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印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貴州 都勻 558000)
舒伯特鋼琴作品創作簡述
周昌印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貴州 都勻 558000)
舒伯特是西方 19 世紀浪漫主義音樂時期最優秀的作曲家之一。雖然只有短暫的三十一歲,卻創作了大量優秀作品,一生中重要的成就領域為聲樂作品,創作了600余首歌曲,有著“歌曲之王”的美譽。鋼琴作品也是舒伯特創作的重要領域,奏鳴曲很好地繼承了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傳統的同時又有自己獨特創新,把即興曲創作推向了一個無人能及的高度,首創了音樂瞬間作品體裁。鋼琴領域主要有23首鋼琴奏鳴曲、8首即興曲、6首音樂瞬間、12首舞曲、四手聯彈以及重奏等作品。
舒伯特;鋼琴作品;創作;簡述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是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優秀的作曲家之一。1979年1月31日降生在維也納。一生創作了600余首聲樂作品因此有著“歌曲之王”的美譽。19世界浪漫主義初期在鋼琴音樂的創作上舒伯特無疑是最優秀的作曲家,主要體現在奏鳴曲﹑重奏﹑即興曲及音樂瞬間等領域,成為了浪漫主義時期音樂發展的真正奠基人。雖然他的主要成就是在藝術歌曲上,但在鋼琴領域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特別是在晚年鋼琴作品更是占據了他主要的創作精力。
奏鳴曲(Sonata)是指一件獨奏樂器演奏或一件獨奏樂器和鋼琴合奏的器樂套曲。舒伯特鋼琴奏鳴曲的創作從1815年到1828年間完成,可分為三個時期即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1815—1819)共12首,中期(1823—1826)共7首,晚期(1828)共3首。早期的作品中受古典奏鳴曲影響比較大,大多數為單樂章或者未完成樂章。中期作品相對成熟,其中以D.664為標志性作品代表舒伯特奏鳴走向成熟。晚期3首作品結構龐大,創作手法成熟,音樂語言運用合理,是舒伯特奏鳴曲頂峰的重要標志。
舒伯特鋼琴奏鳴曲中古典時期的經典曲式奏鳴曲曲式得到廣泛使用,新興時期的浪漫主義體裁也得到很好的應用,繼承的同時又有了創新,貝多芬奏鳴曲對其影響深遠。
即興曲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的一種器樂特性曲。即興曲格調精致﹑典雅,具有即興創作的性質,似乎事先毫無準備,但實際上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即興創作。舒伯特鋼琴即興曲主要的是D.899/OP.90和D.935/OP.142共8首創作于1827年,遺作D.946共三首。D.899共四首分別為第一首《c小調即興曲》結構清晰﹑嚴謹。旋律憂傷猶如含淚的歌唱。第二首《降E大調即興曲》猶如一股溪流﹑流暢而文雅,歡快地奔騰。第三首《降G大調即興曲》寧靜﹑優美,高低聲部的旋律清新猶如凄婉的對話。第四首《降A大調即興曲》分解和弦的揮灑而下猶如瀑布的流淌。D.935共四首,第一首《F小調即興曲》,第二首《降A大調即興曲》音樂風格形成鮮明對比,第三首《將B大調即興曲》變奏曲式,主題質樸清新,第四首《降A大調即興曲》歡快活潑。他的兩組即興曲雖然都是獨立的鋼琴小品但從8首整體的順序結構又可以看出是有著奏鳴曲的結構特。最后三首遺作很少被演奏。舒伯特把即興曲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歷史上在即興曲創作的成就上只有肖邦可以和舒伯特媲美。
音樂瞬間D.780/OP94共6首創作于1823年—1828年間,正式出版于1828年。這是舒伯特獨創的一種鋼琴小品體裁,與即興曲特點相似。第一首C大調,曲式結構為三部曲式結構的樂曲,第二首降A大調為主調,回旋曲式結構。第三首F大調,四段再現曲式。第四首升c小調,三部曲式結構樂曲。第五首f小調,三段曲式結構。第六首降A大調,三聲中部的三部曲式結構。這六首作品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均采用古典曲式結構,音樂創作手法相似,內容均采用民間音樂素材,各種和聲﹑調式等運用豐富。
舞曲也是舒伯特鋼琴作品中重要的體裁,D.790蘭特勒舞曲共12首完成于1823年,同年還完成了D.781艾克塞斯舞曲的創作,D.783德國舞曲與艾克塞斯舞曲完成于1824年。舒伯特繼承了兩位前輩貝多芬和莫扎特的風格傳統創作了相當數量的鋼琴重奏作品和經典的雙鋼以及四手聯彈等作品,但基本上是一些小型的﹑輕松愉快﹑單樂章的作品,常常用于聚會或家庭音樂會中使用,也有不乏大型的作品。其中最大型的一套雙鋼琴變奏曲《降A大調主題變奏曲》創作于1824年,(D.813/OP.35),另外還有兩首雙鋼琴變奏曲《降B大調奏鳴曲》創作于1824年(D.617/op.140),這是一首華麗而富有技巧性的大型作品和《C大調奏鳴曲》(D812/OP.944)這首作品規模結構都非常龐大又名“偉大”。在三重奏中最著名的兩部是《降B大調鋼琴三重奏》(D.898)和《降E大調鋼琴三重奏》(D.929)。四手連彈《F小調幻想曲》(D.940/OP.103) 創作于1828年宏偉而迷人,同年的另一首作品《A小調快板》(D.947/OP.44)這是一首篇幅長大富于激情的作品,后來出版商給該作品標題為《人生的暴風雨》。
舒伯特一生創作的作品中影響最大數量最多的是聲樂作品,但在鋼琴作品的創作中也同樣有著重要的成就,繼承貝多芬優秀傳統的同時又有著自己的獨特風格,是真正開創了西方音樂史19世紀浪漫主義先河的作曲家。把鋼琴作品的旋律寫得如此優美動聽,獨創了音樂瞬間體裁,舒伯特和肖邦把即興曲的創作推向了歷史的最高點,成為了音樂史上重要的作曲家,為鋼琴文獻留下珍貴的財富。
[1]F.E.科爾比.鋼琴音樂簡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0.
[2]維也納原始版本,舒伯特鋼琴奏鳴曲全集(第一、二、三卷)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嵐.舒伯特鋼琴奏鳴曲的數量考證[J].中國音樂學(季刊),2001.
[4]朱斌.音樂瞬間的分析與研究[J].藝術百家,2008(02).
[5]王婧.舒伯特鋼琴即興曲op142創作與演奏分析[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2014.
J63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