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唯延 李彩虹
遼寧錦州渤海大學,遼寧 錦州 121000
淺談現代音樂美學研究對音樂表演藝術的啟示
王唯延 李彩虹
遼寧錦州渤海大學,遼寧 錦州 121000
當前,在學術領域,基于現代音樂美學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從現代音樂美學的內涵及研究意義出發,探討其對于音樂表演藝術的相關啟示。
現代音樂美學;音樂表演藝術
隨著大眾對音樂審美訴求的不斷提升,圍繞音樂美學層面的研究正方興未艾。在現代音樂美學研究中,不僅關注音樂藝術本身的形式美,更關注音樂作品所彰顯的內容美,人性美。因此,本文嘗試從現代音樂美學研究的視角出發,探討其對于音樂表演藝術的影響與啟示,對于促進今后音樂表演研究理論體系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從發展脈絡上來看,現代音樂美學的發展與傳統的美學研究,尤其是古典美學的研究是一脈相承的。在人類文明不斷演化的進程當中,基于動物的本能以及人類社會屬性的發展要求,對于音樂等藝術形式的審美視角也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例如,在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文明時期,大眾對于音樂的審美主要是從感統的直觀體驗出發,來進行藝術審美價值的判斷。簡單來講,感覺到了美,就說明音樂作品是符合審美標準的。
伴隨著人類文明、文化發展水平的不斷進步,文化學科體系也在不斷的完善,哲學層面的審美標準也被逐漸地引入到音樂審美的領域。所以,音樂審美研究的視角開始朝向音樂哲學的層面發展。在音樂哲學的視域中,好的音樂作品,不僅給聽者或者觀賞者一感性層面的體驗,同時,在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思想內涵層面也要與大眾趨于一致。這種基于音樂哲學的音樂審美研究,更加注重音樂作品表演及音樂藝術創作過程當中,對于音樂審美規律的認同與踐行。到了現代,音樂美學研究開始傾向于一種更高層面的音樂生態研究。這一研究強調構成音樂藝術的相關要素要處在一個動態的、和諧的生態關系之中。音樂藝術之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和諧的美。其中包括音樂作品自身的和諧,音樂作品與其表演者的和諧以及音樂作品表演者與欣賞者之間的和諧。隨著現代音樂美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在今后的研究中,其在研究的內涵以及外延也將繼續呈現出多元化、深層化的發展態勢。
總之,現代音樂美學的研究經歷了一個線性的發展過程,在其研究體系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其對于整個音樂藝術的發展所起到的作用與價值也正在不斷的得到彰顯。
現代音樂美學是一個復合研究,其研究的理論支持,不僅包含藝術學本身,其與哲學的關聯程度也正在不斷的加強,基于此,現代音樂美學研究,對于當下的音樂表演藝術有著重要的意義。
首先,現代音樂美學研究為音樂表演藝術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從理論的層面來看,現代美學是對音樂表演藝術理論的一種抽象與概括。所以,無論是從音樂表演的理論指導層面,還是在音樂表演的具體實踐層面,現代音樂美學研究所發揮的指導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在今天的音樂表演領域,其在音樂的專業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標準的提高,需要借助相關的專業理論來進行必要的指導,現代音樂美學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這方面的作用。從基礎的音樂美學理論,到具體的音樂表演的成功案例等等,都從不同的維度為今后包括音樂表演在內的音樂藝術研究與發展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導。
