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明
(遼寧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遼寧 阜新 123000)
應用型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李宏明
(遼寧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遼寧 阜新 123000)
如今,隨著我們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多樣化,國家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應用型音樂表演專業人才主要指的是在能歌善舞的同時還具有基本的組織協調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人才。本文從三個方面對應用型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探究。
應用型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和思想意識的進步,國家對人才培養有了新的要求。在人才培養方面,我國在重視提高人才基本的理論知識技能的同時,更加注重提高人才的實踐能力以及組織管理和人際交往能力,因此,應用型專業學科由此產生。應用型音樂表演專業人才是這樣一個群體,他們不僅具有基本的音樂理論知識和專業的音樂技能,同時還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也就是說他們在會唱歌跳舞的同時去協調各方面的關系來組織一些活動和比賽。應用型音樂表演專業人才是順應時代和社會發展,滿足人們需求的一類高層次﹑高水平的技術類人才。因此研究其人才培養模式至關重要。
課程結構改革是培養應用型音樂表演專業人才的基本的途徑之一。應用型音樂表演專業的人才與其他普通的音樂表演人才相比較而言,他們具有比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表演技巧。與高職學生相比,他們具有更加豐富的知識面和更加扎實的理論基礎。因此必須從課程結構改革入手,在鞏固理論基礎的同時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在設置和安排課程的時候要注意關注社會生產的需要和人民大眾的需求。應用型音樂表演專業人才的課程體系宏觀上應該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自己學生專業能力的拓展。專業能力培養方面的主要課程包括基本樂理﹑聲樂﹑形體訓練以及中外音樂史等,這些是學生今后就業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綜合能力的培養指學生不僅要學習基本的樂器課程以及舞蹈聲樂課程,還需要學習播音主持﹑作詞作曲﹑剪輯﹑編導﹑指揮﹑伴奏等課程來全方位提高自己。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掌握基本的臺上基本技巧和功能的同時具備強硬的后臺技術能力。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表演學習中。專業能力拓展包括樂器的維修﹑文藝晚會的主持以及化妝技巧等等,這些課程的開設更加能夠體現出人才培養模式要適應社會發展潮流和產業的需求。
應用型技術大學在教學內容上還存在陳舊的部分,還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因此,應該更新教學內容。要根據課程內容的特點對相關的課程進行刪減﹑合并和優化,比如,樂理﹑說唱和聽音練耳這些必不可少的理論課就可以合并在一起,對于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來講,樂理是基本的理論知識,而說唱和聽音練耳是基本的技能,將它們三個放在一起,可以讓學生體會三者的內在聯系,學著將理論和技能相結合。當然了在刪減和優化課程的時候一定要關注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系,不能隨意刪減,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要主修和輔修相結合,同時開設一些特色課程,對于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來講,鋼琴演奏和聲樂演唱是主修課程,必須要求學生能夠學習一年以上,這樣才能鞏固學生的基礎,提高學生的能力,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在課程設置上還應該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差異,開設一些數字音樂制作以及化妝等輔修課程,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應用型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必須要具備基本的“彈跳說唱編導寫”等能力,并且能夠將它們轉化為一種實際的工作能力。因此,必須相應地改革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首先要注重校企結合,多給學生一些實際的表演機會,有針對性地安排學生參加一些相關競賽;多為學生創造一些文藝晚會﹑迎新晚會等實踐活動;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利用企業這個平臺,為學生爭取更多的實訓機會,擴大學生的交際平臺,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其次,要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音樂表演是復合型的學習科目,老師一味地講解并不能取得明顯效果,老師要引導學生在學表演的過程中加強對理論知識的內化和學習。
教學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一個肯定,因此,必須采取公平公正合理的能夠讓學生信服和接受的教學評價方式。要拒絕僅僅只靠最后的考試成績評定學生的教學評價方式,開發終極評價和過程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式。要關注學生的出勤率,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思維的活躍度,理論知識的內化能力以及專業技能的提高能力,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老師要理性評價與感性評價相結合,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與性格特點,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對學生在適當的時候加以鼓勵,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要因材施教,以統一的標準為基礎,以公平性為基本原則,帶有人文情懷地去要求和評價學生,這樣有利于挖掘學生的潛能,釋放學生的天性。
應用型音樂表演人才是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他們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更要具備熟練的專業技能,同時還要有組織協調能力和服務社會的能力,因此要在應用型音樂表演人才的培養模式上下功夫,動腦筋。目前,針對應用型音樂表演人才的培養并沒有形成完整的可以借鑒的培養模式,因此,必須與時俱進,關注社會和大眾的需求,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不斷創新,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興趣愛好,最大程度地釋放學生的天性,全方面提高學生的基本能力。
[1]圓趙熙.淺談新形勢下應用型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4,38(04).
[2]何忠.應用型音樂表演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J].湖北音樂科技,2004(03):380-482.
J604
A