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亮
(集寧師范學院,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高校音樂教學實用型能力拓展研究
張宏亮
(集寧師范學院,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隨著高校音樂教學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全面、系統的音樂人才培養工作越來越被重視起來。近些年來,我國高校的音樂教育模式在不斷的完善,逐漸從應試教育轉變為更加注重人才能力培養的素質教育。但不難看出,我國高校音樂教育要想實現多元化、創新型、實用型的高水平、高素質人才培養依然任重而道遠。基于此,筆者將從教學實踐出發,從傳統音樂文化傳承、教學多元化發展以及教學拓展實踐這三個方面展開系統的研究,為高校音樂人才的實用型能力塑造和培養提出良好的建議。
高校;音樂教育;實用型;能力;拓展
傳統音樂文化是在我國上千年以來音樂發展歷程中積累下來的藝術精髓和思想精華,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寶貴遺產和藝術結晶。在傳統音樂文化中不僅包含了豐富多彩的音樂內涵,還展現了我們民族大眾的思想、智慧、精神等,這些都融匯在傳統音樂文化中,并借助高校的音樂教學平臺進行傳承。然而,受到多元化音樂文化的沖擊,音樂課程構建視野的側重點不明,導致我國近年來的高校音樂教育對于傳統音樂文化重視度不足,教學開展比較薄弱,這也導致音樂人才對于傳統音樂文化的掌握不深;同時,近代以來我國高校對自身的傳統音樂教育不自信,導致許多高校強化西式音樂教育,弱化了對于學生傳統音樂能力的培養,長此以往,導致了學生在將來的職業生涯中難以將自身的傳統音樂能力廣泛的應用。
音樂是人類用來傳達情感、表達思想的一種藝術形式,因此音樂的受眾包括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人。音樂教育的內容、題材是十分廣泛的,這也注定了音樂注定了音樂教育不是單一的學科。在教學實踐中,音樂與各個學科進行相互的交叉、相互的滲透,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顯然,從現在針對學生實用型能力的培養狀況來看,音樂學科的開展是較為單一的。雖然,高校的音樂教育已經開始意識到音樂學科與其他學科交叉滲透對于人才實用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但實際課程的規劃和安排仍然明顯存在不足,主要包括交叉學科科目拓展不合理、交叉課時安排不合理以及交叉學科關聯度不高等幾個方面,使學生能在將來的音樂實踐中發揮自身的素質能力。
不僅是高校音樂教育的實踐環節較弱,現在我國高校許多專業教學開展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教育理論化、書面化的問題,缺乏實踐教育的深入開展。而作為高校音樂教學來說,其開展意義在于為各個專業和崗位培養實用型的人才。因此,理論化、書面化的教學模式應當隨著人才培養目標發展而進行改變。對于人才培養來說,理論教育固然重要,但適當的社會實踐能力拓展也同樣重要。對于音樂教師來說,只教會學生理論知識而忽略了他們在實踐中應用理論的方法顯然是行不通的。所以,高校音樂教學開展應當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學生拓展更加實用型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在實際情況中運用音樂理論知識、發揮專業特長的能力。
對于大多數人認為更加潮流化和國際化的西方音樂文化來說,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其實給眾多的中國音樂創作者們提供了扎根和生長的土壤。對于高校的音樂學生來說,他們的成長環境中所見所聞都是傳統的文化風俗,頭腦中形成的是中國式的思想和思維模式,因此對中國的傳統音樂文化其實是更容易理解和駕馭的,正所謂“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因而,不斷的拓展高校學生的民族音樂文化意識,強化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學習,并以此來拓展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其在未來的音樂專業化之路更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教學工作者針對學生廣泛的拓展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教育實踐,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增強學生學習和運用傳統音樂文化的積極性,能夠在將來的職業生涯中更全面的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音樂文化。
交叉學科的設置其實是非常考驗教師的統籌能力的。首先,關于音樂交叉學科的科目設置,應當以藝術性較強的課程優先,比如繪畫、戲曲等專業的拓展課程,因為這些專業與音樂的關聯度和相通性較高,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的拓展實踐能力。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與音樂專業相關聯的比如文學、社會學、哲學、美學、心理學等專業;選定拓展學科之后下一步就是如何通過課程安排和教學形式將這些拓展學科與音樂專業相結合并為學生音樂水平的提升助力,這一問題可以通過具體教學環節的課程交叉安排、加入交叉學科思考和交叉學科運用等融入到音樂創作中的訓練中進行解決。總之,拓展交叉學科、實現學科間的思維融合,幫助學生形成立體的思維方式,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必不可少的環節。
高校音樂專業的教學歸根結底是為了學生們將來能夠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并靈活的運用于教學和創作中。因此,培養學生將專業技能運用于實踐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針對這一目標,高校應當在理論課程之外為學生安排適當的實踐課程,包括校內的舞臺表演課程、音樂創作課程和校外的社會實踐經驗等等。比如,開辦音樂創作以及舞臺演出課程,可以嘗試讓學生們自己創作、自己編排、鼓勵學生讓每個人都積極的參與到教學的每個環節,并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有利于提高其實踐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參與社會活動等,推進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的素質拓展不只是學生個人和學校的事情,更關乎著我國音樂領域的未來和文化的傳承,各大高校都應該積極參與到其中來,通過學校的教學探索和改進來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實用性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多實用型、高素質的音樂人才,為我國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助力。同時,在探索中形成良好的、科學的高校音樂教育體系,增強教育的實用性,為未來的高校音樂教育鋪路,全面提升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的素質拓展能力,使我國高校的音樂教育更具示范性和發展性。■
張宏亮(1972-),男,內蒙古涼城縣人,集寧師范學院副教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器樂演奏教學與藝術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