其次,現代音樂美學研究奠定了音樂表演藝術的發展基礎。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關于音樂表演藝術的發展進入了一種所謂的炫技誤區。一些音樂表演者過于看重表演技巧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與價值,而忽視了作品及表演者本身的藝術沉淀,尤其是在音樂專業素養方面的沉淀。在現代美學研究中,更加注重人性,音樂的藝術性。這些要求與標準僅僅依靠所謂的表演技巧是難以實現的。所以,從這個方面,現代音樂美學的研究為音樂表演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今后的音樂表演藝術的發展中,關注作品的藝術性,彰顯作品所蘊含的人性的光輝以及弘揚時代所需要的主旋律,正能量等等,這些都需要依托現代音樂美學研究來進行實施與實現。可以說,如果缺乏必要的現代音樂美學研究來提供一定理論指導,包括音樂表演在內的整個音樂藝術的發展則很容易走進藝術發展的死胡同,即使在音樂的專業性方面會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在音樂藝術普世價值的彰顯方面則難免會打上一定的折扣。
最后,現代音樂美學研究促進了音樂表演的國際發展。當前,現代音樂美學研究作為美學研究的重要分支,在整個國際研究領域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基于音樂美學的國際論壇及講座也在定期的召開。在這種利好的發展環境中,音樂表演與過去相比呈現出了更加國際化的發展趨勢。音樂沒有國界,音樂審美沒有國界是當前整個音樂領域發展的一個大趨勢。所以,基于現代音樂美學發展對于音樂表演藝術影響的不斷擴大,在今后的音樂表演領域,如何更好的從現代音樂美學的視角出發,在音樂表演的模式、格局、思路等方面獲得更大水平的進步,已然成為音樂表演研究領域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
總之,現代音樂美學的發展,為音樂表演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助力。兩者之間互相補充,互相促進,共同助力音樂藝術的發展邁向新的高度。
(一)重視音樂表演中的情感美
在現代美學審美中,基于人文主義的情感審美是一個主要的審美基調與內容。這就意味著在今后的音樂表演藝術中,要注重表演中的情感表達。音樂表演從某種角度上來看是一種情緒、情感的表現或者說是宣泄。不同風格類型的音樂作品,其中包含的情感因子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一個優秀的音樂表演者,要與所要表達的音樂情感產生共情,然后,通過相應的表演技巧來將作品的情感張力發揮的淋漓盡致。重視音樂表演中的情感美,對于表演者的情感駕馭能力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善于把握音樂表演作品中的情感脈絡,進行自然的流露;另一方面,要在表演的過程中,賦予作品以自己的情感內涵,使其具有更大的渲染力。所以,同樣是一個曲目,不同的音樂表演者會傳遞出不同的情感,這種所謂的第二次創作,在很大程度上也彰顯出音樂表演的獨有魅力。情感的力量是強大的,通過適宜的音樂表演方式來凸顯作品中的情感內涵與魅力是音樂表演者的一個重要任務,也是現代音樂美學對音樂表演所提出的一個主要要求。
(二)重視基于美學的音樂創作
音樂創作需要創作者的靈感與想象,但是,這種創作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閉門造車。相反的,在創作的過程中,更需要科學理論的引導與撐持。其中一個主要的創作理論依據是基于美學的相關理論與原則。音樂美學經過實踐的檢驗以及時間的沉淀,在很多原則及規律方面擁有著很大的借鑒價值。例如,美學所提倡的和諧原則就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一個優秀的,傳唱度比較高的音樂作品,無論其曲風是何種類型,一定在某種層面上契合了和諧音樂的創作理念。只有和諧,才能在音樂的感知方面獲得更大的共識、共鳴與共情。作為一個音樂藝術表演者,不僅要在舞臺上表演別人的作品,還應該根據自己的生命成長以及對于音樂藝術的感悟,創作出自己的作品,成為一個唱作者。只有這種基于音樂美學審美理論指導下的音樂創作,無論是對于作品而言,還是對音樂作品的創作者而言才會在音樂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三)重視表演藝術的升華
