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周梅重慶市璧山職業教育中心
論中職電子專業逐年萎縮的原因
朱周梅
重慶市璧山職業教育中心
近年來,隨著新型專業和新型服務的出現,電子專業在中職中的地位越來越弱,不進反退,在國家高速發展中職的大前提下,各個專業都高速發展,而電子專業確在逐年萎縮,甚至很多學校已經取消電子專業,轉向新型熱門的專業,比如汽修,機器人等。電子知識在現代日新月異的高科技時代,無可取代,而電子專業的取消和萎縮給我們引來深思。
中職;電子;萎縮
電子專業是中職學校中比較重要,有特色,有基礎地位的一門專業。20世紀末,國家實行科技興國,電子行業作為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各類電子加工廠在政府的引導下快速落地,解決了我國很大一部分中青年的就業問題,同時,電子專業與我們實際生活連接緊密,動手能力強,很有趣味性,因此深受家長和學生的一致喜愛。
2.1 電子專業課程多、課程難
要完成電子專業教學目標,電子專業所開配套課程,基礎理論課程有電工基礎,電子基礎,必須熟悉的電路有模擬電路,數字電路,而要學好電子,除了必要的理論基礎知識,還要熟悉匯編語言,單片機(CPU和控制電路做成一個集成電路,各種電器中少不了,主要講解51系列),較強的數學基礎也是電子專業所要求的。但眾所周知,我國雖然大力發展中職教育,但中職教育因為招生、管理等原因,一直不被社會大眾所接受。我們的招生都是基礎差,在初中無法正常完成學業,無法考上高中的余留同學。這部分同學學習能力主動性不強,學習動力不明顯,缺乏學習的恒心和耐力。普通的教學,這些學生都難以掌握,而基礎性和技能性要求都相對較強的電子專業,對普通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在從事教學過程中,發覺學生開始的學習興趣都很濃厚,基礎的電工知識能夠理解接收,一旦有電路計算,即使最簡單的計算加入電路,學生就會感到頭痛。而電子專業的課程,學生們稍有松懈,就無法跟進。就會造成厭學,睡覺,逃學的現象發生,課程壓力會越來越大,學習狀況惡性循環。以至于,每年新生入校報到選擇專業時,學生都會說,電子專業太難,我恐怕學不懂,我不學電子專業。而后來的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電類知識的逐漸深入,計算加難理解,更讓很多學生不知道老師在講什么。而基礎電路知識的講解,又無法讓電子老師直接忽視,跳過,中職教師往往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配套實際操作,在操作中,喜歡動手能力的學生,在操作中過程中會逐漸明白,但很多同學是理論知識一點不懂,動手能力一點不會。通過交流,中職老師也明白,很多同學也愿意學,但學不懂,學不會,就逐漸自暴自棄,放棄了課程,放棄了學業,放棄了專業。
2.2 在校學習時間短
中職學生在校時間一般為3年制,而不同于高中的是,第三學年開始,很多學生都要外出頂崗實習,實際在校學習時間為2年。而一門技術的掌握,2年時間,遠遠不夠。同比大學的電子專業,我們的基礎起點低,學習的在校時間短,學會學懂的就少之又少。而興趣是第一老師,當我們的孩子開始就學不懂,學不通,自然影響我們整個專業的發展。所謂的終身學習,達不到預定目標,很多學生出去工作以后,不到1、2個月就會轉行業,遠離電子行業。
2.3 社會提供的崗位不對接
中國正成為以制造業為主體經濟地位的世界制造中心。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對人才需求的增長,而電子生產的人才需求量約占整個勞動市場的20%,華為,三星,愛國者等企業都為我們的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但為什么電子專業還是在萎縮,不受歡迎呢?社會有需求,但卻沒有發展。細細思考,我們不難發現,中職電子專業就業的學生,多以裝配為主,工廠的第一生產線上的工人,這些工作每天重復一樣的動作,勞動技術要求不強,就連社會上沒有上過學的中青年也會做,那就會給學生一個錯覺,學習無用,學好學壞,學與不學,差別不大,或者根本沒有差別。當這樣的反饋不斷擴大的時候,我們的電子專業招生就會越來越難,學生的資質越來越差。不是工廠不需要我們,除了裝配,還有調試,維修,以及研發等眾多崗位。但當我們的電子企業需要大量的維修人員,調試人員的時候,我們的學生卻達不到企業的要求而失之交臂。一方面是學生嫌棄工廠的工作環境差,工作崗位沒有技能,工作時間長,工作待遇低;而另一方面,企業嫌棄我們的學生,基礎理論薄弱,動手能力也不強,技能達不到崗位要求,只能做最簡單的工作。而面對工廠高要求與學生低技能的矛盾,我們老師也是很糾結,在有限的時間里,在不能挑選學生的環境下,既要把基礎的理論知識授予學生,又要讓學生有較強的動手能力,這即使是在大學里面,對老師的考驗有是艱難的。而我們的中職,更是困難重重。電子行業發展受限,學校教學跟不上電子行業時代更新的步伐,學生基礎、智能達不到學習電子行業的要求,老師儲備的知識達不到社會需求,新舊矛盾不斷突出,讓電子專業發展舉步維艱。
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大對農村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職業教育支持力度,而我們的電子專業更要抓住中職發展的好機會,沒有困難上,有困難更要迎頭而上。深度調研,走進企業,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開發校本補充教材,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堅持產教融合、創新各層次各類型職業教育模式,讓各層次的學生都能跳起來摘著學習成功的果子。
職業教育大有可為,也應當大有作為。我們電子專業應該深度改革教學模式,改變電子專業學習梯度,打破電子專業發展瓶頸,發展電子行業新的工種,突出重圍,堅持產教融合,工學結合,以企業工作崗位需要為導向,使簡單勞動型走向技能型人才,讓電子專業邁上新的臺階。
[1]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高度重視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武漢商務
[2]山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為加快現代職業教育作出部署.中國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