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柏花
(浙江省鹿城區鞋都第一小學,浙江 溫州 325000)
校園乒乓球特色拓展性課程建設的實踐研究
陳柏花
(浙江省鹿城區鞋都第一小學,浙江 溫州 325000)
以浙江省鹿城區鞋都第一小學開展校園乒乓球拓展性課程為例,分析了課程資源條件,并著重從制訂課程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實施課堂教學、課外訓練同步、以評價促課程等5個塊面闡述了課程建設的實踐策略。課程實施以來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升了教師專業化水平,提高了學校文化品位。
乒乓球;拓展性課程;實施
乒乓球運動項目在浙江省鹿城區鞋都第一小學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良好的運動傳統,建校之初就組建了校乒乓球隊。校內現建有近300平方米的室內乒乓球館,可供2個班教學。乒乓球隊多次獲市、區少兒乒乓賽冠軍。我們認為,校園乒乓球除了體育運動技能的訓練外,更強調的是乒乓精神的建立,那種積極向上、機智果斷、頑強拼搏、團結合作、密切配合、互相友愛的精神,正是每一個孩子成長和將來融入社會、服務祖國所必須具備的品質。因此,學校通過開展乒乓球運動,達到以乒乓球健身、以乒乓育德、以乒乓啟智的目的,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最終實現終生受益。
基于浙江省鹿城區鞋都第一小學得天獨厚的乒乓球教育資源、教育環境和教育價值,乒乓球運動成為浙江省鹿城區鞋都第一小學學生運動項目的首選。在黨中央、國務院大力關注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國家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著力號召開展億萬學生陽光體育的工程,教育行政部門大力倡導拓展性課程建設的大好背景下,浙江省鹿城區鞋都第一小學把乒乓球運動作為學校體育特色教育的突破口,既順應了時代的潮流,也秉承了浙江省鹿城區鞋都第一小學乒乓傳統學校的優良傳統。
2.1 訂課程目標
根據乒乓球運動技術特點及浙江省鹿城區鞋都第一小學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及對乒乓球運動的認知水平,結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修訂版)》及《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的要求,我們從認知、技能、情感3個維度制訂了本課程目標:簡要了解乒乓運動的基礎知識,形成對乒乓球運動的興趣,并能積極參加乒乓球運動;基本掌握乒乓球的各項技術,具備一般的觀賞和比賽能力;發展和提高自身的速度、柔韌、靈敏、耐力和力量等身體素質;通過乒乓球運動,培養學生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養成克服困難、頑強競爭的良好意志品質。
2.2 確定課程內容
乒乓球是一項系統、復雜而細膩的運動項目,僅乒乓技巧分為很多種,如發球技巧、接旋球技巧、搓球技巧、發力技巧等;為此,我們在認真分析各技術形成規律及重難點的基礎上,把乒乓球課程按照小學階段學生特點分為初級篇、中級篇、高級篇,并訂了相應的學習內容及課時分配(表1),力求使內容制度化和科學化。
2.3 課堂實施教學
為確保乒乓球課程有效推進,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主陣地,為此,我們首先在三、四年級段進行推廣每周一節,每學年32課時。在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嚴格遵照省《課程綱要》的要求,遵照“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構建單元的教學思想設計每一單元的教學,認真設計單元學習目標,以乒乓球技術學習為主線,突出乒乓球技術運用的維度,發展學生的體能。例如,對中級篇(三、四年級)學生乒乓球的學習,教學目標和教學側重點是提升球技,學會發正手奔球、發球站位與接發球站位、推擋球、落點練習和正手攻球等基本技術,為此,在合理安排學習內容的基礎上,還要訂相應的學習要點(表2),以確保學生學得有效、學得扎實。
2.4 課外訓練同步
以乒乓球課堂教學為基礎,促進全校性的乒乓球運動普及同時,以“以面促點,以點促競”為宗旨,延伸乒乓在浙江省鹿城區鞋都第一小學的普及發展,同時發現與挖掘有運動天賦與潛質的學生參加校乒乓隊的訓練,參加區、市、省乃至更高級別的乒乓球比賽,以此達到全面發展學生的身心素質,宣傳和打響浙江省鹿城區鞋都第一小學乒乓品牌的目的,使乒乓球拓展性課程成為學校對外宣傳的窗口與媒介。
課外訓練主要采用分組練習等形式,在分組的形式上,按相同的水平分組。各個班級可以根據自愿和興趣的原則讓學生組成課外鍛煉小組,將課內學習和課外鍛煉結合起來,以利于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和促進運動技能水平的提高。課外鍛煉小組由學生自己決定組織形式、活動內容、時間和負責人,教師對課外鍛煉小組進行指導,統一協調和管理學生的課外鍛煉小組活動。

