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亞
(新鄉醫學院體育教學部,河南 新鄉 453003)
城鄉老年人群體參與廣場舞鍛煉動機及相關因素對比分析
牛文亞
(新鄉醫學院體育教學部,河南 新鄉 453003)
目的:探討老年人廣場舞參與群體鍛煉動機、健康理念和健身技能之間的關系及相關因素對比分析。方法:從河南省豫北、豫中、豫南地區選取6個地區共12個縣城和農村的1 200名老年人作為調查對象,采用結構式訪談方式進行問卷調查,SPSS20.0建立數據庫并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有效問卷1 123份,有效率為93.58%。縣城老年人對健康理念知識的認知和健身生活方式習慣要好于農村,男性略高于女性,文化程度越高掌握越好,健身生活方式無性別差異(P>0.05)。結論:河南省城鄉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低健康素養的現象,縣城老年人文化程度高于農村老年人,更易于主動采取廣場舞這一方式參與健康鍛煉,并對自身不良生活習慣進行約束,對參與廣場舞健身鍛煉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城鄉老年人;廣場舞;鍛煉動機
2030 年我國將迎來人口老齡化高峰。隨著我國逐步邁入老齡社會,不斷增多的老齡人口將給社會服務和保障體系及家庭帶來巨大壓力。體育鍛煉的形式多種多樣,廣場舞尤其受到眾多老年人的喜愛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河南省縣城、農村老年人跳廣場舞這一鍛煉動機,對健康知識、技能和信息等的獲取能力及健康素養水平情況,為制定健康干預計劃提供依據,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1.1 研究對象
城鄉老年人群體參與廣場舞鍛煉的動機。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法 河南省一些城鄉老年人,年齡55~69周歲的常住人口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在調查地居住時間1年以上。排除標準:醫院、養老院;無單獨活動能力的老年人。以“2014中國公民健康素養調查問卷”為基礎對問卷進行再設計,咨詢專家進行修改和完善,主要包括健康的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健康基本技能等。2015年7月—2016年4月,根據地域、城鄉、經濟水平及性別因素,抽樣選擇河南省的安陽、鄭州、周口、南陽、洛陽和商丘6個地區進行調查,每個地區確定一個縣城點,一個農村點。在進行正式研究前隨機選取1個農村點行預調查,驗證方法可行性。根據預調查結果,分析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調查問卷進行修改和完善。調查員均具有醫學相關專業知識。調查前,對調查員進行統一培訓,對調查問卷中常用的詞語統一認識。采取結構式訪談方式,共發放1200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123份,有效率為93.58%。
1.2.2 數理統計法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t、χ2檢驗;多因素進行L0gistic回歸分析。
2.1 城鄉老年人的一般情況
共有1 123名老年人進入分析,其中農村老年人564名,縣城老年人559名;農村老年人中男265人,女299人,417人配偶健在,147人離婚或喪偶;24人(4.3%)大專及以上文化,81人(14.4%)高中、中專、高職文化,459人(81.3%)初中及以下。縣城老年人中男276人,女283人;446人配偶健在,113人離婚或喪偶;87人(15.6%)大專及以上文化,179人(32.0%)高中、中專、高職文化,293人(52.4%)初中及以下文化。農村老年人生活中最困難的事是家務勞動(39.7%),生病時認為最困難的事是無錢看病(53.2%),其次是行動不便;縣城老年認為生活中最困難的事是擔憂后代(18.1%),其次是生活少人照顧(16.8%)。
2.2 城鄉老年人健康狀況現狀對比
依據國際疾病分類(ICD-10)標準對患慢性病城鄉老年人進行分類,縣城老年人排在前4位的依次是高血壓(97人)、關節炎(77人)、頸椎腰椎病(69人)、心臟病(49人);農村老年人中排在前4位的依次是高血壓病(166人)、關節炎(141人)、心臟病(91人)、頸椎腰椎病(87人)。2組老年人自評健康狀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農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明顯高于縣城老年人(P<0.05)。兩組老年人2周內患病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縣城老年人1年住院率和2周就診率明顯高于農村老年人(P<0.05)(表1)。農村老年人排前3位未就診原因依次是無有效治療,經濟困難、自認為病情輕;縣城老人排前3位未就診原因依次是自認為病情輕,自我實行傳統療法,無有效治療、自己有藥品。農村老年人排前3位未住院原因依次是自認為病情輕、經濟困難、交通不便;縣城老年人排前3位未住院原因依次是自認為病情輕、經濟困難、沒人陪。

