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明
(重慶市奉節縣白帝鎮前進小學,重慶 404100)
領悟新課標貫徹新理念小學音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張忠明
(重慶市奉節縣白帝鎮前進小學,重慶 404100)
在新課標和新理念的支撐下,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愈發注重音樂審美素養、個性發展等核心素養的培養。基于此,文章中以新課標和新理念為前提,對小學音樂教學進行了分析與研究,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學人員提供有效的參考。
新課標;新理念;小學音樂;音樂教學
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需要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并在這一動力的引導下對所有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音樂教育。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音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就音樂的創造力、與各個學科的融合等開展教學,使學生能夠深入理解民族音樂、多元音樂文化等概念。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新課標與新理念的融合依然不足,所以文章重點對其進行了剖析。
小學階段還屬于義務教育階段,在這一時期內的音樂新課標教育主要是對學生音樂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與合作性等進行培養,作為全新的教學理念,對以往黑板、粉筆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音樂課堂更加生動,充滿活力。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師,為了滿足新課標和新理念的要求,必須要將學生學習音樂的形式進行改革,按照小學生音樂學習的心理,通過學生之前已經積攢的經驗讓其進行自主學習,在音樂的海洋中發現自己[1]。例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尋找生活中的聲音》一課教學時,要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進行尊重,先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這一課的樂曲,并且將班級中所有同學結成小組,對生活中十分常見的聲音進行討論,如汽車鳴笛的聲音、推門的聲音以及手機響的聲音等,以此也體現了合作學習的優勢。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僅要將不僅要將以往學習音樂的形式改變,也要注重學生心理的變化,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對《大雨和小雨》一課中需要學生掌握的要點進行講解,并且讓學生利用不同的發聲方式表達大雨和小雨,從而真正落實音樂的合作教學。
在小學階段的音樂課堂教學時,教師要將學生對所聽音樂的感悟進行總結,提高其重視程度,并在音樂課堂教學時組織音樂活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2]。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要將自己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予以否定,仍然需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以人教版《在音樂廳里》一課為例,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在教室中建立一個音樂廳的情境,讓學生想象如果自己身處音樂廳中會欣賞到怎樣的音樂,隨后將《布娃娃彈琴》這首歌融入到教學中,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感受音樂的魅力。隨后,教師可以播放這首歌,讓學生感受三拍子的韻律,并且可以精準的演唱出三拍子的歌曲、表示出休止符,教師也要通過自己的歌聲表達出歌曲中所蘊含的輕松、愉快的情緒。為了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可以讓學生自己為歌曲編寫歌詞,并演唱,以此實現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此外,為了能夠讓學生一直維持對音樂的興趣,按照小學階段學生學習音樂的實踐規律、學生年齡特點等,將音樂的學習和游戲等進行結合,將教材中抽象的知識具體的呈現出來,例如教師在進行《布娃娃彈琴》一課教學時,便可以讓學生扮演布娃娃,在相關音樂下進行舞蹈,這樣一來,學生能夠發揮自身的能動性,積極參與到課堂中,體會音樂的魅力,并且充分調動自身各個感官,同時發動手、腳、腦等器官,進入到音樂的世界中。即使學生的舞蹈動作并不流暢,然而在唱歌、表演的活動中,也可以調動其積極性,全身心的投入到課程中。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學生能夠對各個音樂學習手段進行理解,并且感受音樂的美。
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需要充分利用本地音樂教學資源,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拓展學生的視野,也將傳統單一的音樂教學模式、內容進行改變,進而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這也是符合新課程新理念要求的一個重要途徑[3]。針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來說,地方性音樂是其中最為珍貴的教學資源,能夠有效開發學生音樂潛力,并且實現學生文化、音樂素養的提升。在小學音樂新課標中也對民族音樂的宣傳與弘揚進行了指導,要求學生對音樂的多樣性進行深入理解,進而提高學生自身的審美觀與人文素養。例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我愛家鄉,我愛祖國》一課教學時,可以將本地或是自己所在省出名的音樂類型進行結合,例如安徽的黃梅戲、東北地區的二人轉等,這些地方性的音樂形式都是促進音樂發展的重要瑰寶。在教學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先自己體會地方音樂的魅力,將其中有傳承、發揚價值之處與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以此培養學生熱愛本地音樂的精神。在音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編排節目,例如兩人一組演唱黃梅戲,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準備服裝,或者由學生自己準備,這樣一來也提升了學生對音樂學科的熱愛以及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對地方音樂的學習與了解,將學生的音樂視野拓寬。此外,為了加深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教師也可以將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詞融合到音樂中,讓學生通過音樂學習了解我國特有的地方文化知識,使音樂學習更加具體化、形象化,這對于加強學生音樂學習積極性、音樂審美能力等也體現了非常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和新理念的要求下,小學音樂教學更加傾斜于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的培養,在這一趨勢下,音樂教學也實現了創新與改革,這對于學生音樂素養以及音樂教學水平的提升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1]陳玉娟.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水平的途徑分析[J].才智,2014(08):69.
[2]鮑傳華.新課標理念下音樂教學實踐與創新探索[J].音樂時空,2014(11):191.
[3]陳繼萍.小學音樂游戲教學策略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Z1):75-76.
G62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