將藝術的表演進行藝術的升華,使其最終上升為一種表演的藝術是音樂表演者在音樂藝術道路發展中的一個主要方向與目標。音樂是一門藝術,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同樣,音樂表演也是一種藝術,關鍵是如何將音樂表演與呈現上升為一種藝術,這一點需要音樂表演者在表演的理論與實踐層面進行更大的探索。音樂表演成為藝術從整體上來看有兩種可供選擇的路徑。一個是所表演的音樂作品,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品,它經過了時間的歷練與考驗,經久不衰。例如,貝多芬的交響曲,莫扎特的宗教音樂等等。還有一種是通過藝術的表演方法與手段,讓音樂作品具有更加濃烈的藝術氣質。前者所提到的經典的音樂藝術作品,數量比較少,可以說是可遇不可求。但是,后者可以通過音樂表演者的主觀努力,熟能生巧來進行實現。這就對表演者的表演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一個大師級的音樂表演家來言,其所表演的作品就是一部藝術的大作與精品,因為,在進行作品表演的過程中,他已經將表演進行了藝術的升華。這一點也是基于音樂美學下的音樂表演者今后的發展與成長的方向。
(四)注重想象力的發揮
恩格斯曾經將人類的想象比作是智慧之花朵,從這一比喻中可以看出想象在人類世界發展中的價值。音樂美學在很大程度上注重想象力在音樂作品中的表現。一方面,一個音樂表演者應該像一個建筑師一樣,在聽眾與作品之間構筑一道現象的橋梁。這種想象可以讓聽眾更好的融入到作品所營造的虛擬世界中。另一方面,在表演的過程中,應該借助一些音樂表演的技巧,挖掘作品中的素材,借助舞臺中燈光、音效的設置與處理來烘托出一個生動的想象空間。一個好的音樂作品能夠打動聽者的一個最為主要的原因是作品的表演與聽者之間形成了一種共鳴。這種共鳴是難于用語言來進行闡述的,但是,毋庸置疑,在這個過程中,想象力發揮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現代音樂美學審美中,除了注重音樂作品創作者的藝術情感及想象力的表達之外,還將客體,也就是音樂表演受眾的主觀體驗作為評價音樂作品表演質量的重要指標。通俗的來講,一場優秀的音樂藝術表演,不僅要“叫好”,也要“叫座”,這種雅俗共賞的音樂表演境界在很大層面上離不開在音樂表演中想象力的發揮。
總之,音樂表演是一個科學的、嚴謹的過程。在進行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表演者不僅要吃透作品,領悟作品所要表達的藝術情感,還應該積極的發揮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將作品的表演藝術魅力進行最好的呈現。這些在音樂表演領域的突破與發展與現代音樂美學研究理論的支持與指導有著極為緊密的內在關聯。
現代音樂美學研究的發展與進步為音樂表演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撐持,相信隨著現代美學研究的日臻完善,其對音樂表演的正向影響將會更加的凸顯。本文僅僅從現代美學研究對音樂表演的意義出發,探討未來基于現代音樂美學的音樂表演的發展思路,在論述的過程中,難免會存在著一定的偏頗,希望相關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1]單思宇.現代音樂美學研究對音樂表現藝術的啟示綜述[J].金田,2014(09).
[2]呂繼勇.現代音樂美學對于聲樂表演藝術的作用分析[J].黃河之聲,2014(05).
[3]鄒俊星.現代音樂美學對于聲樂表演藝術作用探討[J].大眾文藝,2014(04).
[4]張詩杰.淺談現代音樂美學研究對音樂表演的重要意義[J].音樂時空,2013(12).
[5]余錦秀,余錦龍.雙重任務下我國音樂表演美學的發展及對策[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3).
[6]楊和平.感性的體驗,理性的表達——新中國音樂美學研究60年[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1(04).
[7]趙梅.探討音樂表演藝術的三重境界[J].才智,2013(27).
[8]高雨佳.論音樂表演藝術中的主要美學流派[J].考試周刊,2013(80).
[9]黃程程.試論音樂表演藝術中表演者主體地位的確立[J].神州,2013(35).
[10]楊易禾.論音樂表演藝術的形式美[J].中國音樂學,2009(04).
J
A
1006-0049-(2017)05-0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