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晨
南昌大學法學院,江西 南昌 330031
?
貨幣犯罪的主觀目的研究
夏 晨
南昌大學法學院,江西 南昌 330031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趨勢下,貨幣犯罪尤其猖獗,其社會危害性極其嚴重。貨幣犯罪規定在我國刑法第三章第四節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中,其規定繁多,具有非常大的理論研究價值,而本文選擇貨幣犯罪構成中的一個部分進行探究。本文主要通過分析當前貨幣犯罪的主觀目的存在的爭議,進而分析貨幣犯罪在主觀方面是否需要特定目的,從而對更準確地認定貨幣犯罪提供依據。
貨幣犯罪;主觀要件;目的
貨幣犯罪是故意犯罪,這是無爭議的??墒牵谥饔^構成要件上除故意外,貨幣犯罪是否還需要行為人具有特定目的,在理論界是有很多不同的看法的。在德國、日本、韓國等外國法律規范中,大部分都規定了特定目的作為將貨幣犯罪的成立要件,比如“以行使為目的”、“意圖供行使或流通之用”等。然而,我國現行刑法條文中,卻沒有做此類規定。但不得不提的是,在1979年以前,我國一個暫行條例中卻有此類規定,其表述為“意圖營利”和“以反革命為目的”。貨幣犯罪是不是目的犯?如果是,需不需要在刑法條文中規定出來?這兩個問題就是我們要探討的重點。
正是因為我國刑法沒有明文規定此類犯罪的成立是否需要特定目的,因此對特定目的是否為貨幣犯罪的主觀構成要件爭議非常大。經筆者梳理總結,刑法學界對此爭議可以分為“肯定說”和“否定說”兩派。“肯定說”毫無保留地肯定貨幣犯罪是典型的目的犯。對于貨幣犯罪具體的目的是什么,內部又有不同意見,分別為:“營利目的說”、“獲取非法利益目的說”“流通目的說”。“否定說”表示,“肯定說”于法無據,不存在法律規范明確規定。同時,“否定說”學者內部又有不同意見,大致可分為兩種:一是應然上的肯定說,認為對貨幣犯罪的主觀目的方面進行探討,雖然不是必要的,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價值意義,可以完善貨幣犯罪法律體系。二是應然上的否定說,其是完全否定將貨幣犯罪看成是目的犯?!皯簧系姆穸ㄕf”認為,在貨幣犯罪的構成要件中加入特定的犯罪目的,會減少對貨幣犯罪的認定,放縱犯罪分子,從而助長犯罪氣焰,使得貨幣犯罪行為人更加猖獗。這對我國的貨幣管理,將帶來更沉重的打擊。然而,不能一味地為了打擊而放縱有關立法規范中存在的問題,法律法規應當以其自身的合理性使犯罪分子信服,才能得到更大的威懾力。
刑法法條的明文規定是不是作為判斷犯罪成立的唯一標準呢?很顯然不是,例如,在財產犯罪中一些需要“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犯罪條文中并沒有將此寫出來。因此,筆者認為,貨幣類犯罪把“意圖進入流通”目的作為構成要件是合情合理的。首先,兩派學者都認為,貨幣犯罪的主觀目的不是“以營利為目的”。事實上,行為人實施貨幣犯罪的目的是多種多樣的。更何況,在貨幣犯罪中上文所提到的“營利目的”,僅僅是犯罪動機而已。按照我國的刑法理論,動機只是犯罪的主觀構成要件要素之一,并沒有決定性的價值。其次,不把“意圖進入流通”的目的規定在貨幣犯罪中,會不適當的擴大此類犯罪的處罰范圍,有違公平正義的原則。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對“目的犯”有所認識。刑法學界將目的犯分為法律有特別規定的目的犯和法律沒有特別指明的目的犯。就像犯罪的構成要件有“顯性要件”和“隱性要件”兩種一樣,目的犯中的主觀方面的目的,也就存在顯性和隱性兩種分類。貨幣犯罪就屬于隱性的目的犯,也即就算在刑法條文中無明確規定,但是在評價此類犯罪時也要將其當做目的犯來解決。因此,我們不能因為刑法中沒有“以意圖進入流通為目的”的主觀方面的規定,而否定貨幣犯罪是目的犯。最后,與國外明確規定貨幣犯罪須有“意圖進入流通的目的”或者“行使目的”對比,我國現行刑法未作明確規定,確實存在有一定問題,很容易在認定貨幣犯罪時產生爭議。為此學者建議,我們可以參考外國的有關經驗,在刑法條文中對有關的貨幣類犯罪,在其主觀構成要件方面明確增加“進入流通的意圖”或者“以行使為目的”等,進而減少誤解,使得其成為名副其實的目的犯。然而筆者卻認為沒有必要作此修改,因為,就算是在刑法條文未作明確規定的情形下,將“進入流通的意圖”作為成立貨幣類犯罪的主觀構成要件也是有理有據的。這種情況下,就沒有必要因為刑法條文沒有明確規定,而否定貨幣類犯罪應當具備“意圖進入流通”的目的了。
[1]趙秉志.金融犯罪比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鄧麗萍.貨幣犯罪研究[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
[3]劉憲權.金融犯罪刑法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4]劉憲權.貨幣犯罪若干司法疑難問題探析[J].犯罪研究,2008(2).
[5]朱德才.貨幣犯罪比較研究[J].政治與法律,2006(3).
D
A
2095-4379-(2017)18-0279-01
夏晨(1991-),女,漢族,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