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會晶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松原分校
如何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
胥會晶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松原分校
華夏五千年,我們的祖國作為一個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源遠流長的國度。自古就有倉頡造字,在文學這一個層面我們的祖先有著超高的造詣,比如大篆、小篆、行書、草書、楷書等等,這足以證明我們祖先的聰明才智。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它不僅僅是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身份的象征,更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靈魂,也是我們每一位中國人的根源之所在。我們應該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無比的驕傲與榮幸。而在近年來,我們的母語--漢語言文學遭受到了挑戰,它在日常的教學環節中陷入了窘境,遇到了難題--如何提高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質量。這急需我們每一位華夏兒女集思廣益,為自己的母語更好地傳承與發展獻出自己的力量,以解決當前漢語言文學在教學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
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現狀及措施
中國作為一只東方雄獅,它已經在睡夢中蘇醒,它已經慢慢壯大,慢慢地走向世界,面向全世界。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擁有著十三億多的龐大人口,它在世界人口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而漢語言作為我們的母語,自然而然也在世界語言文學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它在世界上擁有著很高的地位,在很多的西方國家都成立了孔子學院、漢語交流學院等等。很多的外國人也非常樂意學習漢語言文學,他們對漢語言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漢語言文學一度在全世界掀起了漢語潮。而現在的漢語言文學在教學的環節上出現了一些問題,如何提高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質量則是當頭需要解決的問題。
1.1 漢語言文學被冷落
如今的世界,是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科技飛速進步的世界,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整個社會都沉浸在一個講究速度的境地。而我們對于物質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我們表現出來的是對現狀越來越多的不滿。我們的追求更多的是更加先進更能體現時代潮流的東西,對于一些根源、根基的東西我們似乎越來越不重視。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人們逐漸認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無法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慢慢地,學校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和學生的就業率,漸漸地就忽視了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發展,他們認為漢語言文學和其它的工科專業相比,工科對社會的貢獻度更大,更能給社會創作財富。漢語言文學被冷落就成了第一個難題,需要及時解決。
1.2 課程的設定偏頗
漢語言文學作為中國的國粹,作為我們中國人的身份象征,大家一起將漢語言文學融會貫通應該是最重要的,學校對于它而展開的課程也應該是最頻繁的,但是現實與理念剛好相反。在很多大學,校方對于漢語言文學課程的設定是偏頗的,他們更多的是給其它工科性的專業開設相關課程,而對于漢語言文學相關的課程的開設真是屈指可數。其實,漢語言文學相關的專業主要是對文學知識進行更加深入和透徹的研究,所以在課程設置方面要求更加精細化,針對性更強,但是有些學校在課程設置時,無法達到這一要求從而導致對漢語言文學相關課程的設定就有所偏頗。
1.3 缺少漢語言文實踐鍛煉
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很多東西都需要進行實踐才可以對其深入了解,才能發現它的精髓所在。對于漢語言文學的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它同樣需要進行相關實踐才可以將漢語言文學這一個專業性極強的學科學得精通。但是在很多關于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方法上都是缺少了實踐課程的安排,學校只是將漢語言文學的理論知識對學生進行灌輸,他們從不帶領學生進行相關實踐課程的學習,導致學生只是一味地學習漢語言文學的相關理論,缺乏了對其的實踐和對漢語言文學的探知欲望,從而導致學生沒有了學習的興趣。
2.1 提高國人對漢語言的熱度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一個新事物,興趣就是學習的動力,興趣就是學習的根源。語言文學最近受到了很多人的冷落,這歸根結底都是因為大家對漢語言文學的興趣全無。坦白說,很多學生對于漢語言文學的學習已經十多年了。他們從小學開始到中學時代一直學習漢語言文學,甚至有的學生到了大學還需要學習和漢語言文學相關的課程,而且他們一直一來都只是學習理論知識,根本就沒有興趣可言。想要提高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質量就必須培養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興趣,學校在教學的環節采用多方式教學方法,適當增加影音視頻的教學方式,讓他們發現漢語言文學的樂趣。
2.2 優化課程的設定
學生對于課程的設定是非常關注的,所以學校對于漢語言文學相關課程的優化設定也是提高其教學質量的方法。學生在學校都會比較遵守學校的相關規定,如果學校可以將專業課程的比重降低,進而代替的是漢語言文學的相關課程,這一來既能體現了學校對漢語言文學相關課程的重視,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提高警惕,注重對漢語言文學相關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慢慢形成對漢語言文學主動學習的習慣。只有學生形成了自主學習漢語言文學的好習慣,這樣就可以慢慢地提高了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質量。
2.3 開展漢語言文學活動
對于如何提高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質量問題,開展和漢語言文學相關的文學活動也是很重要的環節。在國外,很多知名學校對于開展教學活動是非常頻繁的,他們開展活動的同時既可以提高教學的質量也可以提高學生對于相關課程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提高的問題上,我們可以借鑒西方的一些知名學校的做法,對漢語言文學課程展開更多相關的文學活動。
漢語言文學是我們中國的國粹,它是我們祖先智慧結晶的體現,它是我們每一位中國人的根源所在,同時它也是世界語言文學中的頂梁支柱。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僅僅需要體現在科學技術、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等硬實力上,它更需要體現在文學文化和其它的軟實力上。而漢語言文學作為中國軟實力的代表,它需要我們謹慎地繼承和將其發揚光大,況且如今的外國人都熱衷于漢語言文學的學習,這就說明我們的漢語言文學在國際上已經取得了相當高的地位,它已經在世界民族之林取得了一席之地。所以當今我們的任務就是必須盡快將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質量提高,只有將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質量提高了,它才會更好地被傳承與發揚光大。
[1]戴承元.普通地方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層次、規格和途徑[J].安康學院學報,2016(03).
[2]梁結玲.教師資格證國考視野下地方高師課程設置的創新——以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例[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