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 雯
(新疆師范大學新疆兒童教育實踐創新研究中心,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
小學教育專業音樂課程建設與思考
斯 雯
(新疆師范大學新疆兒童教育實踐創新研究中心,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
近幾年,小學教育專業得到了很大的重視,同時各學校小學教育專業不斷地加強學科建設。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具備本學科的專業素養及能力,還要培養和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和審美。因此小學教育中音樂課程的建設要以此為出發點,在學習音樂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加大對音樂實踐能力的培養。
小學教育專業;音樂課程;建設與思考
音樂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特別意義,可以挖掘學生的發展潛力,可以促進其健康全面發展。“現代小學音樂教育理論認為:綜合性的音樂教育活動更接近兒童的天性,因此是幫助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音樂天地的另一個重要條件。”小學生要接受的音樂素養培養會要求教師要具備相關的音樂知識與技能,因此,在小學教育專業中加強對音樂課程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校的教育重點側重于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忽略了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全面發展的能力。在當前學校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德育與美育是教學重點之一,作為美育教學的重要途徑——音樂課程至關重要。音樂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的本體就是審美意識,音樂可以抒發人的情感,增強人的審美意蘊。學校通過音樂課程教育實現教育目的,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音樂課程還有著愉悅心情,釋放壓力的作用,其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是其他學科所無法取代的。
(一)教學計劃缺乏科學性
教學大綱中規定小學教育中音樂課程在四個學年里共計270個課時,其中,有樂理課、唱歌課、指揮課、欣賞課、視唱練耳課、琴法課以及小學音樂教學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學計劃安排并不合理,部分學校只安排了唱歌課、琴法課和欣賞課以及少量的小學音樂教學法,對其他專項教學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多數高校音樂課時集中在大三、大四,學生臨近畢業大都忙于就業,所以聽課的積極性不高,由此可見這種教學安排并不合理。
(二)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式傳統
小學教育的音樂課程教學應該多姿多彩,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內容單調,教學方式陳舊,無法引起學生的上課興趣。學校里小學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師,大都是從專業的音樂學校畢業,接受過正規的音樂教育。但是這些老師從學校一畢業就出來就業,沒有豐富的工作經歷,所以工作經驗不足的現象很普遍。這些教師只能遵循以往的教學方法,缺乏創新,重理論輕實踐,不能很好地培育出小學教育人才。再者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組織者,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發展思維,主觀意識較強,在展開教學時,教師未能積極吸收新的教學方法,也沒能對自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學生的思維活動未能按照教師的計劃進行,導致課堂教學喪失活力,
(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學生在選擇專業時沒有對專業做充分了解,大多數學生選擇專業是由于就業前景好,對所選專業的熟悉度不夠,了解不足,興趣不大。其中能夠真正喜歡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很少。小學教育專業大多數學生在入學前都沒有進行過專門音樂培訓,這就造成招收學生音樂素養水平普遍較低、參差不齊的現象。以上這些原因導致學生喪失學習的積極性。
(四)教材內容不充實、空泛
據教育專家研究,小學教育專業音樂教材內容普遍缺乏實際內容、空泛,特別是唱歌課、琴法課和小學音樂教學法這些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唱歌課的教材只是簡單地羅列出讓學生學唱的歌曲,沒有指導學生要掌握的演唱技巧,忽視了對音樂情感的培養,導致部分學生演唱不出經典歌曲的藝術效果,唱歌像吶喊,氣息僵化,底氣不足,吐字不清等問題的頻現。琴法課教材只傾向于對鋼琴的指導教學,對古箏、琵琶、吉他等民族樂器不夠重視。小學音樂教學法這門課也僅僅要求學生掌握小學音樂教育的內容,而忽視了對學生教學經驗的培養。
(一)結合新課改理念,創設音樂教學情境
新課改教學目標分為三個維度,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體會音樂中的情感,陶冶情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認識音樂課程的價值和作用,進而在此基礎上展開音樂課程教學。教師在進行音樂課程教學時,要善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有目、有計劃地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學習,掌握知識。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一)教師要認真挑選教學內容
音樂的數量龐雜,音樂質量參差不齊,一些低俗的教學內容會對學生造成負面的影響,學生對音樂課程的認識不足就會導致其在音樂選擇上不知所措。因此教師有必要對音樂作品認真挑選,選擇積極健康向上、具有價值的、典型性強的音樂作品,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作為少數民族地區更應該結合地方特色,將優秀的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和作品引入課堂,讓學生在學習音樂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同時也能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
(三) 加強師資培養、加強培訓力度
小學教育專業音樂課程的發展,加強師資培養、加強培訓力度是關鍵。作為高校不能身在此山中,就課本而講授課本,高校必須要結合基礎教育新課改的理念并深入到小學一線教學中,根據小學音樂課本中的教學內容和教師教學能力以及課堂教學效果來反思我們在高校培養師資過程中的問題,不僅要培養學生的音樂基本理論與實踐技能,還要結合小學教育實際全面提高學生藝術綜合素養。
我國小學教育專業音樂課程教學的發展歷史較短,教育經驗不足,國家還沒有制定統一的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因此在小學教育專業中對音樂課程的建設還需要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齊心協力。在當今大力提倡全科教育的背景下,作為高校要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方法、教學形式等方面入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音樂學習,提高音樂教學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將我們的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培養成“全而專,專而精”的人才,全面推動小學教育專業發展。
[1]吳彥儒.我國小學教育專業音樂課程建設研究[D].揚州大學,2011(16).
[2]周曉露.小學教育專業(本科)音樂課程體系初探[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1(09).
該論文是新疆自治區高校科研基金項目“新疆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小學教育專業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階段成果之一(項目編號:XJEDU2016S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