表1 浙江省鹿城區鞋都第一小學乒乓球課程內容
2.5 以評價促課程
學生的乒乓課程學習評價是乒乓球拓展性課程實施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為此,我們不斷完善乒乓球拓展性課程評價機制,研制了乒乓球課程學習多元學期評價表(表3),旨在激勵學生學有所長,實現自我超越,鞏固乒乓球校本課程實施成效,促進學生知識、能力、人格3方面的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全面可持續的發展。此外,為進一步激勵校乒乓運動隊的斗志,激發每位校隊乒乓選手的潛能,促進校乒乓運動隊的整體可持續發展,學校乒乓球隊以競技、知識綜合分值為考核,評選“星級”運動員,增強了校乒乓隊的團隊凝聚力。為此,制訂了“星級運動員評比細則”,從低到高分企鵝級、海豹級、鯊魚級,每一級都有具體的評比細則和要求。例如:鯊魚級要求是校主力隊員,在區乒乓賽中獲團體前3名的成員或在學校乒乓賽中獲前2名,且學習成績在85分以上。
3.1 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3.1.1 以球育德,形成了良好習慣 學生在玩乒乓球、賽乒乓球的學練過程中體驗到了運動的快樂,同時幫助學生養成了每天鍛煉1h的良好習慣,在乒乓球學習、訓練、比賽中,快樂參與、合作體驗、共享成功。
3.1.2 以球健體,提高了身體素質 由于乒乓球小,球速快,因而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們的速度、反應能力以及靈敏性。經過乒乓球課程學習,學生的動作能力、反應能力以及身體素質都有明顯提高,學生的身體形態、生理機能等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自開展乒乓球拓展課程以來,浙江省鹿城區鞋都第一小學學生的身體素質在逐年提高。
3.1.3 以球促智,提高了學習效率 適當的乒乓球運動,使學生勞逸結合,可提高學習效率。在學生問卷中,許多學生說:“以前特別是下午上課,常常精神萎靡不振,感到很疲勞,現在參與乒乓球運動后,感覺學習起來很輕松,而且很有精神。”經過訓練后,孩子做事更加專注、用心,會合理安排好時間了,學習成績更有了明顯地提高。
3.2 提升了教師專業化水平
乒乓球拓展性課程建設與教師的專業發展是雙向互利的,近2年就有10多篇相關論文在國家、省、市、區級論文評比中獲獎或發表,案例、征文、教學設計獲獎的教師接二連三,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提高了體育教師的科研能力;同時,教師們加強了專業知識的學習,對學生的指導訓練更加有針對性和引領性。
3.3 提高了學校文化品位
近年來,學校乒乓球課程成績斐然,學校被評為浙江省乒乓球特色學校。從“乒乓特色”衍生“拼搏文化”,把乒乓從最初的體育項目不斷深化、拓展到學校工作的全方位,發揮學生潛力,張揚學生個性,以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為載體,促進學校文化建設,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

表2 乒乓球課程中級篇內容標準與學習要點

表3 乒乓球課程學習評價表
從乒乓球課程的內容來看,它是符合青少年健康成長特點的課程;從課程的實施方式來看,它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多樣化、開放式的實踐活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從課程實施的成效來看,它促進了學生在知識、能力、人格3方面的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實現全面可持續發展。因此,可以說,本課程是適合每一位學生發展的課程。新時期我們站在文化的世界來定位乒乓、經營乒乓,在繼承中創新,在發展中豐盈,作為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靈魂。秉承“用國球精神育人,以乒乓特色興校”的辦學目標,提煉“用乒乓文化涵養教師氣質,用乒乓精神潤澤學生心靈”這一核心理念,努力構建以乒乓運動為塔基、乒乓文化為塔干、乒乓精神為塔尖的金字塔形校園文化,凝聚學校發展的新動力。讓乒乓球不僅只是一項運動、一門課程,而是成為學校的治校方略、價值追求和文化象征。
[1]尹淑桂,于飛.乒乓球課程的項目化教學設計[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5(2).
[2]李東哲,芮飛龍.中小學乒乓球課程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內江科技,2013(1).
G846
A
1674-151X(2017)14-134-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4.072
投稿日期:2017-05-22
陳柏花(1987—),小學高級。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學與教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