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蓓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廣益小學,江蘇 南京 211500)
小學生在剛開始學習音樂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存在音準問題,高音部分是其中的難點,主要是因為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演唱方式。因此教師就需要通過一些輔助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生進行科學的訓練,培養學生正確的演唱方法,促進學生音準的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也能得到提升。
在剛開始學習音樂的時候,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唱歌,還需要讓學生學會聆聽,這主要是因為音樂學習是聽覺和視覺的結合體,學生通過聆聽就能把握音樂的內涵,在聆聽中建立高音概念,把握歌曲的準確度,為以后的音樂學習奠定基礎。
比如學習“愉快的夢”這單元的時候,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設置聆聽環節,讓學生在聆聽中感受《水族館》《草原上》等優秀的歌曲,在聆聽中把握音準。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利用語言對學生進行引導,例如:“同學們,你們做過夢嗎?”“你們做過的最美好的夢是什么?”“現在請同學們想象你們正處于愉快的夢境中。”經過教師這樣的引導,學生就會沉浸在美好的夢中,此時伴隨著教學音樂,學生就會用心去感受這些歌曲,會邊拍手邊感受這些歌曲,這樣學生就能很快地把握這些歌曲的音準。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有一些高音的部分,這是學生學習的薄弱點,此時教師就就更需要注重學生的聆聽過程,增強學生對歌曲的體會,從而提升學生的音準掌握程度。再比如學習的《火車開啦》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需要播放一些背景音樂將學生帶入到開動火車的氛圍中,讓學生感受火車開動的各種節奏,然后教師再帶領學生演唱的時候,學生的熱情已經被調動起來,能夠快速把握音準。
在訓練學生的音準中,除了反復聆聽外,還需要借助肢體動作進行輔助訓練。此時教師可以通過身體或者手勢的高低輔助學生進行音準的訓練,把握高低音的不同,增強學生的音準記憶,在不斷的訓練中提升音準。
比如學習“豐年喜雪”這部分內容時,教師為了更好地把握音樂的訓練,教師就可以制作do re mi fa sol la si這七個卡片音符,然后讓七個同學拿著這些音符站在講臺上,在演唱的過程中,唱到哪個音符那個音符就站出來,這就會增加學生的關注度,學生會感受到音階的變化,學生對音節的記憶也會增強。再比如學習《過新年》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進行簡單的編舞,讓學生在載歌載舞中感受音調的變化,教師利用自己的手勢對學生進行指揮,讓學生跟著指揮進行演唱,隨著手勢進行音調從低到高或者從高到低的變化,加深學生的記憶。學生在唱高音之前,教師要給出學生準備動作,讓學生不會感到過快的音調變化,而是緩慢提升音高,學生的音準也會不斷得到提升。再比如學習《小烏鴉愛媽媽》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可以將這首歌曲編成一個情境舞蹈,讓學生參與到表演中,設計一些富有節奏感的動作來幫助學生理解這首歌曲,找到每一個音調的位置,讓學生自己通過的音調來把握音準。教師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音準,也可以扮演成烏鴉媽媽參與到學生的表演過程中,讓學生跟著教師來做出動作,跟著教師來把握音準。學生在剛開始跟隨教師動作進行演唱的時候可能跟不上教師的節奏,此時教師就需要反復地讓學生明確每一個音節的動作,將抽象教學具體化,學生也能夠明確何時使用高音,整個訓練過程也變得簡單起來,學生在這些輔助動作中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音準能力也會逐步得到提升。
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演唱方式,避免使用喊叫的唱歌方式,這種唱歌方式會傷害學生的嗓子,也會影響學生音準的掌握。教師要根據不同歌曲的演唱方式選擇合適的表現方法,而低聲吟唱能讓學生在很輕松的氛圍中演唱歌曲,體會音準的變化。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這種演唱方式的融合。
比如學習《蒲公英》這首歌曲的時候,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輕聲吟唱的方式進行學習,教師在給學生進行準確的演唱示范以后,告訴學生應該如何演唱高音,然后讓學生進行輕聲吟唱,此時要避免大聲喊叫的演唱方式,要給學生滲透注重保護嗓子的意識,讓學生明白“歌唱并不是聲嘶力竭的喊叫,這不僅會傷害嗓子,還不能將歌曲的美體現出來。演唱應該是一種很輕松的方式,在唱高音的時候要學會運用假聲,進行科學的演唱,這樣才能輕松地唱準歌曲。”此外,在演唱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給學生講解這首歌營造出來的美好意境,讓學生體會到蒲公英的自然之美,學生就會帶著感情進行演唱,體會音樂的意境之美。再比如學習《搖籃曲》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就需要讓學生以輕聲吟唱的方式進行表現,這樣才能夠表現出這首歌所體現出來的那種溫柔、美好的感覺。在對比之前學習的歌曲,讓學生了解不同歌曲的演繹方式不同,溫柔的歌曲就需要用輕柔的聲音進行演繹,重點是要把握音準。即使是對于一些音調很高的歌曲,輕聲歌唱也是很重要的教學方式,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音準,最終唱好歌曲。同時在輕聲演唱中學生才能學會聽鋼琴,提升音調的準確度。由此可見,輕聲吟唱是十分重要的掌握音準的方式。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將音準練習融入到教學過程中,貫穿到音樂過程中,運用科學的練習方式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訓練音準的方式,不斷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
[1]張長弓.小學音樂課堂二聲部合唱有效音準訓練初探[J].福建教育,2017(22):33-34.
[2]何子英.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音準的培養[J].黃河之聲,2016 (03):22.
[3]曹英.小學音樂課堂應注意培養良好的音準[J].課程教育研究,2016(04):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