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曦
成都鐵路衛生學校,四川 成都 611741
?
試析中職課程設置的探索與思考
張 曦*
成都鐵路衛生學校,四川 成都 611741
中職院校教學一直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內容,但是隨著高等院校近些年不斷擴招,中職院校的招生遇到了一定的問題,為了更好的保障中職院校的發展,必須及時進行中職院校教學改革,以適應現代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要,教學改革的首要問題就是做好課程設置改革,可以說中職教學的發展與中職院校課程設置有著直接的關系,本文就從我國當前中職院校課程設置的實際出發,分析當前我國中職院校課程設置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提出適合中職院校以后發展的舉措,希望能夠為我國中職院校的發展以及課程改革提供一些幫助。
課程改革;中職院校;學生為主;教學模式
中職院校的發展直接影響著我們社會專業人才的質量,與高等院校不同,中職院校不僅僅承擔著教育學生掌握高層次理論的任務,更主要的是在人才實踐能力培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說中職院校既肩負著高等院校的文化教育,又具有實踐能力教育的雙重職能,所以做好中職院校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另外,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更是要求,中職院校通過不斷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實現為社會“造血”的功能。
中職學生一般都是從初中直接進入中職院校學習的,這些學生主要具有以下兩個特點:
(一)學生學習基礎差
隨著高等院校不斷擴招,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希望進入大學學習,因此初中畢業后的學生大多數都進入高中繼續學習,進入中職的學生逐漸減少,而愿意在中職院校學習的學生也大多學習成績較差,只是希望在中職院校得到文憑。學生在中職院校學習積極性不高、沒有目標,即使教師的授課再精彩,學生也沒有學習的興趣,而且學生對以后的就業也比較迷茫,更沒有了學習的動力,造成教師在課堂上授課,學生在課堂下各做各的事情。
(二)學生缺乏競爭的動力
中職學生由于是初中畢業,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明顯不高,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他們缺乏主動性,更沒有競爭的動力。根據調查統計,中職院校許多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不差,知識基礎比較薄弱,在一些問題解決、反應能力等方面并不比高等院校的學生落后,但是由于中職院校學生缺乏競爭的動力和主動學習的認識,造成其不斷墮落放棄。
課程設置直接影響著教學的質量,中職院校要改變學生現狀,不斷提高中職院校的競爭力,必須先從課程設置上改變,當前我國中職院校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主要是:
(一)教學目標模糊
明確的教學目標是課程設置首要確定的任務,當前我國中職院校課程設置的目標相對模糊,我國高等院校或者高中都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比如培養現代化的人才或者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但是中職院校沒有很好的根據院校的特殊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造成在教學過程中缺乏方向性。
(二)教材選擇不適當
中職院校具有自己的教學特點,因此教材選擇時需要根據自己院校專業設置等方面進行,但是,當前許多中職院校在教材選擇上存在很大的問題,比如許多的教材內容與小學和初中學習的內容相重疊,根本不符合中職院校的教學要求,更沒有與學生所學專業有太大的關系。
(三)課時安排不合理
中職院校是培養專業化學生的學校,在教學中必然要突出特色,與中職院校的教學相結合,課時安排要注重向專業課傾斜,但是現在很多中職院校過于重視文化課,甚至文化課的課時與專業課和實踐能力課程的課時幾乎相等,這嚴重影響了專業課程的教學質量。另外,中職院校除了上述問題以外,還有一些其他有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在課堂上缺乏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教師的授課方式過于單一,學生的評價體系不健全,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等。
針對上述中職院校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決:
(一)以就業為導向進行課程設置
中職院校的課程設置應當牢牢把握就業這一要求,在課程設置上一切以為以后的就業做準備,首先,課程設置應當以專業為基準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積極融入到教學之中,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次,課程設置與社會需要相符合,培養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同時培養學生專業、誠信等綜合素質,讓學生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能夠發揮更大的優勢和競爭力。
(二)以學生為本進行課程設置
由于中職學生部分是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因此對課程內容的設置應盡量避開學生理解和接受的局限,降低知識和技術方面的難度要求,課程的設置是否合理、實用,要在實踐中不斷評價和總結"教師還要遵循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原則,使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次序、學時數之間相互匹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在知識上達到互補,能力上達到互動,使課程教學與企業的需要相吻合。
(三)以學生需要進行課程設置
中職學生對于自己未來的認識是影響其學習的重要因素,這一弊端嚴重挫傷了學生繼續學習積極性,因此,拓寬升學渠道,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為學生提供多種機會,這不僅是時代的要求,也是中等職業教育增強自身活力的重要舉措,所以中職學校在課程設置方面,需要考慮到中職學生升學深造的需求,學校可以通過培養目標,對口專業和教材使用等方面與高職院校相銜接,整合職業教育中的文化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學生可以通過在中職學校的學習達到高職學校的起點要求。
[1]劉大元,關志強.現代中職院校教學模式改革探析.中職教育與發展,2011(8):43.
張曦(1982-),女,漢族,四川眉山人,碩士研究生,成都市鐵路衛生學校,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婦科腫瘤。
G
A
1006-0049-(2017)11-01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