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宗盼 肖桂彬
(曲阜師范大學,山東 日照 276800)
和聲教學中的禁規探討和創新改革
姬宗盼 肖桂彬
(曲阜師范大學,山東 日照 276800)
和聲是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則同時發聲而構成的音響組合。它包含:①和弦,是和聲的基本素材,由3個或3個以上不同的音,根據三度疊置或其他方法同時結合構成,這是和聲的縱向結構。②和聲進行,指各和弦的先后連接,這是和聲的橫向運動。和聲在音樂作品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加深音樂作品的豐富性,尤其在我們給旋律配和聲時,運用不同的和聲作為旋律伴奏,會給其帶來不同的音響與色彩。和聲學在高等院校音樂專業的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并且影響著其他專業的發展,像曲式分析、作曲這些專業都與和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然而和聲學的學習對象大多基礎薄弱,教學過程中難點和錯誤不可避免,基于這種情況本文通過對和聲教學中禁規的探討,對于如何做好和聲教學和改革創新,本人給出一些自己的建議,希望對基礎和聲教學起到一定積極的作用。
和聲;和聲教學;禁規;和聲教學改革創新
高等院校音樂專業的教育工作中,和聲學這門課程是非常重要的,是音樂創作人員的一門必修基礎課程。和聲成為了音樂學習進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在音樂藝術的殿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然和聲這門專業的發展是以技法的變更來發展變化的,但是每一次和聲技法的發展更新都是一種藝術的更新,總能帶來專業上的碰撞。和聲發展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過,感覺像是春天的細雨緩慢發展,但是究其根本也是變革,每一次的向前都是在摒棄傳統的不足,向前發展,從而有新的技法沖擊,孕育了一種新的形態,在以后會發展壯大。對于和聲學這門專業課程掌握比較好的同學一般都具有了比較高的音樂素養,這對于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起到的作用顯而易見,只有掌握好這門課程,才能勝任所從事的工作中關于音樂專業方面的事項[]。高校和聲教學過程中對和聲禁規的概念和產生原因缺乏系統和科學的闡述,而且教學過程中缺乏創新,我們必須通過教學實踐和學習經歷,通過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根據其自身情況對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做出相應的創新和改革。本文分為三個部分:一、和聲教學禁規的概念。二、和聲教學中的錯誤以及改正方法。三、和聲教學中的教學改革探究。
傳統和聲教學中的禁規包括以下幾個內容:平行八度、平行無度、反向八度、反向無度、隱伏八度、隱伏五度、平行一度、八度到一度、一度到八度等9種和聲部進行[]。但是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沒能把握好精確的概念。和聲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其禁規也是變化發展的,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初學者的基礎音樂知識比較淺薄,所以他們很難明白和聲禁規的定義和概念,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將概念描述清楚。禁規并非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就是說禁規是不斷發展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聲部進行錯誤的改正
和聲教學中的聲部錯誤往往會破壞和聲的獨立性,四部和聲的平衡性會遭到破壞。解決方法如下:
1.牢固把握定義
讓學生熟記定義,并且能夠做到識別和避免,用9句話來加強對概念的理解
2.定義與實際例子相結合
讓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把自己錯誤聲部進行的和聲圖示摘抄在錯題筆記中,并在課后加以改正并分類,例如把平行五、八度錯誤,旋律進行不合適的題目集中在一起,和弦功能進行倒置的放置在一起,轉調問題、離調問題不明確的放置在一起。這樣對于和聲專業的問題題目一目了然。
3.定期進行測試
在教學過程中,定期進行測驗。定期的測試,一是對于學生專業掌握程度的檢驗,另外也是對導師教學的檢驗,查找問題,更好地幫助學生發現新問題,提高專業能力。
(二)副調和弦問題
與自然體系和聲大大不同的是,副調和弦可以改變和聲的色彩,得到的是變音體系和聲。在這個過程中,將會運用大量的和弦,讓學習難度變得很大。主要表現為以下兩點:(1)和弦升降記號容易丟(2)難度增加導致分析的速度變慢。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我們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1.配寫和聲時,啟用臨時調來替代臨時主和弦,這樣可以降低難度
學生充分理解副屬和弦中的升降號后,就能避免丟掉和弦升降記號,做作業時就算出現一些錯誤,檢查時也能清楚地看出來。
