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心語
(鄭州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0)
淺談舞蹈藝術的審美表現
竇心語
(鄭州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0)
舞蹈藝術是蘊含著創造和美學意義的表現體裁。欣賞舞蹈藝術作品,既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過去,把握現代,又可使我們感悟到舞蹈藝術的現代價值。
舞蹈;藝術;審美
作為一種綜合性表演藝術,舞蹈的審美信息和審美價值在創作者和觀賞者的相互關照之中得以體現。創作、作品和欣賞構成一個完整的審美循環系統。因此,舞蹈美的實現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
我國現代舞蹈家吳曉邦說:“舞蹈屬于人體動作的藝術,借助于人體有規律、有組織的動作,通過觀察、分析社會生活、自然,隨后結合精煉的技巧以及形式,對具有鮮明形象的故事、任務進行集中體現,表現情感、思想以及生活的,即為舞蹈。”作為表演藝術的一種,舞蹈是在三度空間內,以身體語言開展心智交流的一種現象。在演繹這一藝術時,往往帶有音樂伴奏。
(一)舞蹈藝術的直覺性
評價一部舞蹈作品的藝術美,需要結合主、客觀立場。美即是藝術即是直覺的表現。心里有了直覺作品(直覺到的形象)就等于“表現”了藝術。
客觀立場,了解舞蹈作品表達的涵義(主題內容是舞蹈的基礎)。
主觀立場,對舞蹈審美特征、藝術規律加以遵循,認識到舞蹈的樣式、風格、種類以及特殊表達方式。欣賞舞蹈時注意力應高度集中,由此方可結合持續的動作變化,認識到舞蹈需表達的具體內容。
只有當主觀情感處于開放、積極狀態時,才可與表演者迅速建立情感共鳴。舞蹈審美以欣賞過程中的主、客觀契合作為最佳精神狀態。
(二)審美特征
1.情感性
英國舞蹈家認為:“舞蹈身來被認為是由感情產生的”。審美情感是人的一種高級的情感,審美情感在舞蹈的創作和欣賞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創作的激情,它是美的源泉。當人類最為激動、情感最為集中時,可以結合舞蹈這一形式來表達。通過形體動作,可對最激動時的心態加以抒發,并對豐富的內在情感加以表達。
2.思想性
舞蹈與其他藝術相同,不僅是對情感的表達,更可體現出思想,并且對更具概括性、更加深刻的哲理性思想加以表現。通過感性意會,觀賞者可進入到理性領悟,進而獲得無窮的審美感受。
3.民族性
通過舞蹈,對民族的審美情趣、經濟基礎、民族心理等文化現象加以體現,即為民族舞蹈。其體現出輕體生命力,展示了地域或是民族群體的躍動形象,時代感十足。通過人類的發展,由諸多專家、民間藝人對其進行提煉,最終保留的即為民間舞蹈。而這一藝術之花得以經久不衰,主要是因為其屬于民族文化的一大構成部分。
(三)舞蹈藝術分類
根據舞蹈的特征來劃分;專業舞:古典舞蹈、民族舞、民間舞,現代舞蹈、踢踏舞、爵士舞;摩登舞:華爾茲、探戈舞、狐步舞、快步舞、維也納華爾茲;時尚舞蹈:迪斯科、銳舞、街舞、House。結合舞蹈表現形式對此進行劃分,即可劃分為三人、雙人、歌舞、舞劇、組舞等。
直觀性:舞蹈被稱為活動的雕塑和繪畫。美國舞蹈家認為:“舞蹈是身體的一種有節奏的運動”。某些難以用語言說清楚的精神狀態和情感體驗,結合諸多動作造型、姿態,更為形象地對人物精神世界、客觀事物加以體現,并對舞蹈形象進行塑造。此類人體美化以及有節奏的動作,并非對普通動作的羅列,而是通過形象化舞蹈語言,在人們的眼前呈現。
抒情性:抒情性是舞蹈的基本屬性。聞一多在其文章中寫道:“最為單純、直接、尖銳且充足的生命情調表現,即為舞蹈”。舞蹈可宣泄、表達人的情感、情緒,可結合豐富的動作來表達精神,可以認為是對情感以及情緒的形象化。舞蹈多以人體動作作為表現語言,雖然人體動作無法較好的完成敘事活動,但卻能較好的體現出復雜而又豐富的情感。
虛擬性:虛擬性是舞蹈的主要表演手法,是舞蹈審美的重要特征。以“音樂——舞蹈臺詞”作為人物交往,對性格臺詞的刻畫,即屬于虛擬象征。
節奏性:節奏性是舞蹈與音樂藝術的共同特征。節奏將舞蹈音樂與舞蹈動作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完美的作品。
舞蹈屬于表演藝術中的一種形式,具有優秀的歷史,是民族文化、歷史文化等文化與藝術融合的產物,在舞蹈藝術不斷進步的過程中,形成的舞蹈種類也紛繁多樣,為人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視覺盛宴。在眾多的舞蹈類型中,蘊含著大量的,且各不相同的審美信息,觀賞者在欣賞舞蹈表演時,能夠從表演者的身體舞動中體會情感的宣揚、個性的解放等,并形成獨具特色的審美觀念,實現藝術審美價值的提升。舞蹈是對生命機能的表現,是最為直接、簡單,但也極為強烈以及充足的運動生命的表現,結合規律性扭動、抒情性的變化等,增強舞蹈的藝術魅力。在評價一部舞蹈作品的藝術美時,評價者不僅要站在最客觀的角度,同時還應結合自身的主觀立場,從情感、思想、民族文化等多個方面評判舞蹈藝術的審美價值。在技術進步、社會發展的同時,舞蹈藝術必將獲得持續、快速發展,傳承舞蹈藝術的過程中,應結合歷史文化與現代審美觀念,正確了解其審美表現,實現文化與藝術的共同傳承。
[1]隆蔭培,徐爾充,歐建平.舞蹈知識手冊[M].上海音樂出版社.
[2]金秋.舞蹈欣賞[J].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3]黃濤.論舞蹈藝術的審美特征[J].科教導刊,2010,03(中).
[4]顧兆貴.舞蹈藝術的審美特征與欣賞[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4(04).
[5]魏冰.情感浸潤中的舞蹈藝術[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09(02).
[6]郭世偲.淺議舞蹈藝術的審美 [ J ].長沙大學學報, 2006(20).
[7]王茜.淺談民族舞蹈的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J].戲劇之家,2016(24):164.
[8]馬斌.表現主義舞蹈的藝術個性解讀——兼評音樂劇《王二的長征》之編舞審美突破[J].四川戲劇,2016(10):100-102,106.
[9]孫曉娟.淺談對舞蹈“表”與“演”的認識[D].北京:北京舞蹈學院,2015.
J705
A
竇心語(1997—),女,漢族,山東濱州人,學生,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音樂學舞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