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家川
(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浙江 杭州 310000)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獨立學院聲樂課堂教學改革初探
葛家川
(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浙江 杭州 310000)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市場對于應用型人才需求的缺口越來越大,但是目前我國高校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常常存在著專業教學與社會需求相脫節的問題。因此,為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我們應該積極樹立應用型教學培養理念,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以做好專業教學與市場需求的順利對接。聲樂教學是音樂人才培養的基礎課程,因此,本文從獨立學院聲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要求,提出相應的改革方法,以期對優化獨立學院聲樂課堂教學有所助益。
應用型人才;獨立學院;聲樂課堂;教學改革
“學以致用”是我國傳統教學理念中的精髓,但是在現代教育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已經偏離了這一教學主題,學生在機械、單一的教學模式中只能接收到理論化的知識,而難以將知識與實際應用聯系起來,這就使得許多高校的教育教學陷入了不上不下的尷尬境地,即從基礎理論研究上看,其人才培養質量不如一流高校,從學生的知識應用情況來看,其人才實踐能力不如職業學校,而面對著這樣的教學困境,我們必須要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反思,并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角度,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考核等進行調整和改革,從而提高教育教學的有效性。聲樂教學是獨立學院音樂人才培養的基礎性學科,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許多學校會忽視該課程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從而造成了學生音樂基礎不牢、發音不準確、缺乏舞臺表演技巧等問題,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首先就要對獨立學院人才聲樂課堂教學情況進行分析。
獨立學院是音樂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卻缺乏對聲樂教學的足夠重視,使得學生的聲樂訓練時間呈碎片化,而這不僅影響了聲樂教學的系統性,更降低了音樂人才培養對市場的適應能力。目前獨立學院在聲樂教學中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教材選擇不合理,許多學院認為聲樂訓練是基礎性課程,而目前市面上的聲樂教材大同小異,因此,在選擇上也過于隨意,既不符合當地的發展實際,也不符合學生的學習階段;2.教學方法缺乏指導性,許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缺乏對人才培養目標的深入思考,常常從演唱歌手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單一的教學,而忽視了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從而導致學生難以真正把握音樂演唱、教學的情感與技巧;3.教學評價方式單一,在聲樂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對學生的音樂知識掌握情況做出判斷,忽視了學生在實踐中的表現,從而影響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
(一)教材的改革
聲樂教材是聲樂教學的載體,也是學生進行聲樂訓練的范本,因此,音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重視教材的作用,謹慎選擇符合學生發展要求,有利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聲樂教材。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教師在選擇教材過程中,一方面要從學生的客觀實際出發,不同發展地區由于音樂發展環境的不同,學生所打下的聲樂基礎也有所差別,因此,教師在選擇教材前,應該對班級學生的整體情況進行調查;另一方面教師還應該提高教材選擇的層次性,打破盲目跟風的教學觀念,例如對于大一新生,教師可以選擇《跑馬溜溜的山上》、《牧羊曲》、《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等能夠讓學生聲道暢通的歌曲,以幫助其打好基礎。
(二)教法的改革
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要求,獨立學院音樂教師在聲樂教學中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1.注重培養學生的呼吸,在演唱過程中,我們的呼吸、換氣直接影響著歌曲的完成度,因此,教師在聲樂教學中,應該將呼吸的練習作為基礎內容,從而讓學生能夠在演唱中實現靈活順暢的換氣;2.注重調整學生的演唱狀態,一些學生在上臺之前精神高度緊張,在演唱過程中嚴陣以待、屏氣凝神,而這種緊繃的狀態必然會影響發聲效果,如出現聲道發緊、呼吸急促等問題,教師在聲樂訓練中,應該注重對學生的演唱狀態進行引導,讓學生在反復的練習中,增強自信,讓其在演唱中能夠用一種自然、平和的心態來演繹歌曲。
(三)教學語言的調整
大一新生正處于打基礎的階段,因此,教師在聲樂訓練中,應該盡量引導其淡化語言,強調發聲的狀態,而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的增強,教師應該用“字正腔圓”來要求學生,并不斷強調演唱中語言的重要性;彈唱練習,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演唱和樂器的彈奏是密不可分的,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引導其掌握基本的彈唱技巧。
(四)評價方式的改革
教學評價對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反饋和指導作用,學生根據教學評價的內容與標準,調整自己學習的側重點,因此,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獨立學院音樂教師在聲樂教學中,應該重視對傳統聲樂評價模式的改革,讓學生均獲得更多的教學實踐機會,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所設計的學習任務,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學習態度等進行綜合評價;此外,教師還應該適當開展實踐教學,鼓勵學生或者組織學生參加音樂競賽,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反思、總結聲樂訓練的經驗。
總之,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應用型聲樂人才的培養已經成為獨立學院音樂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而作為聲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首先要完成思想的轉變,明確聲樂教學的目標,即既要培養專業的演奏者,又要為社會輸送專業的音樂教師;其次,從“應用”入手,讓學生能夠在聲樂練習中,理解在唱歌過程中的心理狀態、動作表情、音量、音色等內容,并從更加專業的角度提高自己聲樂理論的應用水平。
[1]葛家川.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獨立學院聲樂課堂教學改革思考[J].大眾文藝,2016.
[2]田大勇,鄭勇,閻冬.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環境影響評價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4.
[3]米恒.“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想與實踐——星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3.
G642
A
葛家川(1980—),男,漢族,浙江省杭州市,碩士,講師,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研究方向:聲樂、電腦音樂制作。
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15年度高等教育研究課題——《獨立學院“應用型”聲樂教學模式及評價體系探索》(項目編號:KT2015101)、(浙高教學會(2015)12號)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