2.通過后面的臨時主和弦來解決問題
臨時主和弦決定副屬和弦,所以通過分析臨時主和弦可以提高做題的速度和準確率。
(三)和弦功能進行問題
對于普通基礎性的和聲題目,通常的和聲進行功能性是T—S—D的功能屬性,這也是傳統和聲功能進行的要求,當然也可以進行和聲功能的延伸,不用教條的T―S―D―T,T―D―T,可以演變為T—S—SII—D—TSVI—S—D/D—D—T,T―S―SII―D―TSVI―D/DVII―D―T,T―TSVI―S―D―T。當然也可以使和聲功能進行為T―DTIII―S―D―T。但是出現的和聲功能進行的錯誤誤區,T―D―S,T―D―SII,不允許出現和聲功能的倒置問題。
(四)學生學習過程中如何克服難題
1.正確對待難題
處理難題的根本目的是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再次遇到困難的和聲題目,不逃避,耐心解決,配合學習過的專業知識,更好地完成配和聲問題,在完成題目的過程中,掌握題目的類型至關重要,并且難題的出現是對專業能力的再一次提高,對于基礎能力的再一次檢驗,只有當基礎達到一定程度時,難度系數高的題目才能迎刃而解。
2.根據學生不同專業做出不同的要求
例如,作曲專業的學生對和聲學的要求很高,所以對他們的教學以及作業應該提高難度,其他專業的學生則適當減少難度,以共同課的形式來對待,這樣可以做到既不給學生太大壓力又能讓學生學有所成。
3.典型例題重點講解
對于經常出錯的難題和典型的例題,在上課的時候可以跟同學一起再做一遍,這樣能起到查缺補漏的效果,并且可以將經典型的題目再次放置在考試測評中,檢驗學生的掌握程度,這對教學和學生都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4.多多接觸不同和聲風格問題
并且對于不同風格的題目每一次都要記住其特點,把自己學習過的不同風格的題目牢靠記住,例如古典主義和聲與浪漫主義和聲以及20世紀和聲的發展變革和演進是如何進行的,并且把這些不同風格的曲目在進行彈奏以后再分析,這樣更能把握其特點。在和聲學習的進程中,不只是分析作品的不同風格,對于這些風格的作品還要進行辨認,明確這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例如肖邦,舒曼,貝多芬,柴可夫斯基,勛伯格,德彪西等這些作曲家的作品,尤其是比較著名的曲目,更要熟記于心,這會加快分析的速度。
(一)教學內容
1.減少數量,控制難度
和聲教學的內容較多,不同專業對和聲學的難度要求不一樣,所以我們要因地制宜,結合不同專業學生的基礎進行課程安排。當然想要學好和聲學必須輔助以相應的練習,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和聲學?;诂F在大學生和聲基礎薄弱的這一基本現狀,對于題目的難度我們應該以簡單和中等題目為主,達到理解和運用層面的教學要求即可。例如講解一些基礎的和聲題目,和聲學前30章掌握牢靠即可,或者再往后講解。當然對于基礎能力比較高的學生或者根據專業的要求不同可以與基礎學生分類講解,素質高的同學進行提高難度講解,基礎學生要求掌握整個傳統和聲,并且對于相關題目以多做題為主。
2.重點突出和聲分析
在大學的馬克思主義原理這門課程中,我們得知人的認識規律是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到感性認識的無限循環,感性認識為理性認識提供豐富的材料和前提。所以感性認識在和聲教學中的作用也是舉足輕重的。我們要將和聲理論和鋼琴演奏有機的結合起來,感性認識中提高理性認識的理解,理性認識中感知感性認識的過程,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互相結合,做到相輔相成,這樣對于教學和學習雙方都是非常有利的。在高校音樂專業和聲教學中,總有學生反映學到的東西沒有用。究其原因,(1)上課過程中,分析和聲作品的同時應該讓同學們了解該作品的背景,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學習和聲課程而且還能加深同學們對給旋律配和聲的理解。(2)分析過程中,更好地理解作曲家的和聲語言特點。(3)對于作品中運用的各種和弦、半終止、轉調更好地進行理解。(4)最好能彈奏分析的作品,這樣可以做到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再進行和聲分析,和聲學習可以對和聲的分析起到最大的輔助性作用,而不是不斷機械做配和聲題目,理論聯系實際才能學習好和聲這門課程。
3.如何對作品進行和聲分析
如何運用方法分析,對于作品分析的進程速度有至關重要作用。(1)對于一首并不熟悉的音樂作品而言,需要先確定調式調性,作品中可能出現多次轉調,但并不是所有作品都以主調主和弦開端,所以先確定調性,才能掌握整首作品到調性布局。并且對作品的體裁也要加以確定。(2)調性確定以后,劃分作品的終止與半終止,這樣才能更好地劃分段落。掌握作品的結構布局。(3)對于旋律中運用的技法特點進行確定,作品中出現的和弦必須搞清楚,三和弦,七和弦,重屬和弦的各個轉位要及時反應。(4)旋律下的伴奏織體有什么特點,也要加以總結,最后對于整首作品中的調式調性,結構布局,旋律技法再進行整合,總結出作曲家在本首作品中和聲語言上有什么特點,加深記憶。
4.增加鍵盤課程,注重實踐教學
和聲學課程是理論,而鍵盤課程強調的則是實踐。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同學們更好地感知和聲分析的作品,明確作品的風格。并且對于配和聲題目也要經常在鍵盤上彈奏。鍵盤的加入會提高學生的能動性,給聽覺帶來沖擊性的體驗。不只固定在課本理論知識之上,但是一定要注意的一點是鍵盤課程是和聲課程的輔助。
