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君
許昌學院美術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高校輔導員工作法治化研究
張素君
許昌學院美術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法者,治之端也”。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方略,因此高校輔導員工作法治化也是時代發展的趨勢選擇。只有及時轉變觀念并與時俱進地推進法治化建設,并創設民主管理的環境,才會確保依法治校目標的有效實現。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一線的特殊管理工作者,必須要依據章程管理學生,同時增強法律意識,不斷優化和創新輔導員工作的法治化工作。
高校;輔導員;法治化
近年來,我國法治化進程逐漸加速,大學生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意識日益提升。這就更需要輔導員教師與時俱進,更新以往傳統教育理念,進而提升工作管理和服務保障的程序化、正規化和制度化標準。與此同時,提高自身法律意識、素養和精神,以推進高校良好法治化管理氛圍的構建。
(一)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高校大學生違紀、違法和犯罪事件持續增加,詐騙、盜竊和人身傷害行為時有發生,不僅對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同時對于學校、家庭和個人也帶來了極大的傷害,甚至是難以挽回的災難。因此,加大對高校輔導員工作法治化進程尤為必要。一方面,可以對學生不良思想的產生可以起到預防和約束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違紀、違法現象的產生。此外,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以及十八大以來,國家明確建立法治化社會的要求,這也就為高校基層管理者和實施者提供了政策指向,只有輔導員依法管理,并有效協調好師生及生生的關系,才會確保高校教育的和諧穩定發展。
(二)高校依法治校及輔導員人性化工作的必然之路
隨著社會法治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高校管理模式也要及時跟進,只有利用嚴格的規章制度和法律手段才能促進高校教育軌道保持正軌。同時,在高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工作法治化也是確保改革順利實施的關鍵保障。此外,在新時代下,師生關系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以往傳統粗暴、重管罰、輕服務的管理模式已經不適應新時期的工作需要,只有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開展法治化、規范化和人性化的輔導員管理工作,才會提升管理效果和質量。
(三)依法治校是推進與時俱進的必然保障
新時期,貫徹和實施依法治校任重而道遠,這就為高校輔導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此,“法治”原則不斷被提倡,依據法律法規維護學生合法權益顯得尤為重要。依法治校要確保教育立法和規章制度的嚴格落實,其中學生工作作為學校管理的重要內容,必須要嚴格執行依法治校的精神,同時輔導員在思想理念方面要融入法治思維,與時俱進,不斷推進教育管理創新機制的達成。為了加快學校法治建設的成果,學生管理工作必須遵循法治化路線。基于此輔導員工作法治化十分關鍵。其次,依法治校同時也為輔導員提升個人素質和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環境和新機遇。眾所周知,高校輔導員教育管理能力是學生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關鍵因素,一直以來,高校十分重視輔導員梯隊建設及整體素質,在地位與待遇上也不斷改進和投入。因此,輔導員隊伍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趨勢。然而輔導員所面臨的學情十分復雜,學額又很龐大,一些突發情況經常發生,會使輔導員教師措手不及,甚至焦頭爛額,可以肯定地說,輔導員工作所承受的壓力極大,對于其自身成長和發展是一種極大的考驗。在這樣的背景下,依托依法治校的舉措,其意義十分重大。一方面可以增強輔導員教師依法管理的思路和理念,同時確保了對相關法律知識的攝入,進而強化了運用法律知識管理學生的意識與能力。另一方面,面對突發和復雜事務,可以增強輔導員教師的冷靜思考和處理能力,這樣有利于管理水平的飛躍,同時提升管理效果。以往,輔導員在工作中已經形成了固守模式,在管理實踐中容易形成行政管理路線,并在公平公允方面會出現一些差池,這種發號施令式的管理手段已經與時代發展格格不入,而且脫離了依法治校的根本。同時過于經驗主義的管理方法很容易犯主觀主義錯誤,進而造成隨性的被動局面。因此,高校輔導員要與時俱進,順應大勢,摒棄原有傳統過于陳舊的管理辦法,充分以法治方法為主導,進而全面推進高校學生工作實現規范化、科學化和法治化的新臺階。
(一)提高法治教育意識
高校輔導員在工作當中要提升法治教育的標準,并增強法律管理意識,同時要以身作則,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為學生樹立標榜示范。此外,輔導員還要遵循法治原則以保障正常的教學秩序,又要維護學生的個人合法權益。而且要進一步明確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深刻掌握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系,并能結合實際情況、具體任務和突發事件合理開展公平正義的法治教育工作。
(二)具有構建和諧法治教育管理氛圍的能力
輔導員在管理的實踐中,要凸顯工作程序的規范化和人性化,一旦關乎學生權利保障方面的工作,更要嚴格、嚴謹,以發揮法治管理的妥當性和實效性。一直以來,高校輔導員工作缺乏完善的法治化監管,在管理程序的合理性與合法性方面還相對欠缺,致使學生應有的權利和保障難以實現,學生的不滿情緒隨之產生。因此,構建和諧的法治教育環境勢在必行。此外,高校還要加強學生權利救濟的落實,對于學生有申請和訴求的愿望,一定積極有效復查,進而推動學生合法權益的全面實現,最終為高校輔導員工作管理法治化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三)規范把握管理尺度
