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坤
(太原市文化藝術學校,山西 太原 030012)
揚琴是一種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的擊弦樂器。它以音域寬廣、音色優美、表現力豐富而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歡。關于揚琴演奏技巧訓練方法的教學必須要遵循揚琴教學的基本規律,教學方法要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特別要重視對基本演奏技巧的訓練。
演奏揚琴是一項全身心參與的運動,既然是運動當然就存在慣性。我們的學生在有些時候就不能領會演奏中的寓意,總是對樂曲中每個音古板地演奏,這樣既嚴重違背了演奏的規律性,也增加了自己的心理負擔。因此,要教授學生演奏揚琴時要輕松自如,手腕盡量放松,雙臂在腕力的作用下自然下垂去有彈性地擊弦等等。由此使學生充分掌握和理解手腕力量的使用等原理。同時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音樂感的培養,音樂感簡單來講就是對音樂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現力。揚琴演奏最終的目的就是要用琴聲來表達音樂。因此音樂感的培養在揚琴教學中就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在實際的揚琴教學中,我們總是在強調演奏要領,例如手形是否正確、手腕放松等等,但在強調基本要領的同時忽略了音樂的本質(表現力),遏制了學生音樂感的發展。所以我們要教會學生能夠運用正確的科學方法進行練習,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及大量的演奏實踐,使自己能夠熟練地運用各種演奏技巧將音樂的涵義充分地表現出來。另外,揚琴教學同樣也要做到因材施教,因為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領悟能力都存在著差異性,所以在揚琴教學中對每個學生都應該有各自的側重點。
揚琴演奏技巧的基本訓練是學習揚琴的主要部分,也是揚琴演奏的重要基礎,其中包括持鍵法、單音、輪音、八度雙音、快速分解等多項基本訓練。隨著揚琴演奏技巧的不斷發展,各種演奏技巧的演奏方法、理論及運用都是建立在基本訓練之上。因此,我們著重探究一下揚琴演奏技巧的基本訓練方法。
在揚琴演奏中最被人認可的是三指持鍵法,所謂三指就是拇指、食指和中指。在持鍵時,拇指與食指握住琴鍵,琴鍵放在食指的第一關節線稍里些,中指、無名指、小指自然彎曲,中指托在下面,持鍵應掌握好“拿住,但不易太緊”的要領,雙手平衡呈內八字型。在訓練時首先要求學生整個手呈半握掌狀,手握在靠近鍵尾處大約琴鍵全長四分之一的位置上。然后進行單音練習,使學生充分體會全身自然放松,肩、臂自然下垂的感覺。學生經過不斷的練習,逐步掌握以腕為主,以指為輔,手腕上下活動,拇指和食指捏住琴鍵向下彈擊,中指托著琴鍵有彈性地向上頂托,這樣一擊一頂使琴鍵演奏出堅實有力的單音。
揚琴演奏的基本要求就是手、肩、臂的松弛程度和腕指結合的協調性。只有正確的演奏坐姿,才能自如地將肩、臂乃至全身的力量落到琴鍵上。正確的演奏姿勢是坐姿端正,兩腳自然地相距同肩寬,使坐點和兩足成三角形的自然平穩狀態。鼓勵學生在演奏中重視演奏姿勢,例如在練習時指導學生體會肩部放松時手臂自然下垂的感覺。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發現學生有手臂僵硬、大臂夾身的現象,這些不良動作是影響揚琴演奏的重大隱患。因此,要引導學生在課下練習手臂的自然伸張和放松的動作,要求雙手能靈活地控制這種相對放松的力量。
