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桂軍,梁茂軍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廣西 桂林 541001)
高校發展民族體育教學的意義
雍桂軍,梁茂軍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廣西 桂林 541001)
如今各大高校為了能夠豐富校內的體育資源,創新發展體育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將傳統的民族文化與體育精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促進高校學生的身體機能,同時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精神內涵,促進高校民族體育教學的發展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高校發展民族體育的重要性,并提出高校發展民族體育教學的重要舉措。
高校;民族體育;教學
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搖籃,在提升學生知識技能的同時,幫助學生強身健體,豐富其精神內涵,將民族文化融入到具體的體育教學中,不僅能夠延伸文化精神的基本內涵,也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民族體育教學中,豐富健身手段和鍛煉方法,增加運動的趣味性和多樣性,對大學生的身心發展及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我國高等院校是培養大學生人才的基地,具有獨特的創造能力和文化特性,不僅能夠傳授學生新型的思想觀念,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從而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體育教學作為高校必備的課程之一,其本身就具有文化功能的特性,是人類改造和適應自然文化、調節自身身體機能的一種重要方式。體育的發展起源于人類的基本活動,其在人類的社會化生產中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統。
民族體育教學,不僅包括學習的內容和手段,同時還包括教學材料、教學系統在師生交流過程中形成的文化內涵,使學生能夠認知民族文化、傳承民族傳統、發揚民族精神。這些優秀的民族文化資源為提高大學生的精神文化素養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因此,民族體育與大學體育教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同時有利于塑造學生堅毅的人格,促進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使校園文化與民族文化能夠和諧發展。
2.1 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發展民族體育教學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尊重和傳承,普及的程度與我國未來體育文化的發展息息相關。自古以來,高校都是文化的發源地和傳承之處,因此將傳統的民族文化融入到現代的體育教學中,有利于培養和深化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文化覺醒,使學生建立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增強整個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內涵。大學生走出校園之后,優秀的文化素養和體育精神能夠幫助其成為社會的領軍人物,從而有利于發揚我國的體育精神和傳統文化。
2.2 有利于拓展體育教學的素材
優秀的民族文化能夠為高校體育教學提供更多的教學素材,從而促進課程的優化設計。為了能夠充分利用這些教學素材,教師需要充分了解民族體育教學中所需要的素材,對其進行合理的選擇和嚴格的管控,用實踐檢驗理論,促進體育教學的實效性和穩定性。同時,民族體育教學具有鮮明的娛樂性和靈活性,能夠完善體育教學的各項資源,促進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2.3 有利于培養高素質人才
我國民族體育的發展已經初具雛形,在政府的大力領導下,已經成功舉辦了多場民族體育運動會,充分體現了我國對民族體育人才發展和培養的重視。在實際的民族體育教學中,學生不僅能夠學到基本的鍛煉身體的技能,同時也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因此有利于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2.4 有利于發展創新教育
社會在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升,健康問題已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因此,高校體育課堂為了能夠為學生打造強健的體魄,逐漸開展了多樣化的體育項目。但是體育歸根結蒂是一種文化的象征,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能夠鍛煉身體、愉悅身心。因此,在高校體育的教學中,注入民族文化等傳統的文化元素,不僅能原原本本的還原體育精神,同時還能夠滿足教育對學生文化內涵的培養,逐漸豐富教學素材,滿足民族體育教學文化的多樣性,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項目,使大學生對民族體育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為現代教育的創新性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3.1 教學的思想不夠明確
民族體育是中國各民族人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原地區人們發現自然、改造自然的產物。人們進行運動的目標不僅僅是為了強身健體,同時也是為了修身養性。但是隨著現代體育文化和科技的發展趨勢,高校體育教學并沒有與民族文化進行有機的結合,民族文化與體育教學融合得相對生硬,使體育的教學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因此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嚴重偏離了預期的軌道,同時也沒有受到廣大學生的認可和喜愛,從而使高校體育的教學喪失了原本的文化內涵,民族精神難以得到升華。
3.2 教學手段相對單一
民族體育在融入高校體育教學之后,已然成為人類文化和知識發展的基礎性教學模式,但其一直是以教師教動作、學生進行模仿為主,這種教學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但是長此以往,不僅不利于教師教學成果的展開,同時也難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事業的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當代教育的發展和進步,難以滿足民族體育教學對學生身體和品格的塑造,簡單的示范和講解不利于學生對于民族體育形成本質的理解,難以在短短的周期之內掌握體育技術,因此,也就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3 教學內容陳舊