表1 城鄉老年人自評健康狀況對比 n(%)
2.3 城鄉老年人健康理念知識的認識情況的影響因素
老年人對健康理念和健康知識的認知城市好于農村(P<0.001),女性高于男性(P<0.001),文化程度越高掌握越好(P<0.05)(表2)。從參與廣場舞健身行為情況的影響因素分析,縣城老年人體育健身生活方式習慣得分高于農村(P<0.001),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習慣越好(P<0.05),但無性別差異(P>0.05)。
表2 城鄉老年人對健康理念知識的認識情況±s

表2 城鄉老年人對健康理念知識的認識情況±s
注:*與初中級以下比較。
項目n±s t / F P值9.9±3.1 7.6±3.3 9.3±3.3 8.8±3.4 11.8±2.5*11.2±2.5*8.1±3.3縣城農村12.76<0.001男女4.17<0.001大專及以上高中、中專、職高初中及以下559 564 541 582 87 179 293 81.64<0.001
2.4 城鄉老年人廣場舞健身技能情況的影響因素
縣城老年人采取廣場舞健身技能的掌握要好于農村(P<0.001),男性略高于女性(P<0.01),健康技能的掌握與文化程度成正比(P<0.001)(表3)。

表3 城鄉老年人廣場舞健身技能情況
3.1 強身健體
年齡的增長面臨疾病和身體機能下降的困擾,希望通過體育鍛煉這一手段來強身健體,保持身體各器官活力。我們通過調查發現,經常參加廣場舞活動對比不經常鍛煉的老年人,其身體的平衡性、協調性、靈活性、力量及反應能力都表現良好,身心愉悅。舞蹈過程中肢體隨音樂節奏不斷變化,使參與者大腦處于比較活躍的狀態,延緩衰老退化,對老年癡呆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3.2 簡單易學
組織廣場舞活動隨意性強,廣大老年人只要身體條件允許可以隨時參與,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舞蹈,沒有條件限制。既可以跳,也可以做觀眾,任意轉換角色。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廣場舞的簡單易學性,看幾遍、跳兩下就能學會,參與者也會有更多自信繼續參與下去。
3.3 愉悅身心
老年人生活狀態穩定,但往往缺少家庭溫暖,希望通過社交活動來彌補由此帶來的空虛感、寂寞感。廣場舞屬于集體類活動,參與廣場舞不僅能愉悅身心,同時也成為一種交友和社交平臺,結識年齡相仿,興趣相近的朋友,擴大了朋友圈,更容易培養老年人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
本研究結果顯示,河南省城鄉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遠高于2009年中國衛生統計提要中2008年我國65歲以上農村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52.39%。農村對比縣城醫療衛生資源投入較差,基層醫療機構欠缺,能力有限,這與農村老年人漸提升的對于醫療衛生服務需求之間有著較大差距。經濟條件決定了農村老年人醫療條件,應重視對農村老年人健身和就醫的經濟支持,踐行健康老齡化,尚有很大的建設空間。
城鄉老年人廣場舞健身男女間的參與情況綜合指數無顯著差異,但分指數不同,健康認識女性略高,其他則低于男性,但參與者以女性為主,這種差別主要是由于男、女在社會及家庭中角色、地位不同造成的。也提示在探索廣場舞可持續發展中鍛煉動機、氛圍與堅持性在廣場舞開展中運用的不足。
教育程度對廣場舞參與度有顯著正影響,反映了對健康的認識程度和健康行為。縣城老年人文化程度高于農村老年人,更易于主動采取廣場舞這一方式參與健康鍛煉,并對自身不良生活習慣進行約束,對參與廣場舞健身鍛煉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戈麗娜.我國2030年前后將進入人口老齡化高峰[EB/OL].全國老齡辦[2011-02-25].
[2]張春林,張國兵,伍業光,等.農村壯族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狀況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1).
[3]吳仁明,謝衛,高繼國,等.留守老人的社會支持——以革命老區邛崍市孔明鄉為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9).
[4]杜雯雯,曹乾,王建.城鎮居民健康的影響因素分析[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2009,29(7).
G812.48
A
1674-151X(2017)14-155-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4.082
投稿日期:2017-05-13
新鄉醫學院培育基金(2014YB221)。
牛文亞(1981—),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運動生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