單音是揚琴演奏的基礎,也是檢查擊弦力度和效果的簡便方法。在實際的演奏當中單音與其它演奏技巧結合時,如果單音不能很好地演奏旋律,就不能使另一支琴鍵去充分地演繹其它技巧。彈奏單音的要領就是把握各個音位的準確性和手的靈活性,也就是在準備擊弦前要平穩而自然放松,而在擊弦時就要把手腕力量運用到琴鍵上,在擊弦后就要有彈性地放松并有回鍵動作,在這個整體過程中要做到協調一致、統一對稱、力度均勻。學生在做單音練習時一定要注意兩手的配合,學生通常左手靈活度不如右手好,需多在左手練習上下功夫,再做右手練習,最后再做雙手配合的練習。在練習過程中的要求:第一,掌握好單音的訓練方法才能把其他演奏技巧充分地表現出來。在學生練習單音的過程中,左手練習是揚琴演奏中十分重要的環節,練習時鍵頭抬高,以便增加左手的力度、獨立性及靈活性,有了一定的左右手練習的基礎,即可加入雙手配合的練習。第二,雙手配合技巧是揚琴表現多聲部音樂的一種手法,也是學生練習協調性的一種手段。在練習時先放慢速度練習,保證雙聲部節奏的準確性;遇到難點,可以分手練習;熟練后加速,以便達到樂曲要求的整體效果。學生注意練習時要訓練兩手的靈活性與松弛度,同時又能互相配合,切記左手不要僵硬。
輪音是揚琴各種演奏技巧中最為重要的技巧之一,輪音所產生的密集均勻、持續連貫的音點作為長音符的強弱變化、起伏和樂句的呼吸。輪音練習的要領就是左右手輪動的節奏要均勻,力度要相等,音量要均衡,音色要統一。當輪音的密集均勻的音點連成旋律線后,一定要注意樂句強弱起伏的變化。首先要進行單輪音練習(1)變換速度。即先放慢速度練習,當達到左右手輪動節奏均勻、音量均衡時,逐漸加快練習,最后達到輪音的最佳效果。(2)變換力度。即用不同的力度,先用弱輪后用強輪的兩種方法來進行練習。第二,進行雙輪音練習。雙輪音在揚琴演奏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演奏各種音程、不同節奏的兩聲部曲調,尤其在演奏強音與弱音、漸強與漸弱、突強與突弱時,能充分地得到表現,從而增加樂曲的流動感。
八度雙音演奏是揚琴最基本的演奏特點之一。在演奏八度雙音的練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兩音同時彈出,肩、臂要放松,上聲部用左手,下聲部用右手,左手力度稍強于右手,應保持靈活松弛;右手在低音區演奏時,要適當控制力度。進入高音區時雙鍵跳動較大,要注意靈敏性及準確性,并且兩個音需均勻流暢,能夠掌握細微的變化。為此,老師在訓練學生時可以要求他們將兩只手想象成一只手進行練習。另外,在針對八度雙音練習時,其重點就是強化手腕、手臂方面的訓練。首先要求學生充分放松手腕,使雙手手腕帶動手臂一起下落,從而使學生體會有種下沉的感覺。其次,老師還要把握好練習的順序,即快練練速度和靈活,慢練練力度。
快速分解練習是揚琴彈奏中較難掌握、要求較高的一種練習。首先,演奏時肩、臂、腕要放松,很自然地將手腕的力量傳送到琴鍵上,節奏要穩,保證擊弦的精確度、演奏的清晰度及旋律的流暢性,同時做到快而不緊、快而不亂。學生在這項練習中必須要把握好手指的力量,拇指、食指和中指必須主動帶動演奏,使其感覺到是手指在演奏,手指占據主動性,而聲音的顆粒性也要強。在這個環節中還要特別注意對小動作進行練習,強調以正確的演奏方法為準則而不夸大動作幅度,動作越簡單,其速度就越快,而聲音也就越清晰。
總之,科學規范的訓練方法都是分階段循序漸進的。揚琴每一個演奏技巧的訓練方法都要根據由淺入深、系統全面的訓練原則,并附有相應的練習曲以及樂曲作為訓練內容。因此,在選擇練習曲與樂曲教材時要講究科學性、典型性,使之演奏技巧得到相應的提高,進而演繹不同風格特點的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