自從高校將民族文化融入到體育教學之后,大多數高校只設置了少數的運動項目,這些項目相對陳舊,難以提起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并且,課程內容相對死板,難以在短時間之內創新。因此,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而言,我國民族體育發展得相對落后,雖然21世紀以來,我國大力倡導教育文化改革,推動民族文化走進大學校園等,但是受到高校場地、資源及設施等客觀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民族體育文化發展還不夠完善,除了幫助學生強身健體之外,難以培養全方位、高素質的人才。
4.1 完善民族體育教學的內容體系
在高校,想要開展民族體育項目的相關課程,需要確立民族體育教學項目的教學內容,需要改造和發揚民族體育的傳統理念,教師應結合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個性特點,篩選出適合其綜合素質發展的民族體育項目類型。民族體育具有極強的地域發展特征,因此體育項目也就需要集競技性、娛樂性及藝術性為一身,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和辦學特點,引進適合大學生發展的體育項目,如太極劍、太極拳,武術中引進劍、鞭等體育設施,同時也需要引進舞龍、摔跤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項目,滿足各地區學生的發展需求,這樣不僅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身體,也能為民族的融合與交流做出貢獻。
4.2 開發和利用民族文化資源
要想弘揚和發展高校民族體育文化的建設,需要充分開發和利用民族體育課程的資源優勢。(1)優化配置人力資源,使學生和教師之間能夠建立高效的互動關系,充分發揮二者之間的化學效能;(2)利用體育資源的優勢和功能,可以借助網絡、媒體等渠道,宣傳民族體育文化;(3)整合開發各民族當地的體育資源,改造和創新各項民族體育的項目;(4)充分挖掘高校內外的民族體育資源,進行創新性的改良;(5)利用本地的體育器材和設施,提升器材的利用效率,促進場地的使用效能。
4.3 營造高校民族體育教學的文化氛圍
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基地,良好的文化氛圍能夠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成長環境。民族體育教學是對中華傳統美德的一種傳承和延續,對大學生的審美情趣及身心的發展都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高??梢越⒚褡逦幕瘔?,開展民族體育競技交流,使學生能夠走出校園,去其他高校一睹風采,感受校園生活中民族體育的文化氣氛,為學生建立民族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同時,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之外,還需要激發學生對于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興趣,加深對于民族情感的表達和認知,從而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發展。
4.4 建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師資團隊
民族體育教學的發展,其中一個關鍵就是需要構建完善的師資團隊,其建設的質量直接影響民族體育項目發展的力度,因此需要高校體育教師具備良好的體能,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和綜合技能,了解民族體育的各項專業項目。高??梢圆捎米叱鋈サ陌l展策略,鼓勵高校的師資團隊到文藝隊以及基層拜師學藝,積極參加民族體育項目的講座和實踐,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4.5 構建學生自主練習的體系
首先,引導學生了解民族體育的相關知識,使學生能夠認識到開展民族體育項目的價值和意義,促進民族體育教學對學生個體的影響,從而提升其對于社會的價值;其次,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展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民族體育項目,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的知識技能的同時,強身健體,了解各民族的文化,促進文化的交流和發展;最后,需要將高校的民族體育教學與全民健身計劃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利用民俗特征吸引學生的關注,對民族體育教學進行再造和改變,更新體育設備和器材,促進體育項目的觀賞性和娛樂性,從而完成全學生、全民的健身目標。
為了能夠滿足人們對于健康和文化的需求,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需要充分落實民族體育的教學目標,在培養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注重對學生民族文化的熏陶,使其能夠社會激烈的競爭中,實現自身的價值。雖然我國高校在發展民族體育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但是相信未來經過不斷地努力,我國高校民族體育會朝著新的臺階邁進。
[1]李陽.高校發展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價值與困境 [J].體育科技,2016(4):160-161.
[2]王健,郝文亭.高校體育教學視閾下民族體質健康發展途徑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6(20):72,74.
[3]陳榮章.民族傳統體育在高校體育教學的意義與開展策略探析[J].統計與管理,2015(6):129-130.
[4]周艷華.高校少數民族體育項目教學的發展策略分析[J].運動,2015(10):51-52.
[5]葛鴻,魏麗輝,王帥.民族傳統體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發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9):119-120.
[6]丁春琴.民族傳統體育發展與高校體育教學[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8):180-182.
G807.4
A
1674-151X(2017)14-10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4.054
投稿日期:2017-05-28
雍桂軍(1968—),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