二倍工資內容,表現出一定過失給予同等處罰的原則。另外,規范有關勞動的相關法律中關于賠償金、違約金、行政處罰等方面的內容,使所有相關法律中的標準保持一致。
(四)保護勞動者利益、明確他們的義務
在我國,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沒有無義務的權利,在充分保護勞動者利益的同時也要明確他們的義務。比如,放寬勞動者與企業之間的協調自由,在培訓費的基礎上擴大違約金范圍,使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能遵守;完善辭職程序,突出勞動者需在辭職前進行告知,并規定辭職損害企業利益時應承擔的責任;建立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信用機制,將任何一方違反誠信行為都記錄在里面,在今后招聘和應聘過程中雙方可以自由查詢,有效的約束雙方行為。
[1]涂永前.<勞動合同法>修改要達到勞資兩利[N].社會科學報,2016-12-08(004).
[2]曹艷春.勞動合同法修改應堅持六項原則[N].上海法治報,2016-11-30(B06).
D
A
2095-4379-(2017)18-0258-01
李洪海(1982-),男,漢族,遼寧阜新人,本科,阜新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研究方向: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