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海東
(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第二中學)
談提高學生對高中美術學習興趣的方法
◆龐海東
(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第二中學)
濃厚的興趣可以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強大的學習動力,促使他們頑強拼搏,努力學習。 要在美術課堂中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教師應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心理特征,創設良好的美術學習環境,大膽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寓教于樂,寓學與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和諧的環境中主動接受教育,逐步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高中美術 學習興趣 學生
高中學生學習相對比較枯燥乏味,承受的精神壓力也較大。 所以在美術課上,我們教師就要盡可能的創造出一種相對比較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上,既能學到豐富的美術知識與人文精神,又能緩沖學生學習上的壓力,起到一種精神上的“休閑”。 為此,我首先對美術教科書上的知識進行了精選,打破美術課本固有的教學秩序,有意識的選擇一些學生們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先進行教學,并以此作為激發學生美術興趣的突破口,喚醒起學生對美術的情感。 例如,在開學初,我就首先選擇了中國古代建筑藝術這一課進行教學,并充分結合了我們本土的許多優秀資源,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去考察,并且以照片或者速寫等的形式把你認為是優秀的建筑記錄下來。 在課堂上又將課本知識與本地實際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擺脫了過去一味就書論書的教學模式,改變了過去教學形式單一、內容枯燥乏味,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的缺點。 創造性地把美術教科書與本地豐富的自然環境與優秀的文化資源充分結合起來,積極開發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課程進行教學,對于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無疑是一種好方法。
高中生對美術的興趣不是通過教師的講授獲得,而是要在直觀的藝術表象感染下,獲得心靈的震顫爾后被征服獲得的。 這個時候,教師只是充當了一個媒介的開發者。 如何開發學生的心靈感染能力? 我在教學中主要從頻度上把握,拓展延伸其藝術眼界。
在講授建筑藝術的彩畫時,學生從理論上了解到彩畫是運用在古代建筑上的主要裝飾手段。 像北京故宮黃色琉璃瓦頂、朱紅色的柱子等,都使建筑物顯得富麗堂皇。 具體有什么規則和講究呢? 在封建社會,色彩的使用受到等級制度的限制。 借此問題,我拓展學生思路,讓學生搜集彩色應用范例,進行分析和探討。
比如,旋子彩畫的應用,這是一種以旋子花為題材的美術表現方式,按照疊暈和貼金的多少,分為六個等級,用在不同等級的建筑上。 但學生如何才能體會其中的藝術風格呢? 我就找到一些資料,包括視頻等,搜尋建立資源庫,多頻度地展示給學生。
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是引發學生樂學情緒的一種重要途徑。 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在情境中感知、認識、理解。 可見,情感總是伴隨著情境而產生的。 所以,教學中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心理特征,去創設良好的貼近學生生活的學習環境,運用現有設備,直觀教學,讓課堂真正地活起來。
1.作好課前準備,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開學的第一課,是激發學生提高學習美術鑒賞興趣的關鍵一課,教師必須精心備課,備教材,備學生。 教師要明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并將知識進行高度壓縮、提煉,做到反饋給學生的是其能夠理解的專業知識,這個量的把握是作為教師應具備的能力。 在課前,將這些內容設計成豐富的教學形式,課堂中的提問要目的明確,難易得當,要切合學生的年齡、興趣和知識水平,對教學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
2.利用鄉土材料,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眾所周知,上美術課,要準備很多材料,要購買這些材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如果沒有這些材料,美術課便難以開展。 為了改變現狀,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美術的興趣,我提倡學生將隨處可見的材料引入課堂,用茅草莖編成的風車,用竹管做成的樂器,用碎布做成的仕女圖,用皺紋紙做成的白雪公主,最精彩的是利用我們生活中各種廢棄的玻璃、陶瓷、硬塑瓶子,做的沙瓶畫,由于細沙質地粗糙,沙瓶畫顯示出了豐富的肌理效果,美妙極了……讓學生把美術創作與手工勞作相結合,全面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它不但要運用到美術的語言,如觀察、分析事物的色彩、形狀、線條、明暗、肌理等并進行藝術抽象,同時要考慮到如何感受和了解材料的形、色、質量、如何選擇適宜的工具、如何運用適當的方法加工制作等。 學生可以完全自由地表達個性和自我的想法,從而體驗創造的獨特興趣。
3.利用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高中美術鑒賞教材中大部分內容都要仰仗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輔助才能輸送給學生。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它不僅刺激人的視覺和聽覺,而且能有效喚起人的興趣、情緒和思維,最大限度地作用與人。
總之,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讓學生了解到學習美術可以讓他們心情愉悅,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1]徐文華.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習興趣激發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6,(2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