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明
(蘇州工業園區唯亭學校,江蘇 蘇州 215021)
以美怡情 情由樂起
——淺談培養學生音樂審美的幾個步驟
周玉明
(蘇州工業園區唯亭學校,江蘇 蘇州 215021)
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于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利于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審美;感受;鑒賞;表現;創造
審美是音樂教育的核心,那么音樂課怎么培養學生的審美呢?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步驟來實現。
例如:在課堂欣賞管弦樂《熱巴舞曲》的時候,首先介紹作品背景,然后給學生欣賞與西藏有關的音樂視頻創設情景,再分主題欣賞,讓學生充分感受音樂氛圍,鼓勵想象,最后學生完整欣賞使他們能迅速地在綜合的環境氛圍中進入他們自己的藝術感受,在美的愉悅的輕松的氛圍中去感受音樂,使學生的音樂審美感知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和提升。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由淺入深地從形象到抽象體驗音樂感知音樂走進音樂。這一能力的培養之所以是音樂審美教育過程的開始,那是因為:首先,學生的審美感受是在感知音樂美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一種情感反應,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也就是培養了他們的審美感受能力;再者,感知音樂美是認識音樂所反映的客觀世界的基礎,是獲得美感愉悅的源泉,學生的審美觀念﹑審美情趣﹑審美理想以及對應的創造才能,都是在審美感知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培養學生音樂審美的感知能力,在音樂審美活動中注重發展學生的對比﹑聯想和想象能力,培養他們對音樂的情感體驗。
在音樂鑒賞中,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最為重要。審美情趣是理解和評價音樂現象的審美特點的能力,健康的審美情趣,是學生就美與丑﹑趨于高尚﹑排斥庸俗的思想武器。
培養學生音樂欣賞能力必須以音樂為本體。我們強調以音樂本體為主的欣賞,強調在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欣賞,教師不要對作品作過多的主觀評定。研究揭示:不要指望聽懂音樂,或許你能“聽懂”音樂。這就要求我們多從音樂語言是如何表現的來入手。音樂欣賞中的主要感受方式是“聽”,音樂原本是很美的,有些作品的意境甚至是深邃的,文學語言只能表其大意,不能表明音樂的全部。音樂是聽的藝術,需要用心智去細聽,多聽是求得音樂欣賞能力的關鍵。我們只讓學生聽一遍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多聽才能幫助理解。在課堂上歌曲教唱的過程中,范唱范聽必不可少,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了解和知曉影響音樂情感的音樂的基本要素,如表象的力度﹑速度﹑音色,深一層的旋律﹑結構﹑織體﹑和聲等等,這一些都是與音樂情緒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只有懂得了這些,教唱歌曲才能達到預期目標。這就是能力培養。在平時的欣賞課中學生除了多聽﹑靜聽外,還必須有活躍的課堂氣氛,啟發學生積極思考﹑相互討論等。發揮學生主體學習的積極性,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局面。(在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過程中自然地提高個體的音樂鑒賞能力。使審美情趣和審美力有很大的提高,審美教育達到較高的層次目標。從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觀點來看,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主動學習來促進主體發展。這為學生個人未來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相吻合帶來益處。這種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發展﹑完善﹑健全學生的人格。)
音樂教育是整個基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渠道。在課堂教學中,無論是歌唱教學還是演奏教學或是樂曲欣賞,都必須讓學生熱衷于全身心的參與,那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必須與學生的心智完全配套。如:“青春舞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主動鼓勵學生給教師范唱打節奏,引導學生嘗試對歌曲進行改變,包括節奏的改變,演唱形式的改變,演唱角色的分工等;讓學生分組表演后,進行生生點評師生點評,從而進一步加深對音樂的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借用一切高科技手段為學生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通過組織﹑點撥,引導學生全身心參與到活動中來,拓寬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提高學生健康的審美意識,為學生創設一個高度自由的想象與創造的空間。創造性思維是具有創新成份,并能導致新事物產生的。藝術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要使學生在參與﹑體驗的過程中,積極發展想象力﹑創造性。音樂中的創作,它的最低層次就是即興創造一個音響進行表現。任何人都可進入這個創作狀態,而這個狀態正是一個思維發展的過程。在國外一些國家的音樂教育中,創作教學已不是新奇事件。如:匈牙利的柯達伊教學法的節奏接龍﹑節奏問答,及被譽為主動性﹑創造性音樂教育的德國奧爾夫教學法等,是一種以啟發人的想象力與開發人的創造潛能為目標的音樂教育。我們普通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創作教學,其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是創造性人才必備的心理素質。創作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能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創造環境﹑條件和創作方法,及鼓勵求新求異的學習氛圍和激勵機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膽識。一切創造都是建立在原有知識或技術成果基礎上的,音樂創作也不例外,因此,深化學生對已學音樂知識和技能的理解﹑運用,強化進一步學習的欲望顯得尤為重要。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滲透在各個不同的音樂教學領域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豐富審美情感﹑發展審美想象﹑深化審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G62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