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媛
(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0)
鋼琴伴奏中和聲理論知識的應用分析
王 媛
(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0)
鋼琴伴奏是結合了音樂創作和鋼琴演奏的一門學科,是學習者在生活和工作中應用比較多的一門技術。雖然國內的鋼琴伴奏教學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但同時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其原因之一就是和聲織體的理論知識沒有應用到位,本文以此為切入點,分析了和聲理論知識在鋼琴伴奏中的具體應用。
鋼琴伴奏;和聲理論;應用
(一)鋼琴伴奏學習的現狀
一方面,學習者的理論知識不牢固,導致了演奏課堂上非常差的學習效果。在教學過程中,一般會先引導學生學習四部和聲,嚴格按照一個音節對應一個和弦的方式來訓練,在學生熟練掌握四部和聲以后,開始學習其他更為復雜的和聲結構,此時,學生一般會因為之前的慣性思維而變得無法接受新知識。另一方面,因為學習背景不同,學生的鍵盤能力也各不相同,一些學生因為家庭環境比較好,從小就擁有自己的鋼琴,因此他們的練習機會非常多,這些同學對于鋼琴伴奏課的內容能夠很快地吸收并掌握。而另外一些不太熟悉鋼琴鍵盤的同學,因為接觸少,所以在鋼琴伴奏課的學習中不能很快理解學習內容,這就嚴重降低了學習效率,同時缺乏基本的和聲理論知識,也使他們在鋼琴伴奏課的學習中越來越落后。
(二)和聲理論學習的現狀
音樂作曲課程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課程就是和聲理論課程,因此,學習音樂的學生都應該從和聲理論課程開始學起。隨著人們精神水平的提高,國家和社會相較于以前更加注重學生的音樂素質,對于音樂的學習也因此成為比較熱門的話題。而在音樂課堂上,老師更加關心彈琴和歌唱的技能和方法,常常置和聲理論知識于不顧,這就嚴重違背了音樂作曲課程的教學規律。
(一)鋼琴伴奏曲寫作中對于和聲風格的把握
想要學習鋼琴伴奏曲,就應該先了解作品的風格類型,鋼琴藝術的發展先后經歷了下面幾個時期。
第一個階段是巴洛克時期。巴洛克時期的音樂一般是多音部音樂作品,多個音部的音樂之間沒有交叉,彼此平行,雖然它們也有強弱之分,但是總體是平起平坐的,區別不大。因此,每個聲部的音樂都能在演奏的過程中體現特色。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在多音部音樂演奏過程中不能克服雜音的現象,所以對于和聲理論的學習只起到了啟蒙的作用。
第二個階段是古典主義時期。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表現了音樂的功能性,它把之前的多音部音樂演變成為大小調的形式,讓旋律有了先后順序。作家一般用主調音樂來表現自己的情感,和聲在里面起到了烘托情感的作用,使音樂結構得到了補充。
第三個階段是浪漫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是古典音樂的延伸,作家更加注重音樂效果,為了提高音樂效果想方設法地提升和聲的烘托作用,和聲因此在理解和運用上達到了發展的最高點。
第四個階段是印象主義時期。印象主義時期的音樂有了更多的創新因素,很多作品表現出了非常特殊的和聲織體和多元思想,這個時期的作曲家注重個性,在創作過程中要求自己的作品一定是獨一無二的,和聲方式一定是沒有被使用過的。
第五個階段是現代音樂時期。現代音樂時期的音樂更加科學地使用了和音,這是因為作曲家們在長期實踐中,通過經驗的積累,能夠更加熟練地運用和聲織體,傳統的和聲方法不再被使用,他們更多是站在音樂和聽覺效果的視角來思考,用創新的方法運用和聲的織體結構。
(二)鋼琴伴奏曲寫作中的和聲配置方案
一方面,不同的曲式部位有不同的和聲處理辦法,在音樂的開始部分,樂曲沒有拉開主題的情況下,和聲的作用是為音樂的主題制造合適的氣氛,以此來使聽眾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和熟悉主題環境,在音樂快要結束的時候配置和弦,以此來結束演出。另一方面,不同的主體材料也有不同的和聲處理辦法。點出主題時的和聲可以是簡潔清晰的,敘述主題的和聲可以是舒緩流暢的,中間可以帶點波瀾,以此來帶動觀眾的感知,主題高潮部分的和聲可以是激昂有力的,主題末端的和聲應該是和點題時的和聲遙相呼應的,以此來帶動聽眾進入主題旋律的意境中。
(一)選擇和弦的方法
適當的伴奏和弦一定具有合理性、效果性以及目的性的特征。和弦的合理性說的是選擇和弦的時候需要參考作品的總體風格、情感表述等內容,音樂風格的不同導致了選擇和聲織體的不同,設計和聲區域的時候需要參考調式以及和弦的功能,只有合理性的和弦才能體現出最好的音樂效果。和弦的效果指的是不同的聲音結合以后給觀眾帶來的聽覺沖擊,好的和弦效果很容易把觀眾帶入意境之中,讓他們引起共鳴。好的和弦能夠使作曲家和觀眾的心貼得更近,觀眾腦海中的畫面就是演奏者想要傳達的意境,以此來達到和弦的最佳效果。和弦的目的性指的是和弦的作用,是用來表達情感的。
(二)對于和聲織體的運用
和聲織體指的是和聲的表現形態和結構形式,在和聲織體的運用中一定要關注它的靈活性、整體性以及多樣性,和聲織體的多樣性指的是參考作品的思想以及音樂風格的變化來多樣地選擇和聲織體。比如,高音區的和聲織體讓人覺得輕松活潑,低音區的和聲織體讓人覺得安穩沉重等。作品的和聲織體一定是首尾呼應、有始有終的。和聲織體在不同的時候都可以根據情感的需要進行不同的變化和調整。被選擇的和聲織體一定是和主旋律保持一致的,脫離了主弦律的和聲織體一定是不完整和不合適的。
鋼琴伴奏是人們在長期鋼琴演奏和作曲中的經驗積累,具有非常強的專業性。而鋼琴伴奏中最核心和基礎的部分就是和聲的運用部分,文中先介紹了主旋律中的和弦因素,后詳細介紹了選擇和弦和運用和聲織體的方法,以此說明了和弦理論知識在鋼琴伴奏中的運用途徑,以期為研究本課題的專家和學者提供理論參考。
[1]張宏宇.論聲樂作品鋼琴伴奏的藝術價值及其重要地位[J].鋼琴藝術,2011(06).
[2]任少惠.和聲理論在鋼琴即興伴奏中的應用[J].教師,2009(20).
[3]王中升.淺析鋼琴即興伴奏中的和聲問題[J].大眾文藝(理論),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