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彥瑩
(長江大學藝術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
采樣音色在計算機作曲中的應用分析
森彥瑩
(長江大學藝術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
將計算機同電子樂器結合起來進行音樂創作成為近年的流行趨勢,這些不同的音樂采樣被運用到計算機作曲中也獲得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也帶動了作曲技術的提高。由此,本文便從采樣音色的內涵入手,并結合計算機作曲要求提出具體的運用方法,以期為各位讀者提供參考。
采樣音色;計算機作曲;應用
采樣音色是音樂作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對聲音藝術的充分利用,同時也是借助計算機載體實現獲取音源的必然要求。據此,針對采樣音色在計算機作曲中的應用方法分析,也便具有了十分深刻的現實意義。
采樣音色是指通過收錄真實聲音樣本的方式獲取所需音色,其中計算機作為可利用的現代化工具載體,其功能的拓展也讓音色合成、音樂分析以及其他音樂方面的創作活動得到更好實現。在獲取聲音樣本的過程中,也時常受到一些條件的限制。譬如,數字化樣品的產生或記錄速度,技術手段的量化值與精度值等都對采樣音色的質量效果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采樣音色是隨著現代科技進步與歌曲音色要求不斷增加而逐漸發展起來的,所以采樣音色同計算機之間的聯系是較為緊密的。例如,計算機作為音樂制作的基礎工具,其內部系統滿足最低限度的處理要求;其中央處理器可以實現以標準數值編碼形式完成文本數據、信息內容的處理工作;其內部存儲系統可以對程序運行過程中所形成的及時數據予以存儲;其通信傳輸系統可以實現由外向內的信息輸入或輸出;完成各種服務環節與邏輯指令任務等。
民族音樂作為重要的音樂財富在歌曲創作中也占據著不容忽視的地位,民族音樂作曲不僅要體現出區域的音樂文化,同時也要達到推廣與傳承優秀音樂資源的目的。當前的計算機音色呈現出日益豐富的特點,并且隨著聽眾對于音色種類與音質品位的提升,在制作民族樂曲中使用插入式的旋律、直接采用獨奏樂曲作為復調聲部或者通過分解和弦的方式用作音樂伴奏聲部等方式,均能夠更好凸顯民族音樂的特殊風采。舉例來說,我國KongAudio系列的民樂音源與MOTU Ethno Instrument音色插件等均是利用采樣音色完成樂曲創作的優秀范例[1]。
在對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音樂進行作曲時,通常會聯想到KongAudio系列,在一些中國風游戲、舞蹈配樂、影視音樂中,均需運用到民樂音色,所以拉弦類、彈撥類、打擊類、吹奏類的四大種類中,這些充滿中國氣韻的音源也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運用。舉例來說,彈撥類的民族樂器包括古箏、三弦、古琴、琵琶、柳琴、阮等;吹奏類的樂器主要有笛子、笙、塤、嗩吶、管子、葫蘆絲、簫、巴烏等;拉弦類則有二胡、中胡、高胡、馬頭琴、京胡、板胡等[2]。
管弦樂中的采樣音色運用是較為廣泛的。其中頌歌、主旋律樂曲、進行曲等風格均需要管弦樂的使用,即便在一些流行音樂中,管弦樂的獨奏音色也可以作為歌曲的前奏或副旋律。而管弦樂演奏的速度、力度或技巧的不同也會使得音色效果產生較大差異。以羅蘭管弦樂為例,由Edirol公司推出了Orchestral軟件音源,成為了管弦樂的專用波表音源。該軟件音樂支持Mac/Windows雙系統,設計有16個通道,128復音數,3組套鼓,141個預置音色,216個用戶音色,支持24bit/96khz,32bit處理。此管弦樂作品不僅可以為聽眾展示優質的音色,還提供了跳弓、顫音、抖音、撥奏等多種樂器的演奏技法。再如,維也納管弦樂也是內容資源最為豐富的音色庫之一,囊括了弦樂獨奏、弦樂合奏、室內弦樂、木管、豎管、豎琴、銅管等多樣化的音色種類[3]。
打擊樂器對于支撐整首樂曲的節奏有著控制性的作用,對于計算機作曲來說,打擊樂的音色采用更是不可或缺的重點音源。傳統性的打擊樂通常來自于大量的采樣,在創作音樂歌曲時則通常會選用loop形式來完成,結合鼓點鮮明的節奏,從而對歌曲節奏進行編寫。當前世界的音樂形式發展越來越多元化,也讓打擊樂中形成了許多創作鮮明的風格類型,例如BFD與Addictive Drums等便是優秀的打擊樂作品[4]。
打擊樂中的常用插件為BFD,其作品中的采樣鼓聲是利用11個話筒對7個不同角度的聲音完成的音色采集,所以采集獲取的鼓聲具有真實性好、節奏性強等特點。作曲者基于鼓的采樣音色再結合自己的想法完成設計,便可實現對BFD的拓展利用。當前的拓展包音色也較為豐富、容量充足,配合不同的演奏方法與清晰的力度分層,各種類型風格的歌曲創作均能夠對打擊樂進行更好的利用。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利用計算機完成采樣音色作曲已經在音樂領域獲得了較為廣泛的運用。雖然該項技術的適用仍然存在不足之處,但是通過不斷強化使用方法研究,并將探索得到的有益經驗積極運用到作曲實踐中,便能達到提高音樂創作的質量要求,進而促進音樂創作領域可以迎來更為蓬勃的發展。■
[1] 王毅萍.淺論合成音色在電腦音樂創作中的運用[J].黃河之聲,2014,08:16-17.
[2] 謝力榮.計算機作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3,34,03:91-94.
[3] 陳小青.采樣音色的不足之處及改進方法[J].安徽文學,2014,12:106-107.
[4] 李樹平.從音色采樣技術的進步談實用計算機音樂的發展[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4,29,04:96-98.
森彥瑩(1982-),湖北武漢人,湖北省長江大學藝術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