輔導員作為基層一線指揮員,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因此,輔導員在教育管理中,要以學生權利為本位,處處關愛學生,時刻體現育人導向。而且還要創新管理機制,在給學生以人文關懷的基礎上,不斷推動輔導員工作的法治化。首先,高校輔導員應該嚴格按照案章制度和法律法規辦事,充分發揮學生與學校之間承上啟下的橋梁紐帶作用,重視學生全面參與機制的構建,并激發學生表達訴求的暢通運行,努力維護學生的權利。其次,改變傳統權威管理觀念,確保學生合法利益的實現,尤其在收到侵犯后能夠有效針對的處理。此外促進學生救濟制度的穩健運行,當學生遇到申訴救濟的難題時,輔導員教師要具有責任心,并主動為學生提供相關法律咨詢,以提高學生合法權益的保護。最后,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法律意識也逐漸提高,但是整體維權意識和手段仍比較模糊,這就需要輔導員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加大對民主法制觀念和知識的灌輸,并積極尋求各種舉措,深入對學生進行法制宣傳教育,這樣學生既能夠明確權利與義務,又能夠間接地推進依法治校的進程。
(一)健全輔導員教師應用法律知識處理學生管理工作的制度保障
高校要加強對輔導員法律意識和知識的培養,定期舉辦相關培訓、座談會并增加參觀學習和交流的機會。一方面,要讓輔導員教師明確和掌握法律實踐的能力,同時要求輔導員教師嚴于律己,以實際行動樹立嚴格、秉公和規范的工作精神。另一方面,高校要注重輔導員師風師德的建設,并在平時監管中加強考核評價機制的實施,同時制定基于輔導員法治化工作的規章制度,確保輔導員在職務行使中力爭誠信教育、道德教育和愛崗教育的實現,并在工作方法、內容和策略上創新管理,以形成流暢和切實可行的規范化管理操作。
(二)優化學生工作管理章程
無規矩不成方圓,高校學生工作管理章程無疑是輔導員管理工作的保障。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目前學生工作管理章程并沒有做到及時跟進,而且在內容、方式和理念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這也為輔導員法治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此,持續優化學生工作管理章程,以及不斷豐富章程內容是高校教育管理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要明確學生的權利義務,充分樹立管理與服務意識,以增強法治教育管理的層次感和邏輯感。其次,規范處罰條例和流程。大學生在校發生違紀、違規的現象在所難免,而且情況十分復雜,因此在違紀的處罰中要與法律有機結合,并力求具體和貼合。不僅要體現教育管理的正義性,而且要為學生創造改過自新的機會和空間,使得輔導員法治化工作能夠彰顯個性和魅力。
(三)依法構建輔導員管理的網絡平臺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在校大學生基本上每天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以微信和QQ為代表的網絡微媒體。準確地說,微媒體的快速普及應用,為輔導員開展學生工作提供了更為便捷和高效的工具。尤其是微信群和QQ群的構建,教師可以在群內及時發布法治信息,并可以實現針對性地法制教育活動與交流,有力地提升了法制教育的效率和質量。然而網絡平臺也是一把雙刃劍,負面信息對于學生的思想導向也會產生巨大影響,尤其是一些謠言更對大學生教育工作帶來巨大挑戰。因此,應用網絡工具要保持警惕和清醒,在富有正能量的傳播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并滲透,進而為法治化工作氛圍的構建提供保障。此外,輔導員教師還要及時發現網絡不良動向,同時果斷處理,以形成校內網絡監督的長效機制,主動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和擴散。與此同時,大力提倡文明上網,力爭網絡純凈化,堅決抵御違法網絡行為的發生。最后,在網絡信息時代工作實踐中,高校輔導員一定要搶抓新機遇,迎接新挑戰,加強法治涵養,將網絡法治行為有效實施到日常輔導員工作當中去。
(四)培育學生民主參與學生日常管理事務的法律意識,增進輔導員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首先要培養的學生的法治意識。輔導員在工作中要學法用法,營造良好的氛圍。通過學習學生守則和國家政策等給學生講清楚助、獎、貸、評先評優等規定和政策,加強對學生的法制宣傳教育,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其次,要加強和完善學生參與日常管理事務的機制。在入黨、評優評先,助、獎、貸等關乎學生切身利益的事務中,引導學生參與,使這些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陽光化,已達到公平、公正。最后,要維護學生權利。當學生的權益受到侵害時,輔導員要及時維護學生權益,可以設立法律咨詢日,提供法律咨詢服務,當學生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及時維權。
總之,輔導員是高校與學生之間的重要紐帶,高校貫徹落實依法治校是新形勢下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要求,因此提升輔導員工作法治化、民主化和人性化十分關鍵且勢在必行。這就需要高校輔導員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提升個人法制素養,并以維護學生權利作為工作的基礎。此外,還要在工作中不斷創新管理思維和機制,進而推動高校法治化建設持續健康發展。
[1]白永生.高校輔導員工作法治化淺探[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9).
[2]平丹丹,李靜超.高校輔導員學生事務管理法制化的探討[J].學校管理,2011(30).
[3]陳秀香.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法律思考[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1(7).
[4]張春霖.對大學生訴母校現象的思考——依法治校視角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問題與對策[J].宜賓學院學報,2006(11):16.
[5]吳杰,李瑩瑩.依法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2).
2017年度許昌學院科研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17YB053)。
G
A
2095-4379-(2017)24-0049-02
張素君(1983-),女,河南漯河人,法學碩士研究生,許昌學院美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