(二)教學形式和方法多樣化
1.教學形式多樣化
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掌握程度,我們可以大體分為以下幾種課程:(1)理論課,一般采用集體上課的形式,其中包括和聲理論、和聲寫作、鍵盤和聲等基礎理論知識。(2)實踐課,之前我們講到過,感性認識結合理性認識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聲分析的作品,鍵盤課的鍵入正好能彌補理論學習的不足,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彈奏對方分析的作品,進行小組檢查。同學之間互相學習,互相檢查對方的作品分析是否有問題。(3)安排同一和聲專業的學生進行講課,可以把新課程交于每位同學進行安排講解,加入多媒體教學,既是學習,也可以感受和聲。同時講解完畢每位同學說出自己的問題及其意見評語。出現的問題大家一起探討,最后由導師進行總結點評,激起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積極性。(4)適當地安排一些專業研討賽,把學生集聚在一起,共同學習、探知更多的專業知識,學生之間專業素養參差不齊,尤其是在研究生階段,學生來自不同的本科學院,這樣做學生之間可以取長補短,擴充學生的知識面。
2.注重實踐課程的安排
教學過程中,加入鍵盤是為了改變傳統教學中只學不用的通病,也是為了讓同學們通過感性認識來感知自己所創作的作品,這樣的教學模式符合人的認識規律,理論與實踐無限循環,提高雙方面能力,還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對于和聲這門專業課程來說,實踐的幾率越大,對于專業能力的提高就會越快,只說不練,相當于紙上談兵。鍵盤實踐課程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在鍵盤樂器上運用和聲學知識來為歌曲等伴奏的能力。鍵盤專項課程不僅為中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音樂經歷與體驗,豐富了學生的審美情感,而且開闊了學生的音樂視野,多種音樂教學形式讓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成為了可能。充分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在自主的學習和自由的表現中,學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培養了對音樂終生的興趣和學習的愿力,真正實現了“整體大于元素的總和”。
時光流逝,在研究生生涯即將結束的時間里,感謝我的母校曲阜師范大學給予我的幫助,在論文寫作的過程中為我提供了許多豐富資料,還有安于論文寫作的環境。隨著音樂藝術的發展變革,音樂由單純走向豐富多變的形態,同時和聲的發展也開始變得枝繁葉茂。直至19世紀結束前,和聲的發展已經達到高峰,并且大放異彩。對于沉浸在專業學習和聲這條道路上的學習者及其研究者而言,和聲的發展永遠是一種挑戰。對于音樂藝術的前途發展,不斷有人為此前仆后繼,在這個尋求其發展的道路上,既是內心的快樂來源,也是一種折磨。對于和聲語言的演進,無人能夠斷言,和聲的發展變革在未來藝術道路上,恐怕只能等到我們這個時期過去之后才能發現和聲的發展狀態究竟如何。然而和聲是音樂的基本構成,也是主要因素。對于和聲功能的進行一定不可以進行功能倒置,并且要嚴格按照傳統和聲的要求進行配和聲,和聲中的禁規要求要防止出現在作品中,畢竟我們學習的是傳統和聲,傳統和聲的觀念已經深入我們的觀念。最重要的是對于和聲教學的創新影響和聲的發展,或者說影響和聲教學的成功幾率系數。和聲教學是大學音樂專業教育的重中之重,并且與其他相關專業的聯系環環相扣,猶如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樣,和聲的專業性影響著曲式分析、作曲、復調的技能性,他們緊密聯系在一起。和聲課程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畢業后是否能勝任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教學過程中我們更應該因材施教,做好培養優秀音樂專業畢業生的工作。時代在不斷向前發展,音樂也是一樣不斷加快腳步,在和聲學習的進程中,作為一名學習者,如果我們不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專業,就只能被優異者取代。當然教學也是如此,這樣才能提高專業素養。
注釋:
①副調和弦是指副屬和弦、副下屬和弦和副重屬和弦。
②式中除了主和弦I以外的大、小三和弦作為臨時主和弦而構成的下屬組和弦(II、II7、IV、VI等)稱為副下屬和弦。
[1]楊通八.初級和聲課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沈一鳴.和聲學新編[M].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
[3]楊馬轉.和聲教學研究[M].2002.
[4]孫孝良.和聲教學中的教學改革探究[M].赤峰學院學報,2012.
指導老師: 肖桂彬
姬宗盼(1988—),女,漢族,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楊柳鎮人。曲阜師范大學,碩士三年級,專業:和聲理論與教學研究。導師:肖桂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