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欣言 馬 眾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 100192
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段欣言 馬 眾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 100192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科技創新和應用的能力將成為影響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決定因素。國務院頒布的2006-2020年發展規劃中,鼓勵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創新實踐中培養探索興趣和科學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教育改革工作的重點,越來越受到黨和國家以及各類學校的重視,加強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也成為高校推行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是時代發展、高校改革的迫切需要,同時也是大學生自我發展、實現自我價值的內在需求。
科技創新能力培養對大學生的成長十分重要,就目前形勢來看,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地方政府給予政策扶持、高校鼓勵學生參加課外科技作品競賽活動。但是不難發現,一些隱于背后的問題阻礙和制約了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深入發展。
(一)適合創新能力培養的社會大環境尚未營造
大學生的成長離不開社會環境的陶冶和影響。我國創新領域當前基礎研究相對比較薄弱,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高校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機制還處于起步和實踐探索階段,適合創新能力培養的社會大環境尚未構建。舉例來說,在科研領域,諾貝爾科學獎代表的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最高水平,設置諾貝爾科學獎已有百年,有很多華人獲獎,但是我國本土的科學家卻鮮有上榜。此外,中國傳統文化雖有百家爭鳴之歷史,但儒家文化的影響深遠而穩固。在大學生群體中,因擔心“槍打出頭鳥”、不敢求異冒險,因“長幼尊卑”的思想、聽話和服從成了做人的基本準則,沒有創造的沖動和靈感的大學生不在少數。中國人崇尚中庸之道,形成我們民族過于求穩的現狀,適合創新能力培養的社會大環境尚未營造。
(二)高校教育模式與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相脫節
從教學體制上看,我國的傳統教育重視對前人經驗的傳授和成果的繼承,不能兼顧對知識的創新,應試教育依然存在。學生不愛主動提問,更不敢向權威提出質疑和挑戰。每節課堂時間有限,教學任務量大,教師不注重答疑,討論時間更是少之又少。大學生中出現畏懼科學、漠視科學的現象,創新意識更是少之又少。此外,大學生科技創新缺乏教師的引導、幫助。大學生科技創新有很多是在自己憑大致感覺在進行,得到的信息少,缺乏有經驗的教師的指點,導致成功率低或科技含量低。很多高校無大學生科技創新的管理機構,相關的規章措施制定不完善,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得不到制度的保障和保護,科技創新成果流失或難以被市場接受。
(三)大學生自我創新能力培養意識淡化
大學生是高科技人才的主要來源,目前我國大學生自我創新能力培養意識淡化主要體現在四方面:首先是缺乏科技創新的熱情和興趣,認為是浪費時間。第二是意志力不堅定,大學生在探索和研究新的事物時,遇到阻礙就止步不前,認為自己做不到,半途而廢。第三是缺乏科技創新所需觀察力,導致其成果的科技含量不高、精品少,只著眼于別人成果的稍微改進,并無明顯的創新,實際應用的價值不高。第四是大學生創新性思維匱乏,思考深度不夠,不是不去想,而是想不到,就很難再繼續深入的往下研究。
(一)積極完善國家相關方針和政策
要建設大學生科技活動的長效機制,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此外,政府應當在專門培養大學生創造力方面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如加強學校的硬件設施;開展科技創新能力培養方面的研究;利用媒體網絡加強對優秀創新成果的表彰;支持或組織各類有助于創造力發展的學科競賽活動,營造適合創新能力培養的社會大環境。
(二)協調高校教育與教學改革
教學制度對本科生的成才具有直接影響。高校要積極實行討論式和啟發式的教學,將應試教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培養出學生興趣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要選用最新、最優秀的教材,讓學生了解科技發展的最新知識和前沿成果。高校應完善圖書館、實驗室、實習基地的建設,為學生科技創新搭建平臺。此外,教師自身應率先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對學生的創新活動進行指點、修正。讓學生參與課程的教學方案,自選題目、接觸科研活動,成為科技創新活動的主體。
(三)大學生自我科技創新能力培養
光靠社會和高校的努力是不夠的,學生個人要有提高自我科技創新能力的意識。通過努力學習夯實理論基礎,培養對科技創新的興趣,拓寬思路。要勤于觀察,開闊視野。要積極參與科研活動項目與實踐課程,熟悉選題、查閱資料、撰寫論文、發表交流等從事科學研究的步驟和方法。此外,還要樹立持之以恒參加各類競賽的信心,在自我要求方面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當今社會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為了應對這樣激烈競爭的知識經濟時代,必須加強對人才,尤其是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作為祖國建設的接班人,大學生在校期間對自己科技創新能力進行有意識的鍛煉和培養,無論對國家和民族,還是對個人的發展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需要高校把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作為素質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用科學實用的方法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在國家、高校和個人的共同努力下,大學生科技創新培養必將取得一定成效,為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打下基礎。
[1]朱萍.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江蘇:揚州大學,2012,06:1-63.
[2]張晨.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探析[D].遼寧:渤海大學,2012,06:1-33.
[3]劉正遠.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途徑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12,8:71-73.
[4]趙欣,李美麗.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現狀與對策[J].教育探索,2011,10:19-21.
G
A
1006-0049-